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只闻将令不知有汉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只闻将令不知有汉王?

小标题:后到未必输先来,人心不平看君王

枞公之言,乃刘邦之意,诸将听完心中惊讶,这汉王对韩信真客气。

如果汉王亦是此言,那么这军法铁定如此,今后恐怕要唯大将军号令行。

或许是有所羁绊,行军速度快很多,又是一天旭日东升时,营寨外马蹄声脆,旌旗梭梭作响。

一支军队悄然至营寨外,人不喊,马不叫,着实令人吃惊,这支军队的统帅自然是加速赶往废丘的刘邦。

不过更刘邦吃惊的是营寨内军纪严明,巡察人员早早发现刘邦的这支军队,立刻将他们挡在寨外。

了望台上的士卒传来一句令人咋舌的话,“来将何人,请速速退离,勿有大将军令不得靠近一箭之地,否则弓箭侍候。”

内史周昌喊道,“汉王驾到,速速打开辕门。”

那了望台上的士卒居然毫不犹豫道,“汉军只闻有将令,不闻有汉王。”

闻言,周昌大怒,“大胆,将令亦是汉王之将令,速速开辕门,否则……”

嗖!

一支箭射在周昌的面前,周昌浑身汗毛倒竖。

没想到,完全没想到,这甲士居然敢以弓箭射他,周昌怒道,“好个韩信,给吾等着。”

周昌大怒,拍马回报前军,张耳和周苛闻言震惊,不知何时这汉军居然连汉王之令皆不听,周苛骇然道,“岂不叛乱也?”

张耳摇头,“军中只闻将令倒非特有,昔日陈馀曾训练过一支奇兵,只闻将令,不闻君命,不如先禀告汉王。”

周昌笑道,“不必……好个不闻君命,吾倒要看看。”

周昌率数奇纵马至辕门前,“吾乃御史大夫周苛,大王就在不远处,速速打开辕门。”

士卒依旧还是那句话,“军中只有将令,无有御史大夫,恕末将恕难从命。”

周苛没曾想他这个三公之一居然被一兵卒阻挡,这韩信还真的敢如此治军。

周苛回去立刻与张耳商量,一致认为当立即报于汉王来处理。

张耳道,“不曾想,韩信治军如此严厉,张耳愿亲往一次。”

周苛劝道,“没用,还是待汉王来。”

张耳道,“不必汉王亲往,枞公能进,吾张耳亦能进,定请韩信辕门外迎接汉王。”

张耳再去营地,周苛立刻回报汉王。

群臣诸将闻言,震惊,一下人声鼎沸,最气愤的莫过于太尉卢绾。

卢绾是和汉王关系最特别的一个,他总是能有意无意的揣测到刘邦的心思,或许是太能了解刘邦。

卢绾是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胯下小儿,真可恶,大王,吾卢绾亲自去,吾为太尉,汉军不敢阻拦。

待吾将韩信抓到大王面前,听候发落。”

靳强补充道,“太尉所言极是,实在太猖狂。”

沛嘉亦道,“韩信昔日卑贱,今大王尊其为大将军,才打一场胜仗,废丘尚未攻克,竟然摆起大将军之威,有负大王之恩。”

汉将尹恢请命道,“然也,吾愿请兵捉拿韩信,听候大王发落。”

刘邦听闻韩信治军如此之言,眉头微微一皱,心神有些飘然,待回过神却听诸将在不断攻击韩信。

汉将军尹恢更是请命要捉拿韩信,刘邦嘿嘿一笑,“胡闹,寡人既已授权韩信重申军法,授大将印,岂是儿媳,即是如此,就依照军制行事,先行通报。”

卢绾依旧愤愤不平,“大王太宠溺韩信,当重重责罚,以示大王威严不可犯。”

刘邦脸色一沉,眸光一寒,卢绾立刻闭嘴不言。

军法不言难以如臂驱使打胜仗,兵法有云,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君不知兵事,横加干涉,那是灾难。

可军法太严,又是君王所不容,谁喜欢一个不听己言的部下,恐怕无人。

营寨外一人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数命骑士,为首的这人自然是张耳,他含笑道,“吾乃汉王使者,汉王就在壁垒之外,速报韩将军。”

有的时候一句话可坏事,一句话可成事,张耳不再报自己乃恒山王,而是汉使,作为汉使,其兵卒不敢阻拦。

无论在何军中似乎皆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使者,无论是传令使者,还是两国之间的往来使者,皆有先禀报后通行的道理。

如果拿朝中的官职来压士卒,那是愚蠢的行为,在军纪严明,军令如山的军中士卒只知有将令,岂知有百官。

张耳入营寨,韩信得知后立刻出营,以迎王的礼节拜见张耳。

张耳道,“大将军,汉王将到。”

韩信虽是大将,但对汉王还是非常敬重,立刻道,“不知汉王已到,罪过,信立刻去辕门迎侯。”

待刘邦率文武群臣入营寨,诸将看韩信的眸光极为不善,那眼神中有着一丝恼羞,恼这个胯下之子何德何能竟能获得汉王如此厚待。

成为汉将理应感恩戴德,如今却耍其大将军之威,连汉王之军亦敢拒之辕门外。

卢绾斜眼看韩信,周苛眉宇之间有怒气,周苛是御史大夫,他最看不得有人对汉王不敬。

夏侯婴面无表情,看不出喜与怒,但他心里最是复杂,昔日他可是韩信的恩人,在韩信要斩首时被夏侯婴救下,随后推荐给汉王。

虽然首次只是拜为治粟都尉,但那终究是捡一条命,还有一个官职做,大小也是个都尉,比之前的连敖要好很多。

活着才有继续向前走的机会,夏侯婴将其推荐给丞相萧何,萧何三番五次举荐,甚至月下追韩信,这才有韩信拜将之日。

故而在汉,韩信对两个人那是不忘旧恩,先是夏侯婴,后是萧何,尤其是萧何。

现在诸将对韩信颇有微词,他这个初荐之人自然也心中微动,并非怕累及自己,而是心中有难言。

枞公和张耳站在一起,此二人先入营,早已知道韩信军中的严明,此刻是一言不发的守护在刘邦身侧。

在群臣诸将中只要一人一直云淡风轻,那就是张良,张良随从汉王一直是个若有若无的存在。

群臣诸将常不见张良,偶尔出现在刘邦身边就会有妙计献出,即便是唠家常,那言辞总也透着妙用无穷的哲理。

最令文臣欣喜的是听张良之言,慢慢从中悟出很多为臣之道,诸如举荐之道,对于有才能而又知恩之人,给予大力举荐,对于有才能不知恩者,仅仅给予引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