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华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第一座圆晶厂的一期工程还在紧张的建设中,对于刘川这个最大投资人的到来,张汝京非常欣喜。
如果不是刘川的投资支持,这座圆晶厂不可能建设的这么顺利。
而港城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
虽然对于明年港城的回归,一部分港人也感到不安,甚至准备离开港城。
但张汝京却丝毫不担心。
这些年经常前往华夏的他,可是知道华夏大陆发展有多快。
而港城在回归华夏后,凭借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必然会和华夏大陆形成优势互补。
到时也正是华芯国际在华夏大陆扩张的好时机。
一切都显得刚刚好。
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张汝京,亲自带了刘川在第一厂建设的工地上,不断说着自己的规划,说着华芯国际未来的计划。
毕竟他要对刘川这个投资人负责,他要告诉刘川,3亿美金的投资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而听着张汝京这个大佬的介绍,刘川这个半导体的小白,也终于对半导体工厂有了一些更加深入的了解。
原来前世一直关注的‘光刻机’虽然重要,但也并不是有了最先进的‘光刻机’就行了,光刻仅仅是芯片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原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足足有七大工艺环节,这七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而根据工艺的重要性,又可以划分为三大四小。
其中‘三大’就是:光刻、刻蚀、以及沉积技术,占据了制作工艺环节的75%;
‘四小’则是:清洗、氧化、检测、离子注入,占据了制作工艺环节的25%。
看着刘川似懂非懂不断点头、试图理解每道工艺的样子,张汝京笑着继续说道:
“刘川先生,半导体的大概工艺就是这样了,其实你不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工艺,毕竟半导体的专业性很强,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的人才!”
刘川闻言也笑了笑:“嗯,张先生,你说的对,我只是对半导体工艺很好奇,毕竟一个小小的芯片竟然能实现那么多功能,这简直是魔法!”
“是呀,实在太神奇了,我从毕业后进入这个行业已经18年了,这个行业的发展确实太快了,现在与当年相比,简直是天翻地覆,谁也不会想到芯片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张汝京感慨一番后,继续带着刘川一边参观、一边说道:“刘川先生,我们去那边看看吧,那里建设的将是我们未来的圆晶生产厂房。”
“这次我们建设的是一座6寸圆晶厂房,这个技术是1983年研发出来的,虽然在4年前,国际上已经研发出了8寸圆晶技术,但是目前来说6寸圆晶技术依然是主流!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
刘川继续点了点头,比起半导体七大制作工艺,这次刘川倒是真的听明白了。
就和前世一样,虽然刘川穿越时,已经研发出了12寸圆晶技术,但是8寸圆晶却依然是商业消费领域的主流技术,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毕竟在商业消费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并不代表会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刘川兴奋的参观了一番建设中的工厂后,笑着问道:“张先生,这个工厂投产后,你觉得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追上台积电?”
已经渐渐崛起的台积电,前世可是芯片代工领域的真皇帝,刘川这个半导体小白自然想要和台积电对比一下了。
毕竟这样对比更加直观,可比数据什么的更容易理解。
张汝京听到刘川的问题,顿时笑了笑,并没有因为刘川是外行而敷衍他,而是认真的解释起来。
“刘川先生,我们和台积电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台积电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代工行业的知名企业,它的技术已经处在领先地位!”
“即使我们能买到和台积电一样的硬件设备,但是因为员工等因素,我们也不见得可以立刻投产目前最先进0.6微米\/0.35微米制程,我们依然会以更加主流的1微米和0.8微米制程为主要攻关方向!”
“并且,即使我们掌握了最先进的0.35微米制程,在工艺产能上,我们和台积电也拥有巨大的差距,以等效6英寸产能计算,我预计工厂投产后,我们的产能只能达到了台积电的20%-30%之间...”
张汝京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刘川解释着华芯国际和台积电之间的巨大差距。
虽然这样也许会打击刘川的投资信心,但张汝京作为一个技术型领导者,他并不想通过欺骗的方式来获得刘川的投资。
只有正视差距,才能赶上对手!
刘川在拿台积电做对比对象,张汝京又何尝没有把台积电当做华芯国际的标杆。
20%-30%?!
听着张汝京口中爆出的冰冷数据,刘川不由有些吃惊:这也太低了?半导体行业的水,果然比自己想象的要深!还好自己当年没有盲目投资半导体生产,否则恐怕‘死’字还没写完,自己就会破产!
刘川并不觉得张汝京在谦虚。
不过刘川也没有像张汝京想的那样打退堂鼓,对于张汝京的如实相告,反而感觉非常舒服。
毕竟刘川早就做好了持续烧钱的准备。
作为穿越者,单纯的赚钱对于刘川来说已经没有多大乐趣。
挑战微软、投资芯片,做一些前世并没有发生的事情,改变原本的历史走向,才更让刘川感到刺激。
“张先生,是我外行了,我低估了芯片行业,不过我相信有张先生这样专业的人才坐镇,华芯国际一定能迎来快速发展的!”
“我在技术上虽然完全帮不上忙,但是如果在资金上,张先生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会尽量满足你!”
“我真的很看好芯片行业的未来,并且也和张先生一样,想为华夏芯片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听着刘川的肺腑之言,张汝京也有些激动,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刘川,谢谢您的支持,我一定会尽全力发展好华芯国际的!”
“至于投资,我们暂时并不需要,现在的投资已经足够让芯片厂运转起来!”
张汝京婉拒了刘川的投资要求,毕竟在他看来,刘川虽然是华芯国际的最大股东,但一个芯片工厂要发展,不能一直依靠股东的投资。
华芯国际更需要通过商业竞争,让自己获得收益,然后继续投资,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最最健康的发展模式。
而这样的事情他已经在德州仪器建厂时做过许多次,而这次他也准备再次重复这样的事情。
从第一厂开始,然后第二厂、第三厂、第四厂...不断重复、滚雪球,直到华芯国际成为芯片行业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