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带着军需来大明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杨家书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位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一位锦衣卫指挥佥事,平时是何等的高高在上,此刻却有如犯了错的孩子一般,等待着大人们的原谅。

另一边,酒足饭饱的杨晨东一边漱着口,一边听着虎芒汇报白天情报处传来的消息。“哦,这么说,狼牙他们表现的很不错?”

“是的,表现的很好,过程干净利落,按着杨三的话说,是出乎他的意外。”虎芒沉声答应着。

“很好,给他们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杨晨东呵呵笑笑,将嘴里最后一口水吐了出去。“他们还在等着吗?”

“等着呢,没有少爷的允许,他们怎么敢离开。”虎芒的脸色上多了几分的喜意,虽然不是自己动的手,但能看到陈官他们低头,他还是很高兴的。

杨晨东脸上闪过了一丝的笑意。有些人就是如此,好脸相迎不要,偏要打了一顿才知道什么叫痛。“罢了,也有一个时辰了吧,这天都要黑了,想必他们并没有带被子,我们总不能把他们留在这里过夜,在分给他们东西吧。”

虎芒听后也同意般的点着头,“不错,晾他们一晾也就是了,至于被褥什么的,我们可没有多余的。”

“哈哈。”杨晨东闻言是哈哈大笑着。随后在虎芒和杨二的引领下向着陈官和纪广所在之地走了过去。

他们之间见面谈了什么,别人无从所知。但细心之人还是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原本守在神仙居那一条街外的锦衣卫们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们。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大家真正做到了表面上的井水不犯河水。

神仙居依然是座无虚席;天外天门口也是车水马龙,一批批稀奇的货物由这里被运送出去,发往不同的地点;杨氏银行内外不时有人走动着,或是存银子,或是取钱,皆是井然有序。

时间就在发展之中走过了一四四九年,来到了一四五零年的春节。

大明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一家团圆的时节,整个京师也变得热闹非凡。

普通百姓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是皇宫之中了。做为皇上不旦要封赏一年来臣子们的辛苦功劳,同时还要接见许多外来的使团。尤其是大明做为泱泱大国,仅是属国和不征之国就有很多。而每一年到了过年时节,他们都会派使臣前进贡,以表示臣服或是尊重之心。

这一年也是朱祁钰第一次当皇帝,为了以示尊重,许多国家的使团队伍较往年都大了不少,使得在一时间内,京师中常可以见到奇装异服之人。

京师中人口骤增,消费人群日益增加,来往的商人生意越发的好做,新增的商铺是越来越多。

之前杨晨东低价购买到的商铺租了出去,价格尽管高昂一些,但依然还是供不应求,又让他小赚了一笔。

京师变得重新繁荣了起来,这便是大治和平之世的景像,而像是神仙居这样平时都极为热闹的场地,现在更是一座难求,尤其是随着军神大战瓦剌剧的上幕,更是引来不知道多少人们的吹捧。但凡是看过此剧的无一不是热血澎湃,便是出了神仙居还在议论纷纷。此时正值代宗下召征兵的时候,受其影响,投奔者变的多了起来。

大明的军人主要靠军户来维持。所谓的军户,即是天生的军人,你父亲是军人,成了军户之后,但凡是生下了儿子,他长大之后是必须要当兵的,这也保证了军队人数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只因土木堡之战和石亨的大败,军队受到了重创,人数严重的不足。此情况之下,代宗朱祁钰便下了命令,发出了上位之后的第一道征兵令。

原本以为,军人的待遇差,投军者不会太多,甚至是寥寥无几也是有可能的。万没有想到,因为神仙居中剧幕,竟然使得不少的年轻人,甚至是一些书生们都从了军。当消息流传出去的时候,引来了权贵们的一片哗然。

大明轻武重文,甚至有抑武扬文之意。士兵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一向都是极低的。可现在竟然还有书生参军,虽然说这些书生多是没有了什么前途的,可是做为读书人这样做了,还是丢了文人的颜面。

为了这件事情,有些骄傲的文人们恨乌及屋的恨上了杨晨东。认为正是他所辖下的神仙居中的剧目鼓动,这才出了这样的结果,他才是罪魁祸首,让天下的文人因此而蒙羞了。

但正是有些争议的时候,杨家庄突然开了一个杨家书院。对外说是忠胆公闲来无事,想要感受一下教书育人的感觉。可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为了以后的杨系发展在储备人才。

尽管赤嵌城中留下了不少的先进书籍,但那都是杨晨东强行灌输给大家的,在并没有接触,没有看到,甚至是不懂其中原理的情况下,想要有所建树实在是有些困难。杨这就让杨大少生出了一种培养人才,然后输送到赤嵌城的想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以杨晨东现在的地位,还有他所布下的局。如今并非是他远离大明京师和权力中心的时候,即然他回不到赤嵌城,自然就无法回去教授什么知识,能选择的只有在京师找寻人才,然后授之以道,最后为其所用了。

先有文人从军,再有杨家书院的突然开启,顿时让杨家庄成为了众文人口诛笔伐的焦点所在,使得有些人直接翻出了杨晨东的历史,说此人不过是秀才出身,便是举人的身份都是当初英宗赐予的。他或许有些文才,会经商,懂得经营之道,甚至也会一点兵法,可以带兵打仗,可是说到开书院那就差之太远了。

要知道,能够开书院者,非要有足够多的知识才可以做到,可不是随便的一个毛头小子就能成的。

反对者的声音不少。同样的支持者也是众多。

因为杨报的原因,杨晨东的很多书籍都得以发表,被称为年轻人中的第一奇才。在加上创作了许多的新曲,让他得到了东帅之名;救出了英宗,战败了瓦剌,保住了代宗的地位,使得他风头更是一时无两,军中也多有了崇拜者。

这样的人,怎么会缺少支持者的存在呢?如果放在后世的话,怕是杨晨东开通一个微博,那几百上千万的粉丝是分分钟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了。

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事情竟然是越闹越大,最终事件闹到了朝堂之上,闹到了代宗朱祁钰的面前。

对杨晨东,朱祁镇骨子里是有些头疼的。

此人虽然为臣,可似乎因为年轻的原因,并没有多少为人臣子的觉悟。曾经被封为骠骑将军,那等于是正二品大员的存在,但却从来不上朝,甚至连他这个皇帝想要见到一面也非常的困难。这用着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还年轻,玩心太重,上朝议政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鉴于杨晨东的举动总是出人意料,朱祁钰也就允了他的这个要求,毕竟他也担心此人入了朝堂,今天弄点事明天弄点事的让人头疼。可想不到,即便是不入朝堂,依然还是能够掀起风浪的。

就像是弄了一个杨家书院,好好的生意你不做,学什么文人的风雅,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朱祁钰有些头疼,眼见着朝堂之上,有人大声的指责,但也有不少的官员低头不语,以沉默表示着支持,他更不感觉到有些头痛。“众爱卿,忠胆公不过是开了一个书院而已,且据朕所知,他所招名额并不多,只有五十人而已,这似乎算不得什么大事吧,又何需拿到朝堂上来说呢?”

“皇上,此言差矣啊!”就在朱祁钰的话音一落,群臣就有一位老臣站位而出,手持着笏板一脸的严肃紧张,“教书育人,非有大学问者,大德行者方才成行。想忠胆公虽然在其它方面颇有建术,但不过就是秀才出身罢了,怎又能当起如此的重任呢?”

说话之人名为何文渊,字巨川,号东园,又号钝庵,明广昌县盱江镇人。

何文渊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奏、疏、策、议写得很有文采,善诗。其着作有:《东园集》、《义庭训》、《四书讲义》、《礼记解义》、《钝庵奏议》、《牧民备用书》、《司刑备用书》等。

时任吏部左侍郎一职。他这一出现,便是代表着文人的一种态度,那就是对杨晨东所谓的杨家书院的一种排斥。

说起来,杨晨东出身名门,乃是三杨之一杨荣最小的儿子,又小小年纪中了秀才,原本应该是读书人中的典范才是。可他偏生选择了代官为商,且又统军而战,由文人转为了半武人的行列,得以国公之位。

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是国公了,这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也让多少人在心中暗暗生出了不服之心,只想着一旦有机会了,定然要给杨晨东一个教训,让其好看。毕竟一个人不到二十岁就走完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追求到的巅峰道理,会生出这样的心理也就是在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