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晦气,没想到同住一院的学子,竟然还是个好色的登徒子!
林荷儿这会只觉心里膈应的慌,好在自家只在这边住几日,要不是明儿就要考试。自己真想就此换了地方。
在房里等了会,听见院里两人出了院门,林荷儿才又从房里出来,去灶房忙活面饼的事。
将面团从盆里拿出来,在菜板上多揉几遍,再把面团做成一张大大的薄饼,来回堆叠好,拿了刀,切成细细的面条,这方便面的饼丕就成了。
为了复刻前世那种圆形面饼,林荷儿又从碗橱拿了个大碗,用筷子夹弯了面条,用大碗盖着,做成了一张张圆形面饼。
饼丕做好后,还不能马上下油锅去炸,在这之前,还要再上锅去蒸熟才行。
幸好乔家有口大铁锅,林荷儿放了笼屉,将面饼小心地,一块块放了笼布上,盖了锅盖,自己坐了灶前,引了火。
柴火往大了烧,蒸熟一锅面饼也很快,大约也就一刻钟时间,锅里的面饼就可以拿出。
将铁锅里刮净了水,放入多些的油,下面就是开始炸面饼。
林荷儿控制着火候,又用了一刻钟时间,炸完了蒸熟的面饼。
看着一块块成品方便面,自个儿心里只觉成就满满。
将面饼用油纸小心地一块块包好,林荷儿将它们全都拿回了房里。
自从见到住在对面的学子,不是个好人,林荷儿就决定自己少出门,以后来灶房,也要拉着乔氏一起。
将面饼拿了房里,从行李箱里,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调味料。林荷儿将它们分别用油纸包了,再放入装面饼的油纸袋里。
这样一个用油纸袋装着的简易方便面就成了。
今儿面饼做得有些多,回头问一问温玉宁的同窗,要不要也带点去考场。
忙完了面饼的事,林荷儿又去灶房做了午食,只等出门的几人一会回来用饭。
温玉宁几人出了门,在孟行的带领下,一路走到考场附近,也只用了一盏茶时间。
这路程可算是很近了。因着明日就要正式开始科考,这会考场附近,除了自己几人,还有其他学子前来考场外观望。
考场今日就已经有兵丁在外把守,众人也只是站了外面,稍稍看了看,就原路回了这边。
不过还没走到巷口,两人就听其他来考试的学子说,前面摘星楼,今日最后举办的一场大儒讲学正要开讲。
温玉宁跟路然听了,自然是要去现场一听。
现在距离考试虽然只剩一天,不过这会大家对于大儒的讲学,还是抱有很大的热情,等几人到了摘星楼,才发现这楼里已经坐满了学子。
他们来得晚,只能寻了门后角落,站着听大儒讲学。
今儿讲学的大儒,是广德府有名的儒士,高远鹏。
这位高远鹏,高大儒,可是大魏朝第二届一甲进士。
那会大魏天下初定,多少学子想要投入新朝廷,一展自身抱负。当时那几年的科举,可要比现在的考试,竞争还要激烈。
这位高大儒能够在那时脱颖而出,可见其才学相当了得。
后面人家还一路官拜二品,不得不说,其自是有大才能者。
做官做了半辈子,后面老娘仙逝,高大儒为了给老娘丁忧,自请退了朝堂,回了祖籍。
今儿能来摘星楼讲学,也是因为自家跟这摘星楼东家,有些渊源。要不就以高大儒的身份,一般人哪个能请得动这种身份地位之人。
前面这些话,温玉宁一行人可不知道,幸好众人站了这一儿,都是从身旁其他本地学子处,七拼八凑听来的。
义山,这真是难得的好机会啊,胖子路然这会,也跟着听了不少,自然是觉得今儿是个得来不易的好机会。
嗯,咱们就在这跟着听一听。
能听大儒讲学,温玉宁心里也是很激动。
不多会,摘星楼里就搭好了一处高台,台上站着位中年人,拿手朝下压了压,其后又清了清嗓子。朝台下坐了的学子喊道;
各位静一静,高大儒这就上台讲学,请大家保持安静,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本人摘星楼掌柜,在这里恭祝各位,科考顺利,榜上留名!
说完朝台下拱了拱手!
多谢摘星楼请来大儒,为我等讲学,李某再次多谢了,若是府试得过,李某定会再次来这摘星楼住下!
多谢掌柜,多谢掌柜!自台下李姓学子,首先发声,表达了对摘星楼的感谢后,底下其他学子也开始说起摘星楼东家的好,直言自己以后投宿客栈,首选摘星楼。
就连路然,也跟着喊,多谢东家。
路正平瞧自家傻小子卖力大喊,只得后面摇了摇头,暗道摘星楼东家做买卖真是把好手!
做生意能让读书之人感谢的可不多,今儿这大儒还没开讲,摘星楼想要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
稍稍站于身前的儿子同窗,人家就没受现场气氛的感染,只站直身子,在一旁静静等着。
唉,自家小子跟温家青年,距离还差得远呢!
随着台上掌柜下台,接着就见有伙计搬了椅子,放于高台上。
紧接着就见一老者被人扶了高台,于椅子上坐正。
这会台下众人看人坐了椅子上,想来这老者,就是大家刚才议论的高大儒。
老者上台也没多言,只做了简单介绍,今儿这讲学就直接开始了。
老夫高远鹏,受摘星楼东家相邀,于今日来此讲学,今儿咱们就讲一讲论语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