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第1248章 凉事安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锡之议本该是个令人瞩目的话题,可是在沈大将军授意之下戛然而止,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而没有了这一件事情的卡顿,行台呈送江东的功表便也飞快出炉,而后着人快马送往建康。如今的建康台城,早已经是庭门冷落车马稀,不复为时流关注的焦点,这一份功表的送抵,倒是又让冷清日久的台城再次恢复些许活力。

行台典章封授俱都严谨,这一份功表所涉人物虽然多,但基本赏格如何也都有所标定,建康台城也只有批复的份。顶多为了彰显皇恩之浩大,再将赏格稍微拔高一层,反正无论钱粮爵禄俱为行台把持,他们也是慷他人之慨。

但是建康朝廷也有一桩为难处,原因也在于沈大将军封授如何不好安排。如今的沈哲子无论爵位还是官职都已经达到人臣的极点,甚至就连其妻室丹阳长公主都加殊礼“守国”之号。

若是臣子大功无可封授,这也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话题,这意味着国君已经无可封赠,只能任由权臣突破臣格。江东这些台臣们虽然明摆着的冷板凳,但也可以“崇君守国”聊作安慰,若连这点作用都发挥不出,那真是彻底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台城热议良久,最终还是将视线落在沈大将军嫡子沈雒身上。如今的沈阿秀爵为曲阿县公,原本是裂其母邑荫封,如今将其封邑稍作增加。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官职的授予,加散骑常侍衔并授其越骑校尉,仪同三司、配选僚佐。

这样一份封赏发回洛阳行台后,沈哲子又是不禁莞尔,老家伙们终究意难平,还是偶有心念骚动。

他如今膝下二子,蒲生虽是庶出,但至今尚无荫爵,阿秀却频受殊封,兄弟比较起来,难免厚此薄彼。这用心深论下去,倒有几分娘舅为外甥撑腰谋产的意味,言及更深远一点,这是敦促沈哲子嗣位早定。

如今阿秀刚刚启蒙的年纪,若是全盘接受这些封授,规格之高甚至不逊于近支的宗王。此等小儿又需要什么僚佐?无非行台秩序已经完备,以小儿作文章给那些落寞人家争取一个立身所在。

说起来,这也算是一种见微知着的政治远见安排,江东那些旧人也已经认可沈氏势位已经难以逆转,立足于这判断之上谋划一些日后的可能。但在如今行台阔进的大背景下,又显出这些人怯于勇争当下的可怜。

套用一些后世理念,那就是江东这些旧户已经习惯了政治投机、资本运作的生存方式,哪怕是立足实际、奋力争取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他们都懒于或者说怯于去争取。

毕竟相对于行台立业、疆场争功,陪着垂髫小儿玩耍便可在未来某时某刻获得咸鱼翻身的可能,安全性上要大得多。而且这样的政治投机并不会触怒当权的沈大将军,因为这也意味着一种表态,未来或有沈氏代晋,他们的这一份投机才能获得相应回报。

所以说一个家族能够长盛不衰、传承悠久,真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最起码不是一种积极的处世哲学。

如今的沈哲子已经不必再受限于这些陋规旧俗,也没有必要再向这一类的政治智慧妥协。他更不愿让自己的儿子们过早涉入到此一类的世务中,朱笔一勾便回拒了台城这一份示好:小儿冲幼,不堪选用,非礼非俗,不敢逾制。

与台城的往来,只是一桩插曲。新年一通祈告庆贺的典礼之后,新春二月,陇上的军情包括凉州的使者便也抵达了行台。

得知凉州军与奋武军对峙陇上,甚至有暗使义从胡部拦截王师入陇的举动,整个行台一片哗然,叫嚣增兵陇上讨伐张氏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行台小吏直冲凉使入住的官邸,拔剑击其门柱示威。

往年的沈哲子在江东可称激进,起居坐卧都将北伐杀胡挂在嘴边。可是如今的河洛一群尚武鹰派,动辄叫嚣发兵讨伐不臣,比较起来,沈大将军反而略显保守。

行台的即定策略是对张氏在政治上加以羁縻,而非实际用兵凉土。不过张氏驱使屠各义从斗截王师的举动,也的确让沈哲子大为不满,虽然凉使到达行台,并未即刻接见。至于那些直冲凉使官邸示威的小吏们,则以毁坏公府邸舍入罪,罚俸千钱换了门柱。

凉使们在行台受此冷落,居舍外弹铗声不绝于耳,可谓苦不堪言。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大半个月,才终于等到行台官员的接见。

凉州今次遣使前往行台,诚意不可谓不足,州府司事、司直、司马等高级属官俱都到来。在凉州州府构架之下,司事便是主管政务、司马主持征讨、司直监察官吏。换言之若张氏已经称制,这三司属员便是所谓的三公九卿一类的高官。

行台负责接待的却非是谢尚这样的礼官,直接派出了韩晃这样的武将,还未开口,杀伐气便扑面而来。

武将谈判,自然少于虚礼,言辞要直接的多,条件也分外苛刻,开口便是勒令凉州军完全退出陇上,将此前所占领的河南地尽数交由王师接收。

这样的条件,凉使们自然无法接受,且不说陇上河南地是他们真刀实枪从胡虏手中夺来且眼下凉州军在陇上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哪怕王师已经陈重兵于陇上的城下之盟,他们也不敢轻易放弃河南之地。

这一次的会面,注定是不欢而散,而且也直接逾越了凉使们的底线。所以在这一次会面之后,凉使们不待行台再召,大部分便已经上路西行、离开洛阳,一副撕破脸面、准备作战的姿态。

行台对此也并不阻拦,而是加紧向西输送物资、兵员,同样一副大战姿态。而且这姿态也并非作伪,远在关中扶风郡的庾曼之早已经率领原本的王师兵众和数千整编完毕的关中府兵踏上陇道,进入陇西。

局面如是纠结小半个月,凉使去而复返,投书行台直问是否还有相忍余地,并且直接亮出了州主张骏开具的底线,那就是凉州军撤出天水,以陇西狄道为界,与王师共治陇上。

这样一个条件老实说倒也诚意十足,而且就是早前行台所商定的一个界线。目下的王师并没有完全占据陇上的力量,所以出兵陇上还是为了保证关中的稳定。略阳、天水、包括陇西的一部分得以控制住,便已经完成了战略目标。

至于陇上的南安、枹罕等地,有的张氏经营年久,有的则杂胡势力丛生,即便是眼下强求入手,也是得不偿失,还要分散精力镇抚地方,会极大的拖延稍后攻略陇南仇池国和汉中的步伐。

但张氏居然敢将抵触的心理付诸现实,这就让行台不得不对张氏的潜在威胁评估提升,条件自然也就更加苛刻。

所以在原本的基础上,行台也是上调了分治陇上的界线,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陇西狄道必须要掌握在王师手中。狄道又名临洮,乃是洮水流域一个重要的码头,王师掌握此地,一旦凉州稍有异动,便可以最快速度集结兵力,沿洮水西进或直冲河南要塞枹罕,或渡河杀入凉州本土。

所以狄道这个地方,便成了两方争执的焦点,对王师而言,这是掌握在手中的一柄利剑,以震慑凉州不敢妄动。对凉州而言,这是防备王师进攻凉州本土的前沿阵地。

双方尚在行台胶着于此,可是王师增兵陇上的步伐却没有停止,甚至行台已经开始发出天水、略阳等地的郡县官员任命,宣告这些境域的归化。虽然此举主要目的不在于和凉州军作战,而是为稍后的攻灭仇池国做准备,但也令得陇上这种剑拔弩张的局势越来越严峻。

迫于凉州一封封措辞越来越急躁的书信,凉使们也转变了谈判的思路,先不谈狄道归属,而是问起他们凉州的政治待遇问题。

关于这一点,沈哲子倒豪迈得多,他大概能体会到张骏耻居自己之后的那种心情,所以在虚位方面也开出了很高的规格,直接给张骏加太尉衔、并以凉州本土授封凉公,原凉州刺史、护羌校尉等职仍袭。

在此之外,为了交换狄道,在张骏原本官爵之外,另授以安西大督护之职,专治河西之余,西域诸境也都由其征伐羁縻。但在此之外,张氏除了要改行晋祚年号、历法之外,境域之内一应侨置州郡必须悉数废除。

如此名位安排,行台也算是诚意十足,如此一来张骏无论官爵都要居于大将军前,这也算是官方承认了张氏专据河西的事实,不再像张茂临终时所言官非王命、位由私议的局面。当然这跟汉赵、石赵王爵轻授是不可比较,行台也不可能以王爵授之。

对于行台开具出的这些条件,凉使们也不敢专命应允,派人快速报还凉州。于是,此事在纠缠大半年之后,随着张骏派遣嗣子张重华入国进献表章、图籍、珍货、良驹并领受官爵,凉州再归王化而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陇上的凉州军也开始向西方收缩,直至退到河南的枹罕,同时王师继续西进,达于陇西狄道乃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就冰释前嫌,想要让彼此于陇上驻军免于猜忌提防,还有一桩收尾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