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隋末夺鹿 > 第14章 御卫乱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隋军十六卫大军在轮番佯攻强渡鸭绿水之后,便分批有序地撤离了。

隋军大营里面军队,正在一天天的在减少。

这一切做的十分隐秘,加上隋军的斥候已经散步到了大营的数十里外。

所有出现在这个区域的可疑人等,一律都会被抓进隋军大营,无论他是不是高句丽军的细作。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荒郊野外的,突然出现的零星几个人,要说自己不是细作,任谁都是不相信的。

每一支隋军在撤退的时候,都相对平和,唯有两支军队除外。

这两支军队分别是左御卫和右御卫,其中的原因也简单,负责分拨给裴璟断后的将士一直无法确定。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活,狐死尚首丘,谁都不想把性命抛在这辽东战场上,做一个无依无靠、游荡荒野的孤魂野鬼。。

当右御卫听说他们中有接近十分之一的人马,要留下来断后的时候,麾下将领纷纷闹将了起来,整个军营里面充斥着不满的声音。

右御卫大将军薛世雄也无奈。

于公,这是来自杨广的命令,他无法拒绝。

于私,他出身于河东四姓的北支,与裴氏在朝廷里是同盟的关系。

世人皆知,隋文帝杨坚夺的是自己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帝位,因而被认为是得位不正,只好更多地依赖了关陇军事贵族的支持。

同时,关陇贵族们手上掌握着大量的军事和土地资源,对天下虎视眈眈。

若有机会,他们也还想取杨广而代之。

这一点,杨广也十分清楚。

同时,关陇军事贵族还凌驾于朝臣之上,对于杨广的诏令阳奉阴违。

这几年,关中因为降雨量减少,而导致粮食欠收。杨广多次下诏令,平抑粮价。

可关陇军事贵族们,不但不支持杨广,反倒是组成了联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使朝廷陷入了更尴尬的境地。

这使得杨广十分的愤怒,迫切地希望迁都洛阳,以打破关中本位制的约束。

可治大国,如烹小鲜。

杨广也不敢过于简单粗暴地推行这个政策,以免引来关陇军事贵族的剧烈反弹,便采用了以河北士族,尤其是河东四姓,来打压关陇军事贵族,以求达到他迁都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多方博弈,杨广才成功的迁都洛阳。

这已经触碰到了,宇文述等关陇军事贵族的根本利益,两边的关系根本就没有缓和的可能。

关陇军事贵族彻底的恨死了河东四姓,虽说河东四姓毫无争议的领头羊便是闻喜裴氏,但他们河东薛氏同样是关陇军事贵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就促使了河东四姓,不得不紧紧地抱团取暖,裴氏与薛氏也就成了同盟关系。

裴氏当代家主裴矩虽然觉得,他这个侄孙不太听话,但对方也是家族这一代的杰出子弟,更是他族兄裴蕴最喜爱的孙子。

他知道木已成舟,只能召侄孙裴璟到自己大帐,劈头盖脸地训喷了对方一脸口水,然后也只能舔着脸,专门来薛世雄这里拜访过一次。

裴矩请求薛世雄,让他千万得关照一下自己的侄孙裴璟,给他拨一些得力的人马。

因此,无论于公还是于私,薛世雄都没有办法不给裴璟拨兵,甚至他不但要拨兵,甚至还要给他拔一些真正的好手。

最后薛世雄也是发了狠,直接就指定了留下的两名武贲郎将,作为断后军队的主官。

这两个武贲郎将,一个名叫薛万彻,一个叫薛万均。

这两个人都是薛世雄的儿子。

看到如此的情况,接下来被挑选中的鹰扬郎将,自然也都不敢再闹腾。

大将军连自己的儿子都留了下来,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咶噪。

说起来,薛世雄的这两个儿子,虽然年轻,但是久经沙场,作战也是十分勇猛。

不过,薛万均与薛万彻虽然是兄弟,但两人的性格却是大相径庭。

弟弟薛万彻行军打仗大开大合,有名将之风。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缺点,薛万彻常出奇谋,喜好弄险。

薛世雄就曾经点评过他的儿子薛万彻,认为他行军打仗,如若不是大胜,那就必然会大败,其性格可想而知了。

而哥哥薛万均则不然,其人行军打仗喜好一往无前,勇猛少智,喜欢带头冲锋。

正是因为薛万均喜欢打仗的性格,当初杨广询问众将军,可否有人留下来断后的时候,他是跃跃欲试的。

只是可惜,最后他被父亲薛世雄死死拦住,方才未能成行,也成为了他一个极大的遗憾。

后来,裴璟越众而出,曾下了这断后任务,并且还被晋升为校检左屯卫将军的时候,他是锤头捣胸、萎靡不振,大呼错过了好机会。

因此,薛万均虽然被留了下来充当断后的将领时,他丝毫没有别人的惊惧,反倒露出了一副大喜过望的样子。

等到人选确定,薛万均便强拉着弟弟薛万彻,就要去连夜清点人马,打算明天一早就到左屯卫大营报道了。

薛世雄看到儿子的这副表现,也是苦笑不已,早知道就不拦着儿子出头了,如今还平白丢了一个校检左屯卫将军的官职,以及在杨广面前露脸的机会。

~~~~~~~~

右御卫这边因为薛世雄的果断,很快就决定了留下来的人选。

而左御卫那边则是不一样,左御卫将军张瑾没有足够的威望,更没有足够的背景。

他甚至还不像薛世雄一样,有个得力的儿子在军中,没有办法像对方一样把儿子送上去,做这个都认为是送死的活计。

就在这几天里,张谨被麾下的将佐们闹得不可开交,什么明争暗斗,持强凌弱,暗箱操作通通都进行过了,最后也没能确定各留下来的人选。

撤退的日子临近,兵部已经在催促左御卫,上交留下来的将领名单了。

他们不撤,兵部的人总是要撤的。

左御卫的几个武贲郎将一合计,再纠缠下去,哪怕到了明年也决不出人选,因而只能闹轰轰地抓阄了事。

最后,一个叫独孤鸿的武贲郎将,通过抓阄光荣地成了此次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