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蝉动 > 第七百六十六章 密码检译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六十六章 密码检译所

七月底的金陵已骄阳似火,异常燥热,街头行人稀少,车辆也不多,只剩下一声声蝉鸣。

坐落着众多使领馆的城西阴阳营路的路口,两名全副武装的宪兵正在不停来回走动巡逻。

前两年日本驻金陵副总领事宫本英明,便是在这里神秘“失踪”,戒备自然比其他街道森严。

此地都是建筑风格各异的西式洋楼,其中靠着荷兰公使馆很近的西桥七号洋楼大门紧锁。

不远处的马路边停了一辆半旧的福特牌轿车,车上坐着左重、古琦、沈东新和铜锁四人。

“副处长,七号就是国府交通部电政司隶属的密码检译所,这里从来没有挂过牌,很神秘。

洋楼的主体为办公场所,共有四层,各类工作人员一百余人,院子里还有三间平房宿舍。

平时大部分人员禁止外出,在中央党部附近也有宿舍区,内部保卫做的不错,没出过事。”

驾驶位上的沈东新回过头,轻声介绍起情况,这些情报对于特务处来说,不是什么秘密。

“东新说的不错。”

后排的古琦也点点头,打开一份文件:“这里比较隐蔽,距日本使馆很近,适合侦收电台。

我问过电讯科,想要完整搜集通讯时的电子讯息,必须尽量靠近信号源,否则容易错漏。

不过检译所从民国二十一年成立起,一直没有太大的成果,原因是日本人经常变更密电。”

“恩”

一旁的左重皱起眉头,五年下来没任何进展,这个工作效率倒是很民国,可真是这样吗。

光头不是一个大方的人,能让其持续拨款和关注的机构,肯定不简单,这点要调查清楚。

随手将车窗的窗帘放下,他看向古琦手上的文件:“你一会去笠山公司,找魏大明问一问。

他们都是搞电讯的嘛,又是一个圈子的人,说不定知道某些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的情报。

顺便让笠山公司的人对检译所及宿舍区进行电侦,记录近期所有电报的发送时间、频率。

对了,人事方面的情报呢,我听说这里的所长温郁庆是宋部长的姨表兄弟,消息确实吗”

“是的,确实是这样。”

古琦一边回答,一边把快速寻找资料,最后在翻到一张贴有黑白照片的档案时停了下来。

“温郁庆,青华大学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妻子与委员长夫人的关系很要好。

一处和我们都审查过,还请了美国站的同仁外调,温在国内和国外表现正常,没有可疑。

曾任财政部税务专门学校校长和财政部参事,交通部沪上国际电讯局长等职,能力不凡。

在中原大战的时候,带队破译过冯、阎、唐、李不少密电,帮助国—军取得了最终胜利。

去年还兼任了电政司司长,掌全国电政,凡官商电报、城市的电话、电灯均受温的管辖。”

有能力,

有背景,

有靠山,

有学历。

这么一个四有人才,为什么之前名不见经传呢,混到现在才是电政司司长未免有些失败。

别看这个职务听着上管天,下管地,其实实权都在外国人、各大电报、电气公司的手里。

左重盯着照片上戴着眼镜、目光犀利、风度翩翩的男人,不禁感叹党国人事倾轧的残酷。

只是,此人之前多次破译过军阀电报,怎么到了检译所就像变了个人,前后差距太大了。

能力不行还情有可原,

就怕态度有问题。

他正想着,古琦又拿出了另外几份人员档案,抽出一份摊在两人的面前,继续沉声说道。

“据我们侧面了解,温郁庆工作繁忙,加之自小接受的是教会学校教育,国文水平非常差。

密码检译所日常工作是由一个叫王维庆的副所长主持,主管具体业务、经济与部分人事。

资料显示王是苏省楚州人,家庭关系、经历、言行、轨迹经过核查无隐瞒或者伪造迹象。

1932年毕业于沪上光华大学化学系,经授课教授介绍和担保,顺利进入国际电讯局工作。

由此结识了时任电讯局长的温郁庆,王的思想进步,温对他很看重,便带到检译所任职。”

温郁庆,王维庆。

左重低头仔细阅读这两人的情报,从资料上看,他们的关系有点像戴春峰和自己的关系。

可惜伯乐温郁庆挑出来的这匹千里马似乎不太行,至少明面上是如此,详细的还核实。

此外王维庆要是没问题,倒是很好的内应人选,一个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可以做很多事情。

有其配合,甄别的速度会非常快,特务处最缺的就是时间,看来有必要跟对方正面接触。

“下面是中层干部。”

古琦没有注意到若有所思的左重,将剩下的四份档案全都拿了出来,由第一份开始讲起。

“检译所设有四个主要机构,一为密码破译组、二为研究组,三为侦察电台,四为总务组。

破译组负责人叫李肆,籍贯也是楚州,同样毕业于沪上光华大学,聪慧过人又勤奋好学。

作为数学系高材生,此人对数字排列组合颇有些研究,毕业之后远赴桂省大学执教数学。

李肆跟王维庆是表兄弟,得到王的多次推荐,于是离开桂省大学来到电政司密码检译所。”

“原来又是个关系户。”

左重摇了摇头:“光是这些还不够,沈东新,一会由你负责对检译所人员资料的复核工作。

从朋友、同学入手,最好找那些目前不在籍贯地,也不在金陵的人求证他们的档案真伪。

千万不要接触对方的家人,如果日谍在检译所,肯定会设置安全哨,一旦惊了就麻烦了。

在复核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时间线上的空白期,日本情报组织对鼹鼠的训练需要时间。”

“是,副处长。”

沈东新点了点头,比起行动他本就更擅长情报搜集,有地方区站的配合,这个工作不难。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特务处耳目遍及全国,想要在国内调查一个人,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左重自然也知道这点,所以没有多说什么,安排完相关任务又把目光转回到古琦的身上。

“老古你接着说。”

“好的。”

古琦正襟危坐,口中不紧不慢的汇报道:“侦察电台台长名叫梁博伦,与特务处有些渊源。

他原先是粤省空军的无线电台台长,后被其叔父,跟局座齐名的复兴社元老梁昭桂策反。

这个人以前去过法国和美国进修,专业技术没得说,否则不会担此重任,生活比较西化。

总务组组长连山跟他的情况差不多,全是留学归来,政治态度亲欧美,反感日本和红俄。

姓连的家世也不简单,祖父是南洋的豪商,帮助先总统在当地组织过募捐,与党国有恩。

最后.”

说着,古琦把刚刚几份档案拿到一边,留下了一份,眉头微蹙中敲了敲上面的名字说道。

“最后就是研究组组长陈实,浙省湖州人,杭城之江大学毕业,随后留学日本去学习日文。

回国就职于沪上日本电台译制部门,自称一二八时参加抗日救国总会,慰问过十九路军。

这个说法我们还未查证,日本人对电台看得很紧,虹口的那些日籍巡捕经常在周围巡逻。

研究组的工作是统计、归纳、分析已知的日方底报,找出里面字、句的使用习惯和频次。

陈进检译所的担保人据说是中央审计局长,不清楚两人是什么关系,背景着实有些敏感。”

留学日本。

进入国府。

中央审计局长引荐。

原本面色轻松的左重,表情渐渐严肃,这个叫陈实的听上去最为可疑,不过这需要证据。

国府最好的密电破译机关,牵连的人员甚广,没有真凭实据无法抓人,也容易打草惊蛇。

并且就没有见过这么明显的日本间谍,就差把我是坏蛋写到脑门上了,这让他有点迟疑。

最麻烦的是那位审计局长,此人是果党元老、老同盟会员、光头义兄的兄弟,不好得罪。

斟酌了片刻,左重在脑海中把古琦介绍的密码检译所中高层干部的名字和职务过了一遍。

所长温郁庆

副处长王维庆

破译组组长李肆

侦查电台台长梁博伦

总务组组长连山

研究组组长陈实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关系户,跟脚深厚,唯有那个李肆靠的是自身才华,背景稍弱。

要不要先从此人开始查起,然后再联络王维庆,俗话说柿子捡软的捏嘛,左重不由想到。

这绝对不是从心,是策略,做大事者要不拘小节,再说李肆没有留过学,背景也好甄别。

打定注意,他瞄了一眼副驾驶上东张西望的铜锁,露出了和善的微笑,拍了怕对方肩膀。

“铜锁,刚刚古科长说的都听到了吧,交给伱一个任务,全天候跟着李肆,摸摸此人底细。

人手你自己去挑选,我会让监听室配合,用最短时间把李肆的关系网和生活习惯查清楚。

好好干,过段时间,我会交给你一个艰巨任务,干好了,将来说不定你能坐上我的位置。”

古琦总觉得这话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听过,刚想问一问,左重便开口命令沈东新开车。

他们停留的时间有些长,那两个宪兵已经朝这看了过来,为了避免麻烦,早点撤离为妙。

汽车排气管冒出一阵青烟,迅速离开了阴阳营路,顺着主干马路开往准备好的中转地点。

左重双手搭在小腹上,眼睛平静地扫过张贴着反日标语的街道,再次思考起陈实的资料。

对方曾说自己去前线慰问英勇杀敌重创日军的十九路军,这事的真伪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可以试着派人查一查,就当搜集基础情报,有枣没枣打上三杆子再说,排除了也是好事。

日籍巡捕好解决,

绕开就好。

调查人员没必要去电台了解情况,抗日救国总会的成员众多,总会有人记得他是否去过。

相关工作可以交给宋明浩和吴敬忠,这两个老油条无法接近日军第三舰队的驻地正闲着。

以他们的业务能力执行这项任务绰绰有余,要是失败,未来沪上站正副站长就有人选了。

敌后作战,

正缺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