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学生见过各位老师!”张超主动对面前的五个博士进行行礼,以学生的身份进行谦虚尊敬。

而这五个博士,也就是四门学里面的五个博士,是四门学的高级教师。按照古代的说法,博士并非是后世那个代表学位的博士,而这个时代的博士是指某一个学院里面最高级的教师的成为。博士是高级教师的称呼,地位比起后世的大学教授还要高很多。而按照古代国子监、太学、四门学的规定,博士的名额也都是有限制的,不是想要当也就当的。国子监的博士地位最高,等同于五品官,四门学的博士地位最低,只是等同于七品官。并且博士下面还有助教,这个比起后世的那些大学教师职称来说实际权力高很多,是一种职务,并不是教师的职称等级。

张超在几年之前曾经在四门学读书,所以他必须要尊重这些当时的“校领导”。就好比后世,从这个学校里面出来,然后以后回到了这个学校当校长,当年那些学校里面的老领导也都是你的老师。虽然他们未必亲自教导过你,可是只要人家在这个学校里面任职,那你还真的就得爸妈他们当做老师。当然,这个只是表面上的礼仪地位,可是实际上双方心里面到底有多少地位,那也就看他们自己的了。也许这个校领导的“学生”多了去了,根本不知道你是那号人。而这个学生也都没有得到过校领导的授课。心里面并没有当回事,只是保持礼貌上的尊敬,心里面并没有太过当回事

当然。有了这层关系,对于双方拉近关系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了这层关系,那以后对于双方的交流算是有了一个阶梯。

张超对那几个博士进行弟子礼,可是那几个“老师”却不太当回事。虽然张超当年是自己的学生,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还有张超这个人。如果不是这次张超回来担任四门学博士,和自己平起平坐了,那他们也都不会把张超当回事。不过张超搬救兵挽救了大唐。那算是大唐的功臣了,这个他们还是知道的。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当年自己的学生已经能够和自己平起平坐了,让他们心里面也都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张超,既然我身为你的师长,那我也就指点一下你!虽然你目前来了我们四门学担任博士。也都是飞快的升迁。可是我们这些老师都还是你的前辈,你也都是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这些师长前辈的话,我想你还是多听听。以后我们四门学里面的事情,你不妨多听一下,这样对你以后为官有好处。你以后有什么事情,必须要和我们这些师长商量一下,这样才能够确保不出问题。不然,到时候一旦出了问题。那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老博士说道。

张超心里面暗想:“贾万春,你可真的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你三分颜色也就开染坊了?居然在我面前摆弄什么老师的谱子。你也不看看我现在是什么身份。哪怕我当年是你的学生,可是现在我和你的身份地位一样,甚至还有了尚方宝剑来代管四门学,你想要用当年曾经是我的老师的身份,来制约我?真当我是白痴啊!你以为你可以借助当年是我的所谓老师的身份,来让我当这个傀儡?”

张超心里面真的对于这个叫做贾万春的博士非常无语。这个贾万春是四门博士,是四门学里面最老的博士了。之前四门学一直都是由他来主持管理。而他也是当年张超的“老师”之一。可是现在他想要利用当年的“老师”的身份来让张超来当一个傀儡,不能够拥有任何实权的四门博士,这个真的是太过异想天开了。当年张超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学生,可是那也只是“当年”了。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虽然当年张超是他的学生,可是现在张超是他的上司。如果说后世的下属借助当年是上司的老师的身份让上司让出权力当一个傀儡,你说上司会不会答应?一旦到了权力之争,别说师生,就算是父子也都会下杀手。所以这个贾万春希望张超当傀儡,张超绝对不会如此的,哪怕面对对方是自己的老师,该争取权力还是要争取,权力之争不由得师生关系的影响,何况他们也都没有教导过张超,感情简直是淡如水一样。

“贾博士,晚辈还年轻,没有想过怎么样。晚辈没有打算打破原先的管理方法,只是希望能够调整一下分工,各位博士都重新进行一下分工,你看这样如何?”张超说道。

所谓四门学的分工,其实张超也都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这个四门学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校长”这个职位,四门学都是由六个博士来进行自我管理,而六个博士自己也就是这个四门学的实际管理者。而平日里面六个博士都是各管一摊,然后一旦有了什么事情也就聚集起来开会,大家商议投票解决。这个方法让张超想到了后世的常委会,古代人也都是有这种思维的,不能够不说古代人也就是愚笨的。

按照之前的权力划分,这六个博士分别分工,一个负责四门学里面教师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科举名额推荐,这个是权力最大的一个,被称之为首席博士。而另外分别有负责教学工作的,负责管理学风纪律的,负责后勤管理的,负责学生招录评审的,负责学术研究的。这六个人构成了日常四门学的管理,然后他们其实也就是一个后世常委会。

可是张超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局面,张超是获得了皇帝诏书,然后获得了授权代管这个四门学。所以四门学的人都要听他的。从原来的集体领导,变成了张超的独自裁决,这样可以说是让那些人都非常不满。不过张超向大家承诺。管理方式不会改变,那这样大家也都感觉一阵轻松。可是张超却突然要调整分工,这样让大家还是有些意外。因为调整分工,那意味着重新划分权力,所以大家也都是感觉要小心了。

“我建议,贾万春博士和宁松博士的分工互相交换一下。贾万春博士以后负责四门学的各种杂务管理,这些杂务非常庞杂。并且要涉及很多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所以必须要由一位老人来管理。所以贾万春博士不妨去负责杂务后勤。而宁松博士年富力强。让他来负责教学,那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张超说道。

贾万春差点大骂出口,自己五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让自己去负责后勤杂务?要知道一所学校里面地位最低的也就是负责后勤的了。别看后勤负责财务等等,可是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重视。如果是政府部门负责财务,那也许很多人都会愿意去。可是在这种学校里面负责后勤,这个简直是把他排名最后啊!学校是教学的地方,只有和教学有关的事情才是权力最重要的地方。可是张超居然让他去负责后勤,却让那个负责后勤的年轻人来负责教学,这样简直是在打脸了。

“怎么能够如此,负责教务的事情,没有一名老师不能够负责。宁松太过年轻。不合适负责教务。”贾万春说道。

可是张超却回答:“负责教务之事,万分重要,并且工作量非常巨大。每一个年轻的身体。那是不能胜任的。而贾万春博士你年龄大了,非常有经验,所以还是请你去负责后勤吧!”

“你——,你安敢如此?”贾万春怒道。

“怎么,我负责为皇上代管四门学,连一个调整分工的权利也都没有吗?”张超反问。

“我是你的老师!”贾万春说道。

张超也都主动温和的说:“老师。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我想老师您还是分得清的。”

“哼!”贾万春拂袖而去。

张超看到了这个贾万春拂袖而去,也都平淡的坐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进入了四门学,那绝对是会和他们发生一定冲突的。如果不发生冲突,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自己当年虽然是他们的学生,可是现在已经不同,争权夺利上面,那绝对没有什么师生了。师生是私人关系,可是一旦到了公共权力,到了官场权力的争夺,那可没有什么师生了。

张超首先调整了分工,算是对他们这些人进行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明白一下自己这个新来的“校长”可不是吃素的,是有尚方宝剑的。

可是没有过多久,外面也就传来了一阵喧闹声,然后很多学生也都过来了。

“让张超滚蛋!”“让张超滚蛋,他那么年轻,凭什么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他三年之前,都是和我一样的学生,凭什么现在来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他年龄还没有我大,凭什么当我的师长呢?”“让皇上另外选派一名四门博士过来,凭什么让一个四门学的学生重新回到四门学当师长?”“当年张超和我们一样都是学生,现在凭什么过来当师长了?”……

张超听了这个喊声,显然是知道有人故意以此为由给自己难堪了。而这个挑动学生的,除了那个贾万春还能有谁?这些学生都是希望自己滚蛋,然后让皇帝再次派出一个新的博士过来,这样可以让他们能够接受的博士。

张超出来了,然后主动问:“各位学子,你们在这里吵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大家读书的清静之地,你们如此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张超,你当年不过是我们的同学,现在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你不过二十岁,凭什么来四门徐担任博士?”“你自认为学问能够超过各位博士,能有很深的学问了吗?”“当年你还是我的同窗,在经学还不如我,凭什么来当我们当博士?”……

这些学生非常不给张超面子,显然是抨击张超了。这个时代的学生还是非常的傲气的。他们出身家庭都是中等以上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而他们能有机会读书识字,那自然也就是非常的聪明。甚至唐朝政府对于百姓的思想控制还不是非常严格。所以很多人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对于四门学博士的不满。四门学这里是学校,哪怕是官府到学校也都摆脱不了学校的本质。所以这些年轻的学生都是充满了热血,他们对于张超这个年轻的“校长”非常看不惯。

“各位学子,我算是听出来了,你们反对我当这个博士,无外乎有几种原因。第一种,也就是我的年龄。我今年不过二十岁。你们认为我不配当你们的师长吗?”张超问道。

马上有人回答:“是的,你比我们不少学生都年幼。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

“第二个,也就是对我的学问不相信。说我年轻,没有学问。甚至,还有人说我经学不足。不配当一个师长?”张超问道。

“是的,你才二十岁,能够有多少学问?当年你的经学还不如我呢!凭什么现在能来当我的师长?”有人不屑的说道。

张超反问:“那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师长?”

“至少要学问精深,年长。”

在一般人的眼里面,只有学问精深和年龄足够大的人,才能够当自己的老师。这个也许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如果向一个年龄不如自己,学术成就没有自己高的人请教,那肯定是非常丢人的。别说古代。在后世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向一个比自己年轻不少,并且学术成就还没有自己高的人问问题。大人不好向小孩子问问题,高年级的学生拉不下脸来问低年级。而官职高的人不好向官职低的人请教。官职低的人不想去当官职高的人的学生,害怕别人说他谄媚。

其实这种思想,早在古代也都有了。古代人选择老师,可不是后世那种一旦进入学校也就自然而然的当了老师。古代人选择老师,他们都是非常“挑肥拣瘦”的。不但要年龄比自己大,并且还是一副老教授的模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心服口服的认可他是老师。而自己平辈,或者是比自己年幼的人。他们都不可能去向他们学习。当年孔子讲究的不耻下问,到了魏晋以后早就被大家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既然各位也都认为我不能当大家的师长,那我也就说一下我对‘师’的看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张超把后世唐宋八大家里面的韩愈的著名议论文《师说》给大家念了出来,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个《师说》是后来韩愈为了纠正那种“耻学于师”的思维进行的纠正。在魏晋南北朝以来,无数学生都吃“耻学于师”,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虽然对于问题不理解,可是他们却以向人请教为耻。他们认为向别人问问题是丢脸的,尤其是向那些学术成就不如自己,年龄不如自己的人进行询问,那更是丢人中的丢人。他们早就把孔子的不耻下问都给忘了,都认为跟别人询问学术问题是丢人的事情。哪怕不懂,也要装懂,然后把问题埋在心里面,不去问别人。

而想要他们开口询问请教,那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那些名家才能够让他们开口请教。他们不懂的问题也都不愿意去向那些懂得,可是却年龄身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这样的学习态度,那简直是一个坑,甚至流传到了后世啊!韩愈写了这篇《师说》,也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思想的。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张超念完了最后一句话。

“此篇《师说》,是我和大家师生一起共勉,希望我们以后能够一起学习,而不要‘耻学于师’,并且也都是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师’。所谓‘师’,不过是先于别人闻道,并非是年龄较大。我们所谓师,应该是闻道于自己之前,而不是用年齿来作为划分。而术业有专攻,那不过是大家所学不同。有人专攻论语,有人通读五经,有人学习各种才能,可是这些都是各自术业的不同。术业不同,你们却以为一法通万法通,这个实乃大错特错了。上古圣人学问广大磅礴无比,可曾有人听闻能够精通所有诸子百家的学问的?所以天下的书是学不完的,大家各自所学无外乎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不可能把所有专业也都学完。遇到了自己不懂的,不是自己的专业的,你们去请教专业的人有何不可?这也就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谁也都不可能学完所有学问,所以向不同专业的人请教,有何丢人的?师傅不必不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傅,难道圣人的不耻下问你们都忘记了吗?”

“各位学子认为我年龄不大,学问不深,不能够来四门学担任博士。可是我还是那句话,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我当年在四门学学习,我现在已经考上了科举,然后为官数年,算是先闻道之人。而大家说我经学不如大家,可是我却认为我为官数年,积累的经验却非常丰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在为官数年当中也是深有体会。我也坦诚承认,我经学不如大家。可是无外乎术业有专攻罢了,我不专门学习经学,所以我经学不如大家也都没有什么丢人的。所谓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你们用我不学习经学为由认为我不能够担任博士,可是却忽略了我见闻却比你们广大。所以你们以自己之长处来攻击我的短处,这个岂不是有违圣人教诲?如果你们是在战场,当我这句话没有说过。可是你们在读书就学,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

“今天,耍我给你们的第一课,让你们明白何为‘师’,应该怎么样跟师长学问。”

张超说完,马上也都离开了,现场只留下了一些学子。不少学生也都一阵羞愧,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耻学于师”,不愿意去跟别人请教。而张超的那篇师说里面,也都有了一个圣人越来越圣明,而愚者越来越愚笨,这样也就是在说他们呢!韩愈写的这篇师说,归根究底也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不耻下问,不要介意对方的身份年龄,应该按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来进行请教。而不是以年龄和所学专业不同,学术成就不同也就因此对别人排斥。

而韩愈这篇师说,代表影响了中国上千多年,足以说明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议论文。所以很快这些四门学里面的学生也都议论纷纷,对于张超这篇《师说》也都开始不断的评议。

而那个贾万春,看到了这一幕,鼻子都差点气歪了。他好不容易挑动了学生们来闹事,可是却被张超这一篇《师说》给赶了回去。当时贾万春提出张超不能够档博士,也就是张超年轻,学问不够精深,并且是学生的平辈,不能够当老师。可是居然被一片师说都给彻底反驳掉了,这个让贾万春感觉非常郁闷。而他现在反而像是一个小丑,在张超这个《师说》面前,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而从此之后,四门学里面评价老师的标准不再是一个以年龄,以学术成就作为基础了。大家应该互相询问,互相学习,而不是“耻学于师”。有问题应该向专业的人询问,不能够因为对方学术成就不如自己,也就不去问了。所谓老师,并不是以年龄作为标准,而是疑闻道先后作为标准,而大家所学都不同,术业有专攻,向不同专业的人请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从此,张超在四门学的地位稳固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