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的手机可能穿越了 > 第九十六章 斯柯达汽车集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六章 斯柯达汽车集团

十二月霜雪初降。

冷空气一举越过了长江,给南方带了第一阵降雪。

这一日,魔都。

作为华夏的经济中心,最知名的东方明珠,这里早年承载着华夏最强的轻工业和重工业,直到后来全国经济一体规划后,这里才渐渐褪去了工业的色彩。

可即使如此,这座城市底蕴依旧!

在改开之初,华夏汽车国产化之始,就是以魔都投产大众汽车为标志的,从最容易的毛纺坐垫,再到困难重重的变速箱,汽车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

而这里围绕着魔都国产汽车制造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的汽车配件供应体系。

曾荣清一从沃尔夫斯堡回过,立刻就开始在魔都附近转悠。

生产汽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大小小数百件重要汽车配件,上千件不同需求的汽车装饰配件,只要有一环存在瑕疵就容易前功尽弃。

而且汽车行业早已形成了固定格局,一家新公司想要崛起的难度实在太大!

“所以我们需要发展我们的长处?”

曾荣清曾经如是对语重心长吴奇劝说道。

“长处?”

“没错!读史使人明智,看一看全球汽车公司,现存的几家是怎么崛起的,总能给我们不小的启发不是吗?”

吴奇点头神色若有所思。

“现存于世界的几大主流汽车公司,主要可以概括为日渐倾颓的美系,如日中天的日系,老树开花的德系,以及异军突起的韩系,其它的一些汽车公司,大多已经没什么影响,就连法意两国的汽车,也只能局限于欧洲市场内!”

“我们对于美系的学习意义不大,主要关注的是韩国汽车集团……”

“他们的技术特点大概传承于日本,而本土以财阀整合整个供应体系,上下游的技术开发,压缩成本能力极强,就像是汽车版的三星电子集团一样,这也对他们对外开拓极有好处!”

“而我们的最大优势则是拥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根据我拿到的的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国内的购车高峰还未到达,在未来五年时间里,华夏的汽车消费依旧会暴涨,即使在五年之后,消费也会以平缓的下划线回落,而这些增长乘以国内庞大消费市场,足以支撑三四个中型汽车集团的存在,这还没算上庞大的其他种类用车市场……”

“曾总,曾总?”

曾荣清一怔,从回忆中醒来,看向面前的男人,习惯性露出了笑容。

“曹董事长啊!”

来人是国内汽车玻璃生产的最大最强的企业主。

年龄与他差不了多少,两人也算是同辈中人。

而且曾荣清常年在国内汽车行业混,对于这些供应商也都是“老朋友”了。

“真羡慕你们啊,前段时间,我还纳闷呢!原先的曾总去哪儿?后来听到你进了一家新公司,我还以你是准备退休来着,没想到这么短时间里……”曹董事长脸色复杂的啧嘴:“啧啧,从大众手下抢下了斯柯达啊!虽然原身是个捷克企业,但是吸纳了捷克工业技术,再加上大众的一些技术经验,想起来还真是令人羡慕啊?”

“呵呵,过誉了,我们那算什么?现在真的小焦头烂额,勉强维持着欧洲厂子的生产,国内的生产布局还是千头万绪,以后有不少事要麻烦曹董事长,你可千万不要推辞啊?”

“没问题!”

他拍着胸脯说道。

对于供应商而言,多一个供货渠道,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们还怕产品卖不出去呢!

而老曾手下的公司,别看是刚刚起步,可是人家先天就有优势,在欧洲有两座成熟的组装厂,在捷克境内甚至有一套完整的供应体系,从汽车发动机到变速箱和轴承,全都是做到了百分之百的自产。

虽然技术水平比起大众的相差一些。

但是另一个组装厂,则是大众为它定制的,原先的大众总裁皮耶尔,计划用斯柯达汽车,充实大众中低端市场,与廉价的韩日汽车竞争。

所以早早就有了让斯柯达融入大众体系的想法,而大众的原有的供应体系和技术资料更是全部开放,并且为斯柯达量身打造了一套融合的“计划表”。

而这也让吴奇“捡漏”了。

因为大众几乎完全了全部的准备工作,只要大众集团的财政条件稍稍好转,可能会立刻推动斯柯达“低端汽车”计划。

而曾荣庆得到公司的时候,甚至拿到不少原始资料,其中就有三款大众专门设计的汽车,所有的零件参数都是经过验证的,甚至厂家和产地都经过了调查!

得到了这些详细数据,甚至只要有资金注入,再加上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可以推出一款新车,因为前期准备都已经有人“代劳”了。

而更令曾荣清惊喜的是,大众眼中的“低端车”,其实生产标准和技术要求一点不低端。

甚至曾荣清有一种感觉,如果按照大众的计划表,推入市场中的斯柯达汽车,甚至与大众低端汽车拉不开差距,在某些市场中甚至会形成“内战”。

其实,后来也确实如此,斯柯达推出的新款,在国内售价也在12万-20万左右,仅仅比国产的桑塔纳低一点。

曹董事长自然是不明白曾荣清心中所想,他只是用乙方惯性思维交好甲方罢了……

而曾荣清也确实如他所说焦头烂额!

方方面面的都要忙活,联系国内零配件厂家,然后提出自己的标准,收购或组建一个组装厂,招聘熟练的技术工人,联系国内汽车经销商,持续推动品牌知名度。

还好有吴奇的支持,再加上人事部给力,手下人才飞速膨胀,所有都在屏息等待着,属于集团的汽车下线的那一刻!

而曾荣清也鸭梨山大!

海量的钱疯狂的烧了出去,即使他也很注重节俭了,可是“第一辆车”依旧价值数亿。

所以玩重工业真是考验神经,如果这款汽车没推广开来,那么低产量就会拉高生产成本,而高成本又会降低销量,最后变成一个反面教材。

fp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