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是年三十。
一大早,父母就开始忙碌起来,今天需要去农贸市场买些新鲜蔬菜,一般肉菜都会提前几天备好,但蔬菜还是要当天买的。
杨帆也是实在无聊,躺在沙发上打开了电视。
不一会,手机铃声响起,杨帆拿起看了看,是柳盈盈打过来的。
“师父,新年好啊!”
“徒弟,新年好!不过现在拜年是不是早了点?”
南方一般年三十开始拜年,但基本会搞在晚上吃了年夜饭后,专门大早上拜年的倒是不多。
当然有什么别的事情打电话,顺便拜个年那又是另说了。
“师父,白姐让我问问你大概几号回魔都呀?”
“还不确定呢,而且可能我不会去白姐那工作。”
杨帆回答道。
电话那头明显一顿,两边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那要不还是等你回魔都再细说好了。”
“嗯,好。”
挂了电话,杨帆打开冰箱,取出昨天的几个剩菜,又拿了几个馒头出来,一起蒸热。
没一会父母回来,也是简单对付了几口,就开始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
到了下午两点,妹妹杨敏也从吴倩倩家回来了。
年夜饭的菜有点多,这边的传统讲究十大碗,喻义十全十美,还要蒸馒头糖糕。
县城里不比农村,有土灶,煤气灶一起上阵,只有煤气灶可用的情况下必须很早就开始起锅。
一家四口前前后后忙了快4个小时,终于将一桌子菜摆上了桌。
白切鸡,红烧鲫鱼,回锅肉,卤牛肉,青菜,豆腐,猪皮炖粉丝,春卷,芹菜香干,油焖虾。
到了6点左右,外面已经开始零星有烟花爆竹的声音,已经有些人家开始吃年夜饭了。
杨母也已经将上供的米饭盛好两碗,盖上红纸,摆在主位,然后主位及两边各摆了两个酒杯。
又点上了蜡烛,在桌子前开始点燃黄表纸,这是在邀请家里祖宗前来吃年夜饭的意思。
全家人先去门口拜了拜,又在饭桌拜了拜,然后等酒斟了三遍后,这过年的仪式也就算完成了。
“坐下吃饭!”杨母发令道,这种事情杨父一般没有发言权。
“妈,我要吃鸡腿!”
杨敏直接兴奋大叫,却是被杨母眼神一瞪,乖乖不说话了。
杨母伸手给杨敏夹了一筷子青菜,顺便抽出一张纸巾在杨敏嘴上擦了擦。
“先吃青菜,一辈子清清洁洁,来擦擦屁股!”
看杨敏一脸便秘的表情,杨帆在边上嘿嘿直乐,年夜饭被擦屁股这事自己小时候可没少经历。
杨帆看看满桌子的菜,也没多大食欲,南方冬天湿冷,又没有暖气,基本菜上来没半小时就凉透了,所以看着有10个菜,真正还冒着热气的也就只有最后上桌还带汤的猪皮炖粉丝了。
对付着吃了一碗饭,杨帆起身又去厨房添了两口,来到饭桌,往碗里夹了筷子鱼,喻义年年有余便把碗直接放在了桌上。
“留着明年吃了!”
...
吃完年夜饭,自然是全家围坐在茶几前,一边喝着茶,一边看春晚。
从小对春晚不感冒的00后妹妹,居然到10点多了还耐着性子坐着让杨帆有些意外,往年这个时候,杨敏可早就上床睡了。
“今晚有我偶像周浅的歌!”
杨帆拿起手机查了查,周浅《灯火里的华夏》,晚上10点15左右。
果然,当周浅和国家级女歌唱家上台献唱时,那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嗓音连这几年很少听流行音乐的杨帆都有些惊叹。
“不愧是当今华夏流行乐坛一哥,属于老天爷追着喂饭的那种,硬实力确实牛。”
杨帆顺手翻了翻周浅这几年的动向,各类音综,团综不断,不管是什么场合,有没有伴奏,只要开口了就是名场面,心中也不由得赞叹。
之后又是几个歌曲节目,大体都是歌颂类的,杨敏听了一会便扛不住眼皮打架,脑袋一歪直接把头枕到了杨帆腿上睡着了。
杨帆无奈的帮她把被子扯了扯。
很快零点的钟声响起,隐约外面已经有人在放烟花,是迎新年的时候了。
父母早已上床睡觉,迎新年的任务最近几年都是杨帆来做。
轻轻挣脱开后,杨帆去杂物抽屉取了几根香,往门口拜了拜,插 上3根后,又去阳台拜了拜。
然后几根小孩子玩的小呲花,直接在阳台点了几根,就算完事。
城市不比农村,虽然现在抓烟花抓的不严,但其实还是禁止的,这也是自从过年禁放烟花后,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所在。
农村里可不管这些,只要能买的到,12点一到,照样全村给你炸醒,你不醒怎么迎新年?
...
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大年初一,一家人便包了个车回乡拜祭祖坟。
老宅是老式的泥瓦房,因为搬出来的早,十几年下来都已经成了危房了。
在村委的要求下,去年杨父花了几万块钱专门做了填补加固,以及外墙粉刷,又重新盖了新瓦,如今看去倒是没有那么扎眼。
只有简单的家具和床,反正也不在老房子留宿,倒也没有舒不舒服的问题。
按惯例一家子集中到了大伯家,还有几个叔伯家的都已经在等候。
一番准备后,几家的男丁都拎上祭拜用品出门上山,其他女眷就在大伯家聊天准备午饭。
“小帆啊,村里现在新的宅基地要开批了,你家里如果要造的话,要尽早写申请了。”
路上大伯突然开口说道。
“又要开批了吗?”
杨帆倒是有些意外,之前一直说的宅基地紧张,最早几万块的宅基地到后面都搞到十几二十万去了。
虽然家里对村里的房子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也就一直没关注。但有个风吹草动,倒是也都能收到消息。
“八成是村里财政吃紧。”一旁的堂弟嘿嘿笑着。
杨帆没有接话,心里倒是在想,要是在村里自己搞栋小别墅好像也不错。
今天稍微村里转了转就知道,现在农村人口真的少了很多,自己小的时候,村里小孩满地跑,闹腾的不行,现在除了看去车多了,人倒是越来越少了。
相比城里,农村可自由清净太多了啊。
“大伯,现在造房子要花多少啊?”
“现在都是要求样式差不多,不然村里还不能让你往新区块里造,那里造个3层半,整体弄下来四五十万要的。要是手头不够,大伯这里可以借点去。”
......
上完新年坟,在大伯家吃了个午饭,下午一大家子打打牌,聊聊天的,一天也就过去了。
接下来几天就是重要的亲戚家上门去吃上一顿,然后约好了哪一天一起到县城杨帆家聚一顿,至此,这个年也就算过完了。
并没有什么哪个亲戚看不起谁,哪个亲戚嘲讽谁那种狗血剧情,现实生活,普通人家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背地里怎么样不好说,但当面都是客客气气的,这点脸面还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