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严肃道:“你也该为公主多想一想。”
“我知道你行走江湖,有谋生的本事,可公主是金枝玉叶,不能天天粗茶淡饭,这些钱足够你们找个安定的地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万大侠,公主为了你,放弃了荣华富贵,你可不能负她。”
万玄眼睛一红,沉声说道:“万玄今日立誓,此生绝不负彩华,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皇后娘娘笑着点头,“好!好!”
她把银票塞给华彩公主,说道:“事不宜迟,你们去后面换衣服,扮成太监,和郑统领一道出宫去吧,出宫之后,就要多加保重了。”
华彩公主哽咽道:“多谢娘娘!”
纵有千万想要感谢的话,此刻也因感动而说不出口了,华彩公主擦了擦眼泪,去到佛像后面换衣服。
嬷嬷帮她拆了发髻,洗去脸上红妆,穿上太监服,戴上帽子。
然后万玄也很快换了衣服。
郑统领对皇后娘娘一抱拳,说道说道:“微臣告退。”
皇后娘娘点头,红翡也说道:“你们保重。”
华彩公主和万玄深情地点头,然后决然转身离开。
郑统领便带着他们二人从正殿门口,大摇大摆地出去了。
他们走后,皇后娘娘对红翡笑着说道:“丹嘉,委屈你了,快来拜喜神吧。”
红翡摇头道:“我不委屈,有娘娘和皇上为我和清澜筹谋,我们很幸福。”
她依照风俗规矩,给喜神磕了三个头,上三炷香。
皇后娘娘亲手为她把盖头搭上,然后对外面说道:“进来吧。”
喜娘子和全福娘子走进来,皇后娘娘微笑道:“公主已经拜完喜神,扶她回茵英宫吧。”
喜娘子和全福娘子恭敬道:“是。”
送走红翡之后,皇后娘娘才轻轻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其实喜娘子和全福娘子都是忠实可靠的人,她们是知道调包计的,不知道的是华彩公主会被万玄带走而已。
或许她们会疑惑,被调包的真公主去哪了,但她们也只能猜测,而没有确切的答案。
皇后娘娘没有急着离开宝华殿,而是望向了正中的佛祖像。
高大的佛祖坐像静谧无声,神情悲悯地俯视着众生,把一切都尽收眼底。
皇后娘娘再次叹气,今日可谓是在神佛眼皮子底下耍花招,但皆是为了成全有情人,想必佛祖能够谅解……
她亲自给佛祖和菩萨们上了香,这才离开。
红翡下了轿辇,被喜娘子和全福娘子扶进了茵英宫,坐等吉时。
半个时辰后,宫外传来一阵阵声势浩大的喧闹声,有人喊着“新郎官来了”。
然后,礼部的官员便走了进来,送亲的,迎亲的,齐聚一堂,茵英宫顿时沸腾起来。
北齐使臣们也再次出现在了茵英宫,向华彩公主磕头,送她上轿。
代青山直起身子后,看了眼拿红彩带的墨清澜,看到他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丝毫不在意,大声喊道:“臣代青山恭送公主上轿!”
女子出嫁,从闺房到花轿这段距离,脚不能着地,所以往往是由兄弟背起送到花轿上。若是没有兄弟,或者弟弟年幼,那便请堂兄弟。如果堂兄弟也没有,那就请个身强力壮的全福妇人。
丹嘉公主没有兄弟,所以便由全福娘子背着上轿。
一切都非常顺利,红翡安安稳稳地坐到了轿中,帘子落下,轿子起动。
唢呐锣钹吹闹敲打,鞭炮齐鸣,在一派热闹景象中,迎亲的队伍开拔了。
礼部官员高喊:“恭送丹嘉公主!”
墨清澜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面,极力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激动,努力表现得冷漠一些,以免被北齐使臣发现端倪。
迎亲队伍后面,是长长的嫁妆队伍,有北齐给华彩公主准备的,也有皇上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各宫妃嫔给新人的添妆。
直到这时,那些原本在华彩公主身边伺候、因为八字冲撞而被赶出去的宫女们,才被从巧戏阁放了出来。
华彩公主身边的两个眼线,因为是从北齐跟来伺候的,算是陪嫁丫鬟,自然也是要跟着出宫,去睿王府的。
她们跟在队伍后面,随迎亲队伍一道出宫。
因为是两国联姻,意义非凡,所以成亲这一日,路边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听说丹嘉公主长得国色天香,堪比牡丹,睿王二公子有福了!”
“长得再漂亮有什么用,你没听人说吗,二公子喜欢的另有他人,我看这丹嘉公主以后的日子未必好过哟……”
“男人嘛,都是见色眼开,谁能拒绝温柔如水的美人儿呢?我觉得二公子很快就会拜倒在石榴裙下。”
“就是就是,前几天就有传言,说二公子此生只娶丹嘉公主一人,可见丹嘉公主确实厉害,这么快就把人拿下了!”
路边的人们议论纷纷,有的羡慕人家有荣华富贵,有的感慨俊男美女最相配,也有的在打赌墨清澜自己说的话能不能做到……
一路吹吹打打,迎亲队伍风光无限地回到了睿王府。
踢轿门,跨火盆,拜堂成亲……一直到送入洞房,墨清澜的心才算真正放下。
他情不自禁地咧着嘴笑,有礼貌地招呼着前来喝喜酒的宾客们。
那两个眼线侍女到了睿王府,就主动跟到幽篁居,想往新房里面闯。
不过她们并没能闯进去。
“两位姑娘请留步。”幽篁居的管事妈妈韩妈妈笑眯眯地拦住了她们。
在韩妈妈身边,是莲角和红菱,也都摆出一副护主的架势。
眼线侍女忙说道:“我们是公主身边伺候的人,我叫红樱,她叫绿果。公主一人在新房里肯定寂寞,我们进去陪公主说说话。”
韩妈妈笑道:“原来是红樱姑娘和绿果姑娘,公主倒是提起过你们。不过你们暂且还不能进新房,甚至不能跟公主见面。”
红樱一愣,问道:“这是为什么?公主不想让我们伺候了?”
莲角笑道:“两位姐姐以前住在北齐,不了解我们东澜的规矩。在我们这儿,新嫁娘的丫鬟要先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