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588章 金大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行山。

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沟通山西、河北的重要通道,在娘子关下的桃河边,大明真定总兵杨国海带着一队人马押着许多盐前来交易。

山西督粮道张集也带着自己的道标,押着许多车马前出关来交易。

远处娘子关上,绿旗飘飘,驻扎着清军却对此视而不见。

明清两军,在这军事重镇下公然交易。

“张大人,一万石盐,都在这了。”

张集派家丁过去查看。

扎开几包盐,从里面弄出些盐。

“大人,都是上好的芦盐,质量很好。”

张集很满意。

“杨将军果然守信。”

“那是自然,我杨国海做买卖多年,向来是童叟无欺,张大人,你的粮和马呢?”

张集挥手。

“也都带来了,五千石谷子,还有两千匹口外好马。”

杨国海也派人过去检查,粟谷确实都是今年的新粮,马也都还不错,很精神。

双方都很满意,于是最终一手交粮马一手交盐,交换了物资,然后拱手告别。

“下一批什么时候交易?仍是这个价和这个数目如何?”

张集惊讶于这些人胃口大本事强,刚拿了两千匹马,居然还要这么多。

“杨将军莫不是准备打真定府城不成?你们要这么多马,养的起吗?”

“这个就不劳张大人操心了,咱们做买卖,互惠互利,你不亏我有赚,至于其它的,概不过问,不过你既然问起,我便也不瞒你,我们准备把井陉县城拿了,这天眼看着越来越凉,也总得找个地方避风过冬不是,张大人不会来打我们吧?”

张集嘿嘿一笑。

“杨将军莫开玩笑,我是山西粮道,井陉县是北直隶的城,我哪管的了,再说我也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那些不关我的事。”

“杨将军,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都是我们山西晋商,这次的马匹也都是他们弄来的,大家交个朋友,以后多来往。”

杨国海跟土国宝也都是代北人,对这些晋商也是很知晓的,这就是群有奶便是娘,只要有银子赚,就是阎王爷他们都肯合作,绝不会管什么官还是匪,异族还是贼宼。他们以前跟蒙古人跟后金做买卖,赚发了。

尤其是崇祯那些年,鞑子抢了无数金银,结果自家却缺粮饥荒,这些晋商就给后金运去粮食、铁料,甚至战争用的筋角等等,换取后金手里的金银首饰以及牛马、貂皮人参等物,交易一趟,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后金当年全民皆兵,粮草军资这些可以说都是晋商给他们提供的。

对于这些人,杨国海反倒觉得可以相信,他们眼里只有银子,所以不用担心会跟清廷告密什么的。

如今明军控制着盐,鞑子就靠山西解池的盐和宁夏的一些盐池,那是完全不够的,就算从他这里走私,价格高点,都要远比解池等盐成本低,何况量还大呢。

杨国海跟那几个晋商的掌柜的聊了一会,又达成了几个订单,不仅拿盐换马,还可以拿银元换军械。

晋商保证能提供杨国海想要的军械,不管是棉甲还是火枪,又或大炮、火药、弓箭盾牌等都可以。

只要价格到位,他们就能提供所需。

至于来源,他们只是笑着说自有来路。

他们甚至还想卖给杨国海辽东人参,说要多少就有多少。

那些军械,杨国海能猜到一些,不外乎是诸如军中管军需的直接偷出来卖掉,或是将领们把领到的补给偷偷卖掉,甚至是那些士兵直接把自己的装备卖了的,现在山西的许多兵连饭都吃不上,一年多没发过饷了。

之前有些兵败溃入五台山等山区的义军,被那些鞑子们围住俘虏后,甚至都直接被他们给分食了。

饿的都吃人了,不仅吃俘虏,甚至有时还会偷偷的去捕百姓,当成两脚羊吃。

人饿急了,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百姓都会易子而食,这当兵的有刀有枪的,还会客气吗。

碰上张集这种官员,当兵的更倒八辈子霉,本来就因战乱、天灾等导致粮食产量不足,结果这些人还把粮食弄去卖掉。

士兵百姓都饥肠辘辘,可他们却还变卖粮食,甚至卖给清军的敌人大明军队。

“下次什么时候交易,你们还能弄来粮食吗?”杨国海虽然也很乐意多交易几单,但怀疑张集弄不来粮食。

“这个你尽管放心,这次朝廷也有旨意要清缴追查,正好可以把粮食都征上来,虽然山西先前大乱,可如今也是次第平定,山西士绅豪强还是有不少塞子的,手里存粮还是有些的,这些老鼠洞挖一挖,粮食还是有的。”

张集说这些的时候,丝毫不觉得羞愧。

当官的要什么羞耻心?

有羞耻心,还如何当官!

张集这次还跟杨国海提出几个要求,就是除了盐换粮马外,他还打算拿铜钱、银子换些黄金。

对于这个要求,杨国海没拒绝,之前张集就提了此事,他说要回去商量。

报告到东京后,上面回复说可以。

铜钱铜料,还有银子,那也都是值钱的东西,换成黄金当然没问题,甚至具体如何兑换,他们还是可以赚一笔的。

张集等想换黄金,其实目的也很好猜,不过是黄金贵重好携带更保值罢了。

张集现在跟明军交易,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起码山西的这些督抚、将军等也都是知道的,甚至,张集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一个交易代表,万一真出事,到时也不过是个替罪羊而已。

交易赚的银子,大家都有一份。

万一将来出事,他就是那个替死鬼顶罪羊罢了。

张集其实也知道自己的风险,但是又想赚银子又不想担风险,哪有这种好事,他冒些险出来,辛苦两年,到时金盆洗手离开,带着兑换的黄金,也是功成名就,甚至能攒下几世都赚不到的财富。

“黄金我们手里头也没多少,但能想办法兑换一些过来,只是也比较麻烦,而且乱世黄金,银换黄金别人也不太愿意,这里面成本不少,”说着,杨国海拿出一张单子,上面详细罗列着金银、金铜兑换的具体比例。

不同的银子,升水降水。

一两黄金,得兑换十六两足银。不是九三五的纹银,也不是九四银,而得是百分百的足银。当然,实际足银很难得,所以张集要银换金,他的银子到时就得按成色,升水。

比如成色九四,那一百两,还得额外再加六两。

一两黄金,换十六两足银,这个比例极高了。

张集却只是犹豫了下便同意了。

至于铜钱或铜料,各种不同的铜钱,也有不同的兑换比例,先折兑成足银,再兑黄金。不同的铜钱,含铜量不一,所以只按铜来兑银,而不按面值。

铜料则直接以铜价计算。

最后还要被杨国海扣一笔兑换手续费,张集也同意了。

“我们就一个要求,希望兑换的黄金,能是南边的龙雕纹的金币。”

大明绍天朝户部铸币局发行铸造的龙纹银元,凭借着精美的工艺,良好的防伪技术,加上凭面额便于使用等,现在很受商家百姓喜欢。

而皇家铸币厂还铸造发行了金龙元,纯金金币,足一两,正面还是朱以海的头像,背面是金龙浮雕,边上还有齿纹防刮削等,这些金币铸造的也很精美。

尤其是足金一两整,使用时比较方便,不用再鉴定成色、兑换升水等,比大小黄鱼还好。毕竟一根小黄金,更容易造价,而这种一两的一枚金币,有这些浮雕齿纹图案,想造假可没那么容易。

“可以,一枚金大帝,换十六两足银。”

如今南边金银兑换比率,大约是一金换十三银,在北方则大约是一金换十四或多点,一金换十六银,这里面利润已经很高了。

至于铜钱铜料兑换成金子,其实杨国海也不会亏。

大明其实一直挺缺铜的,尤其是如今战乱,大明主要铜产地的云南深受影响,加之日本之前对明铜料贸易交少,都使的缺铜的大明,铜料价格大涨。

而铜又是铸钱,甚至铸炮的重要原料。

要不是现在绍天朝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铸造银元为主要货币,若还跟唐宋一样用铜钱为主的话,那肯定会有严重的钱荒的,可能跟唐朝一样,又得拿绢布也兼充货币了。

铜钱做为小额货币,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日常交易很不方便。

另一方面,现在绍天朝铸的铜币、铜元,都是锚定银元,规定一银元折一千铜钱,所以根据铜料时价,会相应调整铜钱的重量、大小、含铜量,以尽可能让一千铜钱,差不多价值一银元。

铜贵,就减少铜含量,铜跌,就增加铜含量,以保持银铜的汇率。

当然,一千铜钱的铜含量,其实并不值一块银元,加上锡铅也还是留了铸币利润,就如银大帝一块,其实含银量才八九,加铜铸造,扣除所有材料和人工成本,铸币其实还有大约五个点利润,就相当于铸币税。

铜钱、铜元,做为小额钱币,其实比银币铸币利润高多了,现在发行的绍天通宝铜钱,重一钱二分,配比是铜百分之五十,白铅四十一点五,黑铅六点五,锡百分之二。一百六十四斤多铜铅锡,铸造时火耗百分之九左右,最后出一百五十斤钱,合两万钱,刚好是每枚一钱二。

采买材料,铜百斤十余两,加上铅锡,还有运费,最后两万文制钱,一秤的铜成本就是十二两左右,铅三两左右,锡五钱,加上运费、火耗成本等,两万文钱,成本一万七左右,有约百分之十五的铸币利润。

当然,其中铜和锡的价格变动较大,尤其是铜主要是海外进口,所以价格波动比较大,受供应关系的影响很大。

而如果是铸造铜元,尤其是大面额的铜元,其实利润更高,大约是一千枚铜元,利润有银元两块五左右,铸一百万枚铜元,能有两千五百块银元的利润。如果每天铸一百万个铜元,一年下来起码有七八十万块银元。

所以张集他们想把搜刮上来的各种铜钱、铜料拿来换金币,大明是很乐意换的。

不仅兑换的比例较高,本身就能赚不少兑换手续费,而且拿回来的银、铜,回炉重铸,又能赚上一笔铸币税,多多益善的事情。

而对张集等人来说,这里面固然会有一些兑换手续费等,但银锭、铜钱、铜料,哪里有一枚枚金灿灿的金大帝来的让人喜欢呢。

谁也没打算一直呆在山西啊。

就如张集,早有心里准备,这个山西粮道兼邮驿道最多能当两年,到时这肥差就得让位的,所以现在赶紧捞啊,捞到了就换成金币,方便带走。

“有多少银、铜,我都要。”杨国海笑着说道,他经手做这买卖,转手是还能赚一笔的,换的越多,他能赚到的也越多。

所以对于这事,他很积极。

他给张集他们的兑换比例,可比户部给他的兑换比例高不少,多的都是他的好处费啊。

谁还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