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青山欲哭无泪,恨得牙根痒痒。
天正帝看似给了北齐两条路选择,可这两条路哪一条是好走的?
选择联姻,他们白白折了一位公主,东澜却毫无损失,北齐的脸都被丢光了。
中断联姻,再把华彩公主带回去吗?脸上同样不光彩啊。
当初人是他们主动送来的,东澜先皇都已经赐了婚了,如今再灰溜溜地把人带走,这叫天下人如何看北齐!
如今这个局面,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代青山万万没想到,东澜皇帝,儿子比老子厉害。
他苦笑道:“陛下的意思臣懂了,但要如何定夺,臣还需请示吾皇,今日就先告退了。”
说罢,代青山无力地拱了拱手,转身退出大殿。
所有人都能看出他脸色难看,不免猜到,他心里肯定暗恨不已。
皇上此举,把北齐给得罪的死死的。
一位御史出列禀道:“皇上,臣以为联姻之事还需慎重考虑,此话传回北齐,北齐皇帝定然觉得受到了羞辱,万一一怒之下,陈兵边境,挑起战事,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啊!”
天正帝问道:“卿以为如何处置才妥当呢?”
那位御史答道:“以臣愚见,可以寻来一位色艺双绝的女子,加封爵位,送去北齐和亲,如此便可平息事端。”
天正帝若有所思,点头道:“嗯,卿之意,送去一位女子和亲,便能保两国不起战事?朕隐约记得令嫒上个月刚行过及笄礼,不如……”
那御史大人脸色猛地一变,扑通跪倒在地,惶恐道:“臣知错!请皇上恕罪,小女体弱多病,担不起如此重任啊!”
天正帝微笑道:“别人的女儿去得,你的女儿就去不得!爱卿可知,每个女子都是娘生爹养的?你舍不得你的女儿,被选中的女子的父母,可舍得他们的女儿?”
御史大人连连磕头,“是臣目光短浅,思虑不周,求皇上恕罪!臣犹如醍醐灌顶,深觉联姻不妥!”
天正帝摆了摆手,“爱卿平身吧,朕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想让其他和你一样想法的人明白,如果两国的和平系于一个女子之身,古往今来又怎会有如此多的战事?如果两国注定有一战,我们有威武之师,有热血男儿,从来都不需让一个女子去送死!”
他话音刚落,文武大臣们便一齐伏地跪拜,高呼“皇上圣明”。
季清出列说道:“禀皇上,臣请旨操练天下兵马,全军备战,以待北齐之师!”
虽然现在并不是打仗的好时机,但倘若北齐真的想打,他们也不怕!
天正帝拊掌大笑:“好!保国公壮志凌云,满腔热血,正是我辈男儿的楷模!朕准了,即日起操练兵马,囤积粮草,进入备战状态。”
这就是东澜国的态度!
你若不满,想打仗,我们奉陪!
你若是被震慑住了,不敢轻举妄动,那就正好。
反正做两手准备总是没错的。
下朝之后,季清和季竞雄留了下来,再次谢恩。
睿王也没走,等季清父女俩谢完恩,他也求见天正帝。
“皇叔,朕知道你是为了什么而来。”
天正帝赐了座,笑着对睿王说。
睿王惭愧道:“皇上圣明,臣也是没有办法,不愿意看清澜整日里闷闷不乐。”
他来找天正帝,就是为了墨清澜娶华彩公主之事。
天正帝沉吟道:“此事朕也想过,清澜对那位姑娘一往情深,朕也不忍心破坏有情人。只不过这门亲事是先皇定下的,朕不好直接推翻。不过皇叔也不用担忧,朕猜北齐答应继续联姻的可能性很小,到时候他们把华彩公主接走,亲事自然作罢了。”
睿王苦笑道:“万一北齐皇帝答应了呢……”
听说北齐皇帝手段了得,心思颇深,谁知道他会怎么选。
天正帝说道:“万一他答应,那咱们再想办法。华彩公主就在宫里住着,虽然言行谨慎,但平日里多少会露出一些端倪,根据伺候的人说,她和北齐皇帝的关系,绝对没有代青山说的那么好。兄妹二人,是不一心的。”
根据目前知道的消息,北齐老皇帝死的突然且蹊跷,然后新帝就火速上位,在上位之前,他只是个不受宠的,可有可无般的皇子,他的生母也是早就被老皇帝忘到脑后的人。
而华彩公主却是老皇帝宠妃生的女儿,从小到大都被老皇帝捧在手心里,无忧无虑地长大的。
同一个父亲,待遇却截然不同,北齐皇帝怎会不恨?他若是不恨,就不会把华彩公主送到东澜来和亲了。
“华彩公主自己很清楚,她不过是北齐的弃子,乖乖听命,不过是为了她的母妃等人,而不是真心想要为北齐做什么贡献。如果她被留下来,那么咱们就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睿王眼睛一亮,得了皇上的允诺,他心里立刻便轻松了。
“多谢皇上!臣这就告退了,回去把这件事告诉清澜去!”
天正帝微笑道:“皇叔慢走。”
御书房里除了他,就只剩一个大太监了。
“周友仁,朕今天上朝的所为,你觉得比起先皇如何?”
天正帝看向在一旁伺候茶水的大太监周友仁。
周友仁吓得手一哆嗦,差点打翻了茶碗。
他连忙弯腰陪笑道:“奴婢哪懂这些呀,不过今儿早上上朝时,诸位大人喊‘皇上圣明’差点把奴婢的耳朵给震聋了!而且下了朝,保国公和季将军还来磕头谢恩,刚才睿王爷走的时候,也是满脸带笑……奴婢说句大逆不道的的话,刚才的几位,先前求见先皇时,瞧着可不如今儿欢喜。皇上您呐,不但解决了先皇遗留的问题,还让各位大人心服口服,满怀钦佩呢!”
天正帝笑道:“就你会说好听话!”
周友仁叫屈,“皇上仁爱,给了奴婢开口的机会,奴婢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天正帝没有理他,盯着奏折的目光逐渐失焦,思绪飘远。
父皇,你总说儿臣愚笨不堪教导,儿臣偏要做个圣明的君主给你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