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产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产业

帝国的皇家理工学院研发出水泥来也有久了,而且也没有对水泥技术的授权进行太多的限制,基本上只要你出得起专利授权费那么就能够获得授权生产,而且这个价格也不算太贵。

但是早期水泥受限于成本较高的缘故,一开始只是少量用于建筑,而且主要还是军事建筑,只有财大气粗的军方才不会顾忌水泥成本高的缘故而大量采购并使用。

而民间,只有少量建筑使用,但是这些少量使用很难带动水泥行业的发展。

不管什么时候的商人,都是逐利的,而且是短视的,当看不到赚钱的希望后,他们会投身进入其他行业。

当然了,这也和目前大唐帝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开端,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是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随便搞点什么都能够赚钱。

而相对于水泥这样的投资大,回报慢的产业,商人们更加愿意投资投资小,回报快的行业,尤其是有其他人大赚特赚的行业。

跟风,这就是资本的最大特性!

同样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资本非常青睐于纺织行业的缘故。

纺织行业投资小,而且容易操作,基本不用什么技术,只要注册个公司,找个厂房,然后购买纺织设备,然后随便招一批工人就能够进行生产,甚至相关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一抓一大堆。

更加重要的是,现在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对纺织类产品的需求依旧非常旺盛,国内有超过一亿五千万的人口,哪怕其中一大部分依旧还是保持着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不会去直接购买布匹或者衣服,但是城市人口却不是个小数字啊,他们对布匹以及成衣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而且商人们看到在农村卖不出去成衣,甚至连布匹的销量都很小的时候,他们干脆直接卖棉纱。

农村的妇女虽然也会自行纺织,但是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棉花出产的,直接卖给农村的妇女棉纱,然后她们自行织布,再做成衣服。

国内庞大的人口,以及加上帝国发展国内民生十几年,使得国民的口袋也是逐渐丰厚了起来,而国民有钱了也就代表着消费力。

依托国内庞大的人口,纺织行业得到了绝佳的发展机会,而帝国鼓励海贸,逐步开阔的国外市场,也是让大唐帝国的纺织产业找到了销路。

在国外市场,大唐帝国的商人们也不会管那么多,为了抢占市场,他们采用各种乱七八糟的方式,采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来打压当地的相关产业都是最低级的手段了,消灭当地产业后获得垄断后,在大幅度提价也不算什么。

最关键的是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当地的政局,迫使当地放开市场,或者干脆是帮助他们垄断市场。

通过各种手段,大唐帝国的纺织产品和其他的工业产品一起,大量涌入了扶桑、南洋各地、印度、乃至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

至于欧洲,这个市场比较特殊,距离实在太远了,运输成本太高,所以依靠廉价的工业产品很难打开市场,大唐在欧洲市场主要依靠的是丝绸以及瓷器这两大法宝,至于茶叶,欧洲地区还处于茶叶消费习惯培养期,出口量有限的很。

此外,欧洲市场基本被葡萄牙人以及奥斯曼帝国所掌控,虽然最近这几年有西班牙人加入,但是西班牙人的船队来的次数太少,难以运输大量的商品。

至于大唐自身的船队,虽然也去了几次,但是每次都是属于小规模的试探性贸易,并不成气候。

因此如今大唐帝国针对欧洲的贸易,大体上是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把货物卖给葡萄牙人,然后葡萄牙人绕道非洲南部,一路直接运回欧洲。

而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经过大唐西洋贸易公司,把大唐特产货物先运输到印度,西亚等地,然后卖给奥斯曼人,再由奥斯曼人通过陆路运输到地中海,通过地中海销往欧洲。

这两条路子,大唐帝国都是只能充当生产者的角色,很难直接参与到渠道,更别说是终端销售了。

乃至现在和西班牙人的合作,也是这种模式。

在印度西部海岸、西亚以及非洲等地区缺乏殖民地,从而没有足够的补给港口,这是阻碍大唐帝国直接参与欧洲贸易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即便如此,大唐帝国的海外贸易也是红红火火的,纺织产业更是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增长速度,不少人都是判断,纺织产业至少会连续保持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期,甚至二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大背`景下,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国内的资本这么热衷于纺织产业啊,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纺织企业都是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有从事纺纱的,有从事织布的,有从事印染的,有从事成衣服饰的,有从事被服等,还有从事毛呢的,从事生丝,从事丝绸的。

而上述的纺织产业,又是直接带动了机械、化工、钢铁、造船、交通、能源等众多产业的发展!

因为纺织产业需要机械设备进行生产,需要马车和船只进行运输,然后进一步延伸到需要化工原料、钢铁材料、木材、煤炭等等。

要不然,纺织产业怎么会被帝国的商部列入战略发展产业,称之为帝国工商业的龙头产业,这就是因为纺织产业能够带动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样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原时空里,世界上各个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很多国家都是从纺织产业开始掀起工业革命的。

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大多都离不开纺织产业,看看英国人的崛起过程就知道他们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产业是有多么的强势。

哪怕是作为东亚后进国家的扶桑和华夏,他们进行工业发展的时候都已经是十九世纪中期了,距离工业革命开始都上百年了,但他们依旧选择了纺织业为支撑产业。

华夏人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初步发展工业的时候,也是以纺织业为绝对支柱产业。

扶桑人用生丝换战舰,华夏人其实也是用生丝换战舰,只是我们的早期发展道路因为内乱以及外患不顺利,整个过程被中止了。

从工业革命之后的数百年近代工业时期,纺织产业都是拥有着不可而动摇的核心地位,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纺织业有着极大的前途,这是很多人都知道,因此大量资本都涌入进去。

当然了,聪明是商人也会有,他们会去选择其他相关联的产业,甚至也有人大胆进入造船、航运、机械、钢铁、能源等重工业。

不过,水泥,依旧不是众多商人们的首选!

水泥虽然也是个新兴产业,不少人都看好,但是早些年水泥因为价格昂贵,加上人们不熟悉这种产品,因此实际应用规模都是比较小的,仅有的大客户就只有军方了。

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几个主要城市,开始使用水泥铺路才是有所改变,直接用水泥铺路,这不给水泥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进而刺激水泥开始高速发展。

等到了现在,帝国进行大规模基建,尤其是水利设施的基建工程,那就是彻底引爆了水泥产业。

大家都不傻,很多商人看到水泥产业有广阔的前景后,直接就是挥舞着支票杀入水泥产业了。

没技术?不要紧,直接去皇家理工学院买,先买过去生产着先,然后自行研发其他水泥产品。

没设备?不用说的,还是买!只要有钱,你可以从国内的几大机械设备生产商里订购你任何想要的机械。

没技术人员?挖!开高工资,直接从现有的水泥厂家里挖人。

至于普通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人,这都不是个事,只要有钱一抓一大把!

你说水泥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开什么国际玩笑,没看到帝国上下都是在搞基建吗,其他的不说,光光是帝国宣布出来的各大水利设施工程,都足以喂饱整个水泥行业,更加不要说如今国内的数大城市都是在陆续修建水泥路,此外普通建筑行业也是开始大规模普及水泥。

只要把水泥生产出来,保证质量的话,绝对不愁销路。

在这种的浪潮下,宣平十五年下半年,全国各地陆续有二十六家水泥厂破土动工,并陆续投产。

仅仅是这二十六家水泥厂的年产量,就是以往全国水泥年产量的四倍之多!

换句话说,水泥产业受到帝国大力兴建水利设施的影响,在半年里出现了百分之四百的增长率!

然而就这,其产量却是依旧无法填满帝国对水泥的庞大需求!

进入宣平十六年后,各地依旧不断传来水泥厂立项、然后开始建设。

皇家理工学院方面提交的报告指出,到宣平十六年为止,一共对三十八家企业进行了水泥专利授权,这可是三十八家企业,而不是说三十八家工厂。

这里头的很多企业,都是可以同时开设多家水泥工厂的。

只要交得起专利授权费,皇家理工学院才不管你呢,反正他们是按照产量收取专利费的,你开十个八个工厂的,他们能够收取更多的专利费,他们还更高兴呢。

水泥产业的爆发,这只是帝国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的一个影响而已,不仅仅是水泥产业,钢铁行业、煤炭、运输等诸多产业都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不过,受到的影响没有水泥产业那么大而已。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钢铁等产业没有发展了,实际上钢铁等产业发展依旧非常迅速,其体量也要比区区一个水泥产业庞大的多,也更受李轩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