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还在信中提到:十六娘如今深得人心,时常上街巡游,不仅纡尊降贵,且有仁爱之心,为百姓牟利。
现在豫章城里的百姓张口“唐女郎今日又去了哪”,闭口“唐女郎真是体恤人”。
唐昊觉得可能他大哥唐榞回来治理都不一定有这种效果,十六娘以前在临安也是贵女样,如今行事却颇有章法,就是太急了些。
不过豫章城百废待兴,她想折腾就随她去,唐家也兜得起底。
这种上头没人,唐三叔又不插手的日子,林茜过得很滋润。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每天早上起来练枪,上午带着嫂子们一起处理好公务文书,下午去看丹心她们训练,有时也会带人出去进行考察调研。
城中治安的事情交给吕文和段金,两人一文一武配合也算默契。
官吏选拔结束,同一份考卷,男子录用30人,女子录用6人。
这6位女子的身份很统一,都是寡妇。
林茜了解具体情况,有些是婚后夫妻情趣,丈夫教妻读书写字。有些是家道中落,年幼时被母亲教导过。
为了清楚这6人的习性,林茜找她们面谈了两次,一次是单独一对一聊天,一次是叫上两位嫂子一起吃饭。
性格外向且接受能力强的4人被她选出来带在身边用,另外2人抬头看人都不敢,还是放在府邸帮嫂子处理文书。
一月过去,出去卖口罩的商贾们开始陆陆续续的回来,他们带回来的粮食和布匹刚好补上快要见底的仓库。
商队的回归也刺激了城市经济,街上开始有人出来摆摊。
商贾们回来的时间比林茜想象中的要早,前脚刚进城,后脚递帖子,想来刺史府进货。
林茜没端架子,当天就分批约见了这些人。
入乡随俗,每款口罩都有自己的名字,目前卖得最好的是女子用的“玲珑面纱”,一共有三种颜色:桃红、碧水、天青。
其次是男子用的“玄武面罩”和幼童用的“安康面巾”。
这三款做工精细,药香持久不散,所以定价不便宜,专走上层路线。
这次林茜收了商贾们的预定金,还和他们说了一项提议:把有间医馆和他们开得铺子绑在一起,每月铺子拿出半成利润支持“有间医铺”的“贫者求医”活动。
这些钱用来做义诊,给穷人看病拿药。
凡是愿意参与进来的商铺,官府发统一定制的商牌,且贴发告示宣扬店家义举。
基本上所有商贾都应承下来,反正都要交保护费,还不如担个好名头弄个“义商”的称号。
城市要发展,核心是人,打仗要人,建设要人。
古往今来,谁的地盘人多,谁才有发展的实力。
食物和医疗就是人多的基础保障。
商贾还带回来附近的消息,之前窦母已经派人把治疗鼠疫的药方直接送到各郡的郡守手上。
有能力的郡守基本上稳定了局势,可依旧有大批人死于时疫,还有百姓在时疫中倾家荡产,成了流民。
林茜问商贾们:“可有提及豫章城之事?”
“女郎再三嘱咐,不敢不从。”
“甚好。”
她让商贾每去一个地方就宣传豫章城有神医,有粮食,主要是为了吸引流民过来,顺便减轻隔壁郡的负担。
唐三叔留下来还有一个任务,是为了帮唐榞训练后备军,他一直在挑选兵卒。
据林茜观察,唐家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和独门兵阵。
她干脆动用嫁妆,买了300青壮,让笛毅、笛尔、笛山各领100人跟着唐三叔操练。
这300青壮里面很多人都是家中次子,看到给的待遇好出来搏命的。
林茜本来打算再买300女子,可最后只有150人前来。
除去身体极差不适合剧烈运动者,最后只留了120名女子,她们年龄区间在15岁至25岁。
让丹心给这120人造册,接着把人平均分给岁始、夹钟、桐月、中吕、芒种等第一批的12名女家将。
她们每人领十人成一队,每月进行一次比试,文试和武试各一场,赢了奖钱奖肉,输三次,小队长夺名号,换人当。
每次比试完队员随机轮换,避免一队独大或是互相仇视的情况发生。
林茜想要的是精兵,这些人培养出来,日后就能以老带新,最终目的是拉起一支和她利益一致的军队。
参与朝代更迭比唐世明的安全更重要,翻倍的生存点。
目前她能想到的参与方法就是:武力夺取政权。
不过养兵要钱,林茜计划接着搞钱。
古代暴利行业很多,目前比较方便的是“糖”和“盐”。
江右多甘蔗,民间素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
战国时期就已经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柘浆”就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液,也是魏朝上流宴会的必备饮品。
冰糖、白糖、红糖的原始材料都是柘浆。
做法也不难,按照古书记载,在正月初天寒之际把蔗汁熬熟至稠如饧,把竹篾插在瓮中,然后灌入蔗浆,用竹席盖上。
两日后,液面上会析出如细沙的糖晶粒。
制盐就更简单,魏朝还处于“仰山复铸铜,煮海为盐”的阶段,要花很多柴火煮盐,费时费力。
海水晒盐要到宋朝才会大面积推广,“盐已成卤水,暴烈日,即成方印,洁白可爱,初小渐大或数十印累累相连。”
不过糖和盐都是暴利,一切要等唐榞站稳脚跟才行,否则拿出来也是给别人做嫁衣。
有盐和糖两项暴利在手,林茜觉得养活数万人的“娘子军”应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