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美丽附和:“可不是怎么滴,以前你们家老太太还在世的时候你好歹还收敛一点,现在倒好,直接把人都领回家了。”

田寡妇眼看着事情被大家知晓,干脆也不藏着了,直接怼回道:“他没媳妇,我没男人,我们在一起有何不可的?他搬进我家有何不可的?轮得到你们在这指手画脚。”

江美丽:“你们怎么着我们自然是管不着,但如今偷了东西,那我们自然有权送官。”

田寡妇:“偷得又不是你家的东西,你有什么资格在这指手画脚。”

江美丽:“行,我没有,他们两家总有吧?村长总有吧?”

眼看着一群女人吵的不可开交,张村长一声吼:“行了,大半夜的,都别吵了,把张结巴绑起来,明日送官。没别的事了就都赶紧回家去了。”

说完,张村长就示意几人架着张结巴往祠堂那边走去。

张结巴已经被村长下令明日送官,乡亲们自然也就都放心各回各家继续睡觉去了。

翌日一早,周棉棉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

刚起床没一会,院门就被人敲响。

周梅一开门就见到马静两口子。

“你们俩怎么来了?不是说一会棉棉过去接你们吗?”

罗进背上大包小包的背了两个大包裹,然后笑呵呵的说道:“省的大柱姨一会还绕路,我们就直接过来好了。大柱姨是不是还没起来?”

正在厨房煮早饭的周棉棉探出头来回答:“起来了,正在做早饭,你们吃了没,我多做些。”

马静:“我们吃过来的,不用煮我们的。”

周棉棉回到厨房,还是多下了一大把米粉。

早上吃的猪杂粉加一个荷包蛋。

周棉棉把早餐端过来时,马静远远的在院子里闻着香味直吞口水。

周棉棉:“大麦娘,大麦爹快过来一起吃点。”

马静摇头摆手:“不不不,我们吃过来的,你们吃你们吃。”

周梅:“来吧,棉棉给你们煮了,不吃也浪费。”

罗进:“那让孩子们多吃些。”

张丫丫:“我们也有一大碗,吃不了那么多,罗叔,马婶你们就快过来趁热吃吧,吃饱了才好赶路。”

周梅见两人还不好意思去饭厅吃,直接过去拉着马静就往饭厅走。

“真是的,都给你们煮好了,不吃就真的是浪费了。大麦爹,你赶紧的过来趁热吃了。吃完好早点出发。省的天黑到不了齐洲城。”

见周梅这般说了,罗进只好也往饭厅走去。

看着满满当当的一大碗米粉还有鸡蛋,两口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既然人家都做好了,他们再拒绝就真有些矫情了,最后只好跟着一起大口大口将米粉吃了个干净。

连汤都喝了个干净。

吃饱喝足后,行李往马车上一装,周棉棉又看着上官朵儿叮嘱道:“这段时间姑姑没在家,那你就跟着婶婶还有丫丫在村里就成,就别去县里溜达了。可明白?”

上官朵儿点点头:“行了,姑姑赶紧出发吧,朵儿明白的,你可别跟爹爹学,也开始变得啰嗦了起来。”

周棉棉刮了刮朵儿的小鼻梁道:“这才多久,也开始嫌弃姑姑啰嗦了。行了,姑姑知道你懂事,就不说了,家里就交给你们了。”

说完周棉棉就上了马车。

周梅:“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周棉棉从马车里探出头来:“好,那我们走了。”

随后马车开始前进,很快就驶出了张家村,往齐洲城而去。

马车交给罗进赶,周棉棉跟马静坐马车里,时不时探出头来给指个路就成。

周棉棉已经不是第一次去齐洲城了,所以这次她就没打算跟着商队走。

而且如今一路时不时的就能碰到别的队伍,这条路也没出过什么事,附近更没有山匪土匪出现,就更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周棉棉这边走后没多久,天亮后,张村长也带人去了祠堂。

只是一到祠堂几人就被眼前的一幕整懵了。

“人了?”

“昨晚我们一同将张结巴绑了后仍在这的,人呢?”

“人呢?”张村长也一脸懵。

就在这时,朱小花急冲冲的跑了过来,道:“村长,不好了,田寡妇扔下两孩子跑了。”

此话一出,他们再看着眼前不见了的张结巴,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田寡妇思来想去这段时间张结巴对她的好,再想着若是张结巴真被送官了,肯定是回不来的了,那罗二锤就是很好的例子。

张结巴若也没了,在这村里她还怎么熬得下去?想再找一个像张结巴这样对她好的,又谈何容易?

她还年轻,更不想因为两个孩子被拖一辈子。

所以昨夜趁大家又睡下后,田寡妇就跑来把张结巴给救了,一狠心,丢下孩子就跟着张结巴跑了。

而张结巴一听大家伙是要把他送官,连夜就卷走家里值钱的东西跟田寡妇私奔去了。

“行了,既然他们都走了,那便走了吧。”张村长叹了叹气道。

朱小花:“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张大牛:“是啊,那两个孩子都还那么小,可怎么办?”

张村长:“一会召集刘家一起商量一下再说吧。”

在村里一般孩子没了爹娘,爷奶之后,若能独立生存的那便让他们独立生存,然后乡亲们平时能帮把手的就都会帮把手。

而没能力独立生存的就会在村里询问可有愿意养的,当然村里也会给与补偿,补贴。

大部分这样被养大的孩子还是很懂得感恩的。

这时候的民风很淳朴,孩子大部分长大后都会知道感恩,回报养大他们的人。

而至于长大后亲人再来想要认回,只要孩子不愿意,那就没机会,更不用谈什么赡养不赡养的问题。

正所谓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生而未养,断指可还;生而养之,断头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

从祠堂那边回来,张村长就组织了刘家几户人一起说了田寡妇那两个孩子的事情。

事情简单在张村长的陈述下大家自然很快明白。

刘大头媳妇林瑶第一个站出来道:“要不…要不交给我们家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