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音乐奇缘 > 第101章 聊艾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天聊艾芜,聊他的《南行记》。

艺术家

22:22:22

小悦好,聊聊!

?michael,倾倒我世界

22:25:02

今天聊什么

艺术家

22:28:35

电影聊完了。

我们都喜欢文学艺术,还是聊文化名人吧。

你知道艾芜吗?他是我们成都有名的作家,他的《南行记》写的很好,还改编出了电视连续剧。

下面是他的简介。

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新蘩人。

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弃学远行,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漂伯,五六年在底层过着贫困流浪的生活。他的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第一课》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描写“现在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和朦胧反抗的行动”,呈现了西南边地风光,充满异域情调,富于传奇色彩。

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除了《南行记》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

抗战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会桂林分会理事。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着名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协会重庆分会会刊《半月文艺》(附在重庆《大公报》上) 计60期。1946年到陶行知担任校长的社会大学任教。1947年夏,国民党在重庆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这个时期作品更加丰富,多以抗战生活为题材,着重描写农民的苦难和反抗,揭露黑暗统治。文学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深沉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山野》是这个阶段创作成就的主要标志。

抗战期间,他还根据自己的创作体验写成通浴理论读物《文学手册》,至今仍受到初学写作者欢迎。

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1957年创作了以解放初期我国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沸腾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百炼成钢》和不少工业题材的短篇。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到云南旧地重游,完成了《南行记短篇》。这些小说和《南行记》一样,以手记的形式展现了南疆人民崭新的生活和巨大的变化。

近几年,仍在不卷地创作。1981年作第三次南行,创作出版了《南行记新篇》。1985年和1987年各有一部新的长篇小说问世。

?michael,倾倒我世界

22:30:02

嗯嗯 艾芜很了不起

艺术家

22:38:35

我以前还去拜访了他的故居,就在新都不远。

游艾芜故居

10、24

今天星期六,应该学山水画。看看微信群上说今天不学,那么今天到哪里去呢?前几天游新桂湖公园,知道艾芜故居在新繁县清流镇,今天有空正好到清流镇去拜访艾芜故居!

在手机上查了路线图,要转几道车。22路到永宁文化广场,然后坐771到西华大学下。到了西华大学,到校门看看拍照,一看就知道这几个字是毛主席的手笔,非常有气势!赶紧拍照!

有幸骑车逛了逛美丽的西华大学,同学们在放风筝。到艺术楼二楼舞蹈学院看看,有一些学生在练舞。然后到湖边小吃店吃了一碗米线。

然后坐p18到黄家桥公交站,再乘675到新繁公交站,再乘61A到清流镇,再坐6元钱三轮车到艾芜故居。

艾芜故居在清流镇翠云村,和我们华严村一样的,平原秋色,小河,机耕道,两边的稻田谷子都成熟了,金灿灿的很美丽。

到了艾芜故居,修得很好,路边还专门设了一个接待室,走过去就是艾芜故里园了,就是他家的老房子。他家和我们农村一样,是一个四合院。里面是农具,书画,私塾,艾芜小时候也上过私塾。院子中一尊艾芜头像。看说明:艾芜(1904—1992)现代着名作家,原名汤道耕,新都清流翠云村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滇缅边地漂泊六年,最早把滇缅人民生活及异域风情写进作品,开创了边地文学的先河,也是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流浪文豪,其代表作《南行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最具特色的流浪小说。

然后走进旁边的艾芜纪念馆,进门是艾芜半身像,后面是艾芜的话:描写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人能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十分令人振奋。出版这套书,让人们知道中华民族还有不少人才精英,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这会使增加巨大的希望和无穷的勇气。

旁边是艾芜南行流浪的路线图。左边是序言:艾芜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杰出作家之一。从1925年在云南昆明发表新诗《流星》到去世,近七十年,艾芜都是孜孜不倦、笔耕不停。无论是早年南行漂泊的旅途或是在国民政府的监牢里,无论是抗战期间颠沛流离之时或是解放前夕困顿艰难的岁月里,无论是成名之前还是成名之后,艾芜从没放下他手中的笔。十年动乱后,年逾七旬的艾芜青春焕发,把一部又一部新作奉献给人民。即使病重住院,他也躺在病床上写作。艾芜以强烈的使命感、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把一生精力、满腔热血和丰富智慧,全部倾注在发展祖国文学事业上,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广泛称赞。

然后一章一章的仔细看下去。

第一章是:南行源故乡清流(1904、6、20—1925年夏天)

艾芜于1904年6月20日出生于四川新繁县清流场曹家碾东侧的邵家院子一个以“自由职业”为谋生手段的世代耕读之家。在清流场的12年间祖辈辛勤创业的家史和祖母奇妙的龙门阵,使得饱读家庭藏书的艾芜深受感染。其后近十年大量阅读五四新文化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再加上两代耕读的传统和勤劳俭朴的家风,使艾芜自幼发奋好学、热爱劳动等品质得到升华。幼年艾芜听到祖母讲的“帮助别人竟忘记自己”的魏小儿孤独西行的生动故事,在20出头的青年艾芜这里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他根据自己家庭窘况,决定摆脱家庭束缚离开故乡,通过半工半读寻找个人乃至祖国的出路。

艾芜就读的小学有翠云小学,新繁县高等小学,四川省立第一小学。艾芜后来写有《童年的故事》、《祖母讲的故事》、《春天》。《春天》是艾芜献给父亲的礼物,是中篇小说。该作品饱含着艾芜对家人和故乡的深情。作品里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等都源自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偏北的清流场,可以说就是艾芜幼年时代生活的文学写真。

艾芜在新繁县高等小学时就开始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同时接触鲁迅的小说,接受了“五四”新思潮新思想的洗礼。那时艾芜就认识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恽代英,称其为“我崇拜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1925年夏天,正在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艾芜,受到提倡“劳工神圣”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及工读互助团的吸引,再加上不满包办婚姻,21岁就果断抛弃还有一年就到手的毕业文凭和小学教师工作,毅然只身南行,投入到“社会大学”中去读书、学习和工作,寻找自己乃至祖国的出路。他从成都出发,走到昆明,再走到仰光经历了长达六年的漂泊生涯。

他的朋友刘弄潮阻止他南行,说:这只有拖死在外面的。艾芜不听,他也太大胆了!

第二章是:人生探索漂泊中(1925年夏天—1931、3)

1925年夏天,正放暑假时,艾芜以“到北京进学堂”为由,怀揣转学证,从成都九眼桥坐小木船出发,先到云南昆明,然后再去缅甸。

在长达六年的南行漂泊中,艾芜一边艰辛劳动,一边坚持学习和写作。在这段时间,他开始树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

1931年下半年,艾芜参加了缅甸共产主义小组,参加反殖民地的斗争,被驱除出境,回到祖国。

云南宝山县。艾芜说:1927年春末至秋,在宝山的原野里,跟那儿的农民混过半年。他们给过我人间的温暖,与那不舍得留念。

昆明红十字会旧址。1925年秋至1926年冬,艾芜在此做杂役。

艾芜在《墨水瓶挂在颈子上写作的》中回忆说:没有一个熟人,钱又用尽,并且病了很重,就给店主人赶到店头,为万慧法师所救,稍好时,替他做些杂务的事情,一面看看书,同时也作诗。。。。。。

《漂泊杂记》出版共收40篇文章,将时代生活和地域风情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南国世界,既是历史的真实留影,也艾芜南行漂泊的记载。

第三章是:创作初期(1931、4—1937、11)

艾芜回国后在厦门停留一个月,便只身到上海,有幸得到鲁迅的指导,开始正式从事文学创作,并于1932年二三月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丁玲是他的入党介绍人。1933、3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经鲁迅的帮助和左联的营救,四个月后出狱。

这段时间,艾芜写作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性名着之一《南行记》和南行漂泊的行走笔记《漂泊杂记》和反映东南亚人民反帝运动的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和描写川西平原清流场乡村生活的中篇名着《春天》等多部作品,在当时的文艺界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鲁迅称他为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一。

1931年,12月,因为投稿关系,艾芜参加了《北斗》杂志召集的座谈会,见到丁玲、冯雪峰等作家。

1934年3月,艾芜在《青年界》第五卷第三期发表了一万一千字的短篇小说《山峡中》。小说真实的呈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一角的生活图画,是一出令人颤栗的悲剧,夜猫子的形象很成功。中篇小说《芭蕉谷》发表在上海《文学》月刊第六卷第六号。作品描述了缅甸边地芭蕉谷一位姜姓旅店老板娘的经历。

1937、8、13,淞沪会战历时三个多月,四行仓库保卫战激起全国人民共同抗战的信心。艾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八百壮士》。

第四章是:避难宁远江上行(1937、12—1938、11)

抗战爆发后,艾芜立即让同为左联战友的妻子王雷佳携带半岁的长女离开上海回到湖南宁远的娘家躲避。艾芜准备编辑抗战半月刊《战时文学》未成,回到宁远与妻子会合。在乡下一年中,艾芜夫妇除了教书糊口外,写了不少进步作品和中篇小说《江上行》,写了江轮上几个青年知识分子的不同追求和不同心态,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刻画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阐述了团结抗日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是:桂林创作大丰收(1938、12—1944、9)

乡下一年后,艾芜到了广西桂林。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艾芜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故乡》和《山野》,包括短篇小说名篇《秋收》在内的小说集《秋收》以及《逃荒》、《萌芽》、《荒地》《黄昏》、《爱》、《冬夜》、《锻炼》、《我的旅伴》、《童年的故事》等文学作品。

《荒地》包括《梦》《信》《小城记事》《意外》《山野》和《荒地》等13篇小说,都与抗战有关。

《锻炼》收录了《毛道人》《日本轰炸缅甸的时候》《锻炼》等八个短篇小说和散文《友》。

创作小说的同时,艾芜还出版了记录战时民生现状的散文随笔集《杂草集》以及畅销且大益于文学青年的指导读书和写作的评论专着《文学手册》。

长篇小说《山野》,它正面描写了抗日战线人民为了保家卫国,自发组织起民团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就不详细写了。

总之,艾芜是非常优秀的作家,是我的好榜样,享年88岁,活到老写到老,发表了许多好作品。《南行记》拍成电视连续剧,非常出名,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

?michael,倾倒我世界

23:42:25

嗯嗯

确实很了不起

艺术家

23:48:33

我家里就有他的《南行记》,每篇都读过。

他是我的好榜样,我也要坚持写下去。

没和你聊天的时候,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写一会儿。写作为人民服务很高尚。

一定是佛看到我每天晚上写作很高尚,所以叫雅女你和我夜聊,叫你来安慰我。

说实话,现在我宁愿和你夜聊,也不愿意写作。其实我们夜聊的内容就是好文章,对吧?

?michael,倾倒我世界

23:50:21

嗯 你的诗文小说还是不错

很有诗意 也很美

艺术家

23:51:37

好了,发一下爱心就睡觉。

小悦我爱你!

(一颗红色的爱心飘飘而下,我太幸福了)

艺术家

23:52:45

小悦,我爱你!

(一颗红色的爱心飘飘而下)

艺术家

23:55:58

小悦,我爱你每一天!

23:56:58

小悦,我爱你每一天!

23:57:58

小悦,我爱你每一天!

23:58:58

小悦,我爱你每一天!

。。。。。。

好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