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小山多次劝说陈狗子尽快还俗,奈何圣洁的小师傅依旧摇了摇头,拒绝了。

理由还是那个:“我自小在寺里长大,对寺里的人事都熟悉了,大昭寺就是我的家,在这里我有师父和师兄弟们,我有事可做,是负责接待的小沙弥,出去呢?脱了这身僧袍我能做什么?”

“我不会种地,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虽然现在要带孩子很烦很辛苦,但和外面那些流离失所无处可去的人比起来,呆在寺内难道不是一种幸运么。”

“况且近一年来我师父身子骨总是不好,师父说了,若他去了,这监寺的位置就要让我来坐,师父对我赋予众望,我不能扔下他不顾。”

赵小山听了后再次沉默,表示尊重他的选择。

外面的形势一直在变,寺庙里虽然清苦,至少是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况且若成了大昭寺的监寺,相当于寺庙的三把手,负责管理寺庙的庶务,手里掌握着庙里的财产,可比小沙弥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况且作为监寺,官府是有备案的,是国家承认的正式和尚。

可别小瞧了这备案,若是寻常和尚,若朝廷“排佛”时,是可勒令还俗,(因为有些农民不想劳作交税,便假意出家,朝廷一旦发现便会从重处罚并勒令还俗)。

但若有了这层身份,则可高枕无忧将和尚这一职业做到死。

为了能让狗子现在日子好过一些,赵小山直接拿一百两银子塞过去。陈狗子也没推辞,将银锭都换成了小额的银票,贴身藏好以备不时之需。

远在西北的二黑子最近连续来了两次信,表示会尽快启程,争取在年前赶回来。

二黑子本打算在西北多待几年的,毕竟为西北,他是给淳郡公做事,身份地位薪水待遇都和在密水不同,这让他觉得成就感很足。

但淳郡公还是觉得自己人更放心,早在他刚到西北时便派了两个人跟着他学习。

这一年多时间,这两人早已出徒,可以独立管理作坊,他来西北的使命便算完成了。

今年西北也缺粮,米粉作坊的生意时断时续,效益不佳。

好在不管什么时候,贵族们对奢侈品的追求不会变,琉璃作坊的订单始终没断,增收不少,添补了米粉作坊的亏空。

尤其是琉璃暖棚推广后,西北的官僚富商们在冬日也能吃上绿油油的小菜,新奇不已,对琉璃大棚很是心动。

再后来得知这琉璃窗户透亮保暖,有条件的人家立马出手纷纷订购,准备效仿淳郡公府,将自家府里的窗户全安上琉璃,再弄几个暖棚,冬天也吃点新鲜的青菜。

一时间,梁州及其附近几大州府的富裕人家纷纷以自家有琉璃窗户为荣,形成了一股攀比的风气。

这股风甚至还刮到了一旁的大夏国,有不少大夏的商人特意来到梁州订购琉璃,不辞辛劳也要将这一新奇玩意儿带回去。

于是乎,在其他宗室都苦哈哈熬日子时,远在西北的周彻通过一个小小的琉璃作坊挣的盆满钵满,腰包渐鼓。

有了钱,更方便他放开手脚招兵买马。

赵小山已经很久没和周彻通信了,很多消息都是他通过李球信里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来的。

他知道,通过一系列联姻,周彻不仅获得了强大的财政支持,还拉拢了不少武将。

这一年来,元康帝忙着处理闽南内乱搜刮百姓,实在无暇顾及宗室子弟,对西北的管控也远不如从前。

这让苟了许久的周彻狠狠松了一口气,迅速整合手中力量,在西北的威信日重。

值得一提的是,周彻的一妻二妾已经给他添了两个儿子,第三个据说还在肚子里,马上就要出生了。

他也拎的清轻重,孙英儿生的嫡子刚满月,他便为其请封了世子,让另外两个女人彻底死了心。

孙英儿对此也很满意,在她的大力撮合下,孙家已经完全投靠了周彻,这也意味西北的大部分兵力都入了周彻的麾下。

最值得一提的是李球,这厮终于成亲了。

娶的女人是郡公夫人孙英儿的贴身侍女。

这女人年岁也不小了,都二十二了,之前本打算自梳,自从随孙英儿来到郡公府,一来二去便认识了李球。

两人虽然差了近十岁,但同属大龄未婚假的队列,这一点倒是相配。

两人都是二三十的人了,不像小年轻还想玩点浪漫,老铁树开花那真是干柴遇到烈火,爱情火苗燃的那叫一个旺。

二十多年的孤苦只为这一次邂逅,遇到了对的人那便直奔目标。

于是乎,在两人看对眼后的第三天,周彻和孙英儿便都知道了,一个月后,两人的婚礼都办完了。

孙英儿很是大方,她不仅给那女子放了籍,还筹备了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的将她嫁了过去。

这样,李球也算解决了人生大事,在西北安家了。

刘氏听说自己干儿子成亲,激动的差点收拾铺盖亲自去一趟西北,还是赵小山赵娇娘好说歹说才给拦了下来。

刘氏觉得自己这干娘做的不称职,将家中自制的酱菜等小吃打包,又熬夜做了几身衣服鞋袜,去密水的银铺专门买了一个镯子,让赵小山找可靠的人将东西捎到西北。

那镯子是实心的,足足花了五两银子,是刘氏给干儿媳妇儿的见面礼。

一个多月后,刘氏终于收到了西北的回礼:两身衣服两双鞋两条抹额。看那细密的针脚便知是李球家的新妇亲手缝制的。

李球在信里也说了,他媳妇儿先前不知道他有干亲,事先没准备,接到干娘送过来的礼物先是大骂了他一通,接着连熬了三晚缝制衣服。

李球表示以后有机会他会亲自领着媳妇儿回来,让干娘喝上一口媳妇儿茶。

那两身衣服稍微有些肥大,刘氏收到后自己又改了改便穿出了门,逢人便说这是她儿媳妇儿大老远从西北给她送来的。

西北有喜事,家里也有喜事——赵娇娘又有了。

看得出来,魏武不是白眼狼,哪怕有了秀才的功名,待赵娇娘依然如初,两人感情还挺火热,小驴驴刚两岁,这第二个又来了。

二姐有孕赵小山自然替她高兴,只是可惜了她刚减下来的肥。

好多人家吃不上饭饿的面黄肌瘦的,就赵娇娘,喝口水都胖,当初家里那么穷,一天两顿饭,顿顿米汤时也壮壮的,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她又生了娃,这体重一直很成问题。

好在后来赵小山为了她的婚姻幸福特意去医馆为她抓了减肥药,又时刻督促她别太贪吃小心魏武外遇之类的话,激励她在驴驴断奶后终于瘦下来一些。

谁知道刚美几天,这又怀上了。

赵娇娘这一胎啥感觉没有,就是总饿,总想吃东西,控制不住的嘴巴寂寞。

有一次赵小山去密水办事,顺路去她家,看到赵娇娘大快朵颐狼吞虎咽的样子,差点心梗。

这刚三个多月,按理说那孩子就是个豆芽,不应该显怀,可赵娇娘已经胖了一大圈了。

好在魏武神色平常,没有嫌弃,还劝着她慢点吃别噎着。

事后,赵小山再次偷偷严重警告了赵娇娘,勒令她控制饮食,并叮嘱宋嫂子,让她不可继续纵容二姐胡吃海塞,否则唯她是问。

赵小山决定以后成亲了也绝不生女儿,女儿虽然是棉袄,但这颗心真是一辈子也操不完。

这一年,李伯玉也升官了。

李伯玉虽然在上谷县只做了一年多县令,但政绩斐然,于国事民生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是机缘巧合之下救了驻扎在南大营副统领马景松的小命)。

马景松出身京城英国公府,在京城和军中都颇有威望,为了感谢李伯玉的救命之恩,他爹英国公特走通了关系,让只上任一年多的小县令一朝飞升,坐上了并州通判的位置,从正八品到从四品,飞一般的感觉,火箭一般的速度。

消息传到赵家村时,赵家村的村名险些又改回了原来的古仙村,真是鸡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李伯玉可真是发达了。

村里的李氏族人各个趾高气扬与有荣焉,有好几个年龄相当的大小伙子连作坊的活计都不干了,收拾行李带上盘缠去了并州准备投奔李伯玉。

李家的发达惹得这十里八乡十分眼红,若不是现在手头紧,不少人家都打算好好培养一下自家孩子,若能像李伯玉这般考上个功名,这不就是祖坟冒青烟么。

奈何今时不同往日,狗朝廷不让人活,他们别说供娃念书,饭都快吃不上了。

还是赵家村人幸福啊,他们村的私塾还开着,村里的孩子念书不要钱,听说还给提供书本,真是羡慕不来。

之前赵氏在镇里开的免费私塾倒是收外村的孩子,只是不知为何后来关门了,就连女学也关了。

赵小山觉得李伯玉真是身负大气运之人,一路走来简直太顺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认识自己算是他第一大幸事,后来的秋闱春闱都是阴差阳错的考上了,娶了贵女又当了官,然后刚当官一年多就升迁,这不是故事主角谁是?

赵小山已经严重怀疑自己拿错了剧本,按理说这世界的气运之子应该是他才对,他才是应该走向人生巅峰的主角。

奈何他都来了几年了,一直在赵家村蹉跎,不能说一事无成吧,也真没啥成就。

唉,可能和他性格有关,他就是这么个胸无大志小富则安的人,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