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盘残局的名字叫做载输尔载。”老人指了指棋盘上的棋谱微笑的说道。
杨铮听到这个名字之后,便盯着面前的残局久久不语。
载输尔载,将伯助予。是出自于《诗经》里的一首名为《正月》的诗词,此诗作者不详,但这却是一首只要读了一遍,就很难忘记的怨刺诗。
而这盘残局也和那首诗一样,是一盘千古奇局。单从棋面上看,这盘奇局里,双方老将都在九宫格里饮酒作乐,但四面全都是楚歌。
再从棋子数来看,红方五兵双车杀入敌阵,两相一士貌合神离,中盘之间还剩十一个子。反观黑方三卒一车过了河,两象相视奈遥望,数来数去也就七个子。很明显红方占了“人和”的优势。最后再从双方布局来看,红方老帅左右上面各挺着一只黑卒,一旁的的黑车至少要有两手才能将死他。而黑方的老将则没红方那般幸运,他不仅被三兵围城,红色的双车更是虎视眈眈的压在九宫格外,若不是有个忠心耿耿的老象舍命拖延时间,想必下一手,黑方就会被彻底将死。又明显的被红方占了“地利”的优势。再加上残局红先走的规则,红方又占了“天时”。
既然红方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那这盘残局胜负自然可以提前预定是红方胜利。
但杨铮也好像记得他的父亲曾提起过这盘棋,在他很小的时候,他那象棋爱好者的父亲最喜欢搜集旧棋谱,里面就有一本记载着此残局的《心武残编》,至于这残局的结局是什么杨铮忘了,但他还记得父亲说过,这盘残局可一共可以走三十二手。
众所周知,象棋是一个“快节奏”的棋,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象棋结束的回合也被死死固定在双方互走六十回合。而在一些象棋比赛中,基本上二三十回合就能定下胜负。至于像这盘能够走上三十二手的棋,也只能存在于古书棋谱上。
杨铮在心中演算了许久,他猛然发现自己好像找不到答案。
因为这盘棋,红能赢,黑也能赢。主要还是看下棋的人。
“你想好是红赢?还是黑赢了吗?”老人望着沉默不语的杨铮,他走上前问道。
“我想好了,红能赢,黑也能赢。”杨铮给出了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之后,他望着这个老人不自觉的重复着他刚刚的问题:“那您觉得是红赢,还是黑赢呢?”
“是和。”老人坐在棋盘旁,慢慢演示着这盘残局。
三十二手,就如杨铮记忆里父亲所说的那样,这个老人一共下了三十二手,这三十二手虽然看上去稀疏平常,但从另一个角度给杨铮展示了一种别样的下法。
那种下法正是老人口中的“求和”。
“自古以来,象棋和围棋之争,都可以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缩影。”
“有的朝代将围棋视为国棋,而也有的朝代独尊象棋。可象棋还有围棋究竟谁才能代表华夏人的灵魂呢?”
“是算法复杂,被誉为是人类智慧巅峰的围棋?还是像我们这样,在这个破旧的房间,在这座残缺的棋盘上随意下的象棋呢?你知道答案吗?”
“我…我不知道。”杨铮老老实实的回答到。当然,在他心中,他更渴望老人接下来的回答的答案是象棋。
因为,他所追求的正是象棋。
“答案,就是一个和字。”老人笑眯眯的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
“围棋比象棋复杂,这的确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因为他就像华夏人千古以来积累的所有智慧那样,让人忍不住在偌大的棋盘上去追求着黑白分明。”
“但象棋可有着围棋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和。如果围棋被世人认为是华夏人智慧结晶的话,那象棋就是华夏人流传至今的精神。”
“因为象棋啊,他设定了太多条条框框的规矩,就像马必须要走日,象必须要走田那样,他把每个棋子都固定在这残缺的棋盘上。而作为棋手的我们,为了追求胜负和都必须要去打破这些规矩。”
“马,我们可以走连环马,炮我们也可以走天地炮。”
“棋是死的,人是活的。就像生活一样,当我们面对着我们无法改变的命运还有困境时,我们可以去反抗规则,可以去打破规矩,当然还可以去妥协,反正结局大不了也就是输吗。象棋流传了上千年,不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所以,你追寻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一个和字。”
“想要做到这个和字,你要就记住一句话。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直赢的,做人啊就应该和下棋一样,不该去从开局就计较输赢,哪怕你最后的结局是输也不要觉得丢人。因为啊,输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输了之后,没有勇气去重新站起来,去赢下一盘属于你自己人生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