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将白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别想过好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别想过好年

在这个社会上,有一个又一个的圈子,通常地位越高的圈子,相对就会显得优雅一些,尤其是最上层圈子里的那些人,他们说话委婉,从来不得罪人,举止从容,明面上笑脸迎人,但是背地里下手比谁都狠。

之所以这样,倒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人虚伪,而是家族的底蕴让他们做不出那种“泼妇骂街”的行径,譬如说临安赵家和燕都姜家,就是整个天下最上层的那个圈子,也是这个世界上相对最“优雅”的一群人。

哪怕是当年姜无忌带兵进江宁被俘,见到恨之入骨的赵显的时候,姜无忌也是没有失半点礼数,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王兄”,这就是姜氏皇族的底蕴。

同样的道理,国书通常是皇帝之间的交流,不管两国私下里打成什么样子,在国书上都已经老老实实的写上“官样文章”,然后再这些花团锦簇的文章里极为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一来不会失了体统,二来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将来万一需要讲和,也会多出许多回旋的余地。

可是赵显这封国书,连“不来的是孙子”这种乡间俚语都写了进去,还在乾元殿上堂而皇之的念了出来,如此行径,不仅仅会让天下人笑话,更代表南启与北齐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到了这种地步,如果姜无忌再畏战不出,那被嘲笑的就不再是赵显,而是这位北齐天子了。

果不其然,当赵希把这封“国书”念完之后,高坐龙椅之上的姜无忌,脸色被气的铁青,他右手捏在龙座的扶手上,指关节因为用力,变成了苍白色。

不过这个时候,北齐的这些文武百官也反应了过来,还不等姜无忌说话,在礼部主政的老尚书就跳了出来,捋了捋胡须怒视赵希:“大胆南邦外臣,竟敢这般对吾皇说话,老夫听闻临安赵氏向来以诗书传家,以经卷治国,怎么到了现在,赵家连祖宗的体统也丢了,连国书都写成这样文理不通!”

有人开头,乾元殿里的群臣纷纷景从,这些人把赵希围在中间,或者指指点点,或者唾沫横飞,更有些武将脾气暴躁,直接就要上前动手。

此时,龙椅上的姜无忌总算反应了过来,他从龙椅上起身,慢慢走下御阶,缓步走向赵希。

一直随侍在姜无忌身边的大太监韩钊,适时的跟了上来,走在姜无忌身边轻声道:“陛下,这人一身功夫了得,您切不可走进他五步之内,不然老奴也没有把握护住您的周全…”

韩钊自小习武,一身的功夫在北齐宫廷里可以说是数一数二,哪怕与淮安侯王霜相比,也是伯仲之间,不过赵希这些年跟着王霜练武,功夫也大有长进,这五步的距离,正是武夫的禁地,如果姜无忌真离赵希太近,赵希突下杀手,哪怕韩钊胜过赵希,也不一定能顾得祝姜无忌。

这位宣武皇帝闻言,脚步缓了缓,然够在赵希身前十步停了下来,眯着眼睛看向眼前这个黑衣少年。

“朝堂之上大吵大闹,像什么样子,都给朕闭嘴。”

他这一句话说出口,原本围着赵希的这些官员纷纷四散,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宣武皇帝上下打量了一眼赵希,声音有些低沉:“这封国书,是赵宗显亲自写的?”

赵希微微低头,不卑不亢的答道:“不错,我家王爷现在已经到了徐州城内,特命外臣送来此国书,静等陛下回音。”

“赵显他在徐州…?”

姜无忌眯着眼睛说道:“根据朕的消息,十数日之前,赵七就想从徐州返回临安,怎么十几天过去了,他还在徐州城没有动弹?”

赵希抬起头直视姜无忌,嘴角扯出一个笑容:“正要跟陛下说起这个,本来我家王爷是要返回临安的,可是王爷说陛下不愿意让他走,盛情难却之下,王爷也就只好回了徐州城,想要跟陛下好好叙叙旧。”

这句话是在说淮水之上遇刺的事。

姜无忌冷笑一声:“赵七胆子倒是不小,他便不怕自己死在我大齐境内,临安城的妻儿无人照抚么?”

听到姜无忌侮辱自家王爷,原本脸上带着消息的赵希脸色骤然沉了下来,右手握拳。

在这个时候,站在姜无忌身后的大太监韩钊,默默上前一步,赵希跟韩钊只对视了一眼,就知道自己不是这个老者的对手,当即松开拳头,缓缓吐了口气。

“这里虽然是燕都城,但是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只知道在背后非议旁人,不觉得自己有失身份吗?”

说罢,他也不想跟姜无忌继续说下去,双手把国书捧在身前,冷声道:“这国书就在这里,陛下接还是不接,给一句话就是,陛下若是不接,外臣立刻返回徐州城去,只当没有来过燕都就是。”

算起年纪,姜无忌其实跟赵希两个人年纪相仿,一身赤红龙袍的姜无忌,轻轻撩起自己面前的十二珠冕旒,认认真真的看了一眼赵希。

“不得不说,你这激将之法虽然拙劣,可是你成功激怒了朕。”

姜无忌面沉如水,亲自上前接过了赵希手中的国书,拿在了手里。

“回去告诉赵七,朕念在与赵家渊源的份上,再加上疼惜将士性命,已经多次心慈手软,如果他现在带兵退回淮河以南,朕只当他没有来过,可如果他执迷不悟,这兖州就是他赵宗显的埋骨之地!”

说到这里,宣武皇帝声音阴冷:“莫要忘了,这肃王府可就只剩下赵七这一脉,如果赵七死在了兖州,那临安城的小皇帝立刻就能翻身,到时候肃王府上下一家老小,没有一个人能有活路,赵七他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没道理非要来我大齐境地送死不是?”

宣武帝这些话说的虽然颇为强硬,但是话里话外已经有息事宁人的意思了,而且他在有意无意的提醒赵显,临安城里的大事未定,他没有必要非得很齐国死磕。

赵希没有机会姜无忌的挑衅,他见国书已经递了出去,于是淡淡的报了抱拳,轻声道:“既然陛下已经接了国书,那么外臣告退。”

姜无忌眯了眯眼睛,挥手道:“礼部,送一送国使。”

礼部尚书躬身,点头应命。

等赵希走远之后,姜无忌回到龙椅上,翻开了手里的国书。

国书上除了赵希刚才念的内容以外,还有另外几行小字。

“小屁孩,你不让本王安安生生的回临安过年,那这个年,大家谁都别过了。”

此时已经是隆武六年的腊月,距离新年已经不足一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