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四合院里的一些人依然对他的改变感到不满,但徐峰心中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种愧疚感。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棵古老的槐树,心中充满了一种新的力量。他不再是那个任人使唤的“滥好人”,而是一个有自我、有原则的独立个体。
然而,四合院的生活仍在继续,院子里的那些人和事依然如旧。尽管徐峰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条理,但他深知,这个四合院里的人际关系依然复杂,远非他一个人所能改变。即使他不再无条件地付出,但四合院里的风言风语和人情世故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每当他走出屋子,总能感觉到邻居们在背后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质疑,也有不屑。徐峰对这些目光已经渐渐习惯,他知道,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理解他的选择。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也是他必须接受的现实。
有时候,徐峰会走到院子里的槐树下,靠在那棵粗壮的树干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吹过脸庞的凉意。在这些宁静的时刻,他会反复思考,自己的生活究竟该如何继续?他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他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
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徐峰并不急于找到答案。他明白,生活本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清醒和坚韧,不被外界的喧嚣和压力所左右。
而四合院里的人们,也开始慢慢接受了这个新的徐峰。虽然他们依然在背后议论,但那些原本的指责和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淡忘。他们开始明白,徐峰的改变并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成熟。他依然是那个善良的邻居,只是更加懂得保护自己,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守住自己的底线。
徐峰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他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轻易被他人的需求左右。然而,随着他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内部的紧张也悄然滋生,尤其是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而复杂。徐峰刚刚下班回到家,便看到母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眉头紧锁,他换下鞋子,刚准备去厨房倒杯水,母亲突然开口:“峰子,我听说你最近不怎么帮邻居们了,是不是?”
徐峰的手停在半空中,心里一阵不快。他知道母亲一向重视邻里关系,对他过去的“滥好人”行为也颇为认同。母亲的话让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他抿了抿嘴,故作轻松地回答:“妈,不是我不帮忙,真不该我来做。”
母亲闻言,脸上的表情瞬间僵硬,她放下手中的毛衣针,转过身来正对着徐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你从小到大,我和你爸是怎么教你的?要助人为乐。现在你怎么变得这么冷淡了?这是应该的,不能只顾自己啊。”
徐峰内心一阵烦躁,他知道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她根本不理解他内心的挣扎和改变的原因。他忍住心中的不快,尽量平静地解释道:“妈,我不是不愿意帮人,但有些人,他们已经把我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再这样下去,我的生活就完全被他们占据了,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啊。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你这就是自私了,做人不能这么想。你爸以前在单位里,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邻里之间有事,他从来都是第一个上手的。你跟着他这么多年,难道就没学到他的优点?”
徐峰心中的不满渐渐升温,他一向尊敬父母,不愿与他们争吵,但此时,他感到自己内心的某种底线正在被触碰。他知道,如果再继续这段对话,只会让两人陷入更深的矛盾。放下水杯,决定暂时避开这个话题:“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真的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我们过几天再谈这个吧。”
说完,他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门,靠在门上,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复心中的不快。房间外,母亲的叹息声隐约传来,让他心里有些酸涩。他知道,母亲并不是故意要与他作对,而是她无法理解他内心的挣扎和改变。
夜深人静的时候,脑海中反复回想着母亲的话。他知道,母亲一生都在为家庭和邻里付出,助人为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美德。而他现在的改变,在母亲眼中,或许是一种自私,是一种背离了她和父亲教育的行为。
可徐峰心里明白,自己并不是变得冷漠无情,他只是学会了分辨哪些是值得付出的,哪些则是别人在利用他。他不想再回到过去那个毫无底线、任人驱使的自己。这样的转变让母亲感到失望和困惑。
几天后,母亲又提起了这件事。她坐在餐桌旁,低头看着碗里的饭菜,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峰子,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你得明白,咱们住在这四合院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得相互照应。你现在这样,别人会怎么想咱们家?”
徐峰放下筷子,心中满是挣扎。他不想让母亲难过,但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他抬头看着母亲,语气温和却坚定:“妈,也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但我觉得,帮助别人不能一味地牺牲自己。很多事情,别人自己能解决的,为什么要每次都找我?如果我一直这样下去,自己什么时间都没有了,反而会让他们越来越依赖。看着徐峰,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和无奈。她轻轻叹了口气,放下筷子:“峰子,你长大了,妈不拦你。可是,妈就怕你这样,慢慢地会把自己孤立起来。做人不能太计较,有时候帮人也是在帮自己。”
徐峰听了母亲的话,心中一阵酸楚。他知道母亲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继续按母亲的方式生活下去,他只会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