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嗯,天上来,天上来,咦,tmd的下一句什么来着……”
蒲州城外黄河边的蒲津渡工地上,高杰手抚大铁牛盯着已经结冰的黄河抚须吟诗,只是吟了上句不记得下句,转头问了旁边亲侍。
亲侍摇头:“属下蠢笨没得将军才学,怎晓得诗词歌赋这些”。
高杰很受用,用力拍了拍大铁牛:“咱们当兵的,不能只会打仗杀敌,偶尔也得读读书,读书嘛也是有好处的……对了,你们可知道老子是怎么知晓这铁牛所在之处的?”。
亲侍摇头也是好奇不已,这铁牛据说是古物,沉黄河淤泥之下许久,可高杰来了之后随便挖了挖就给挖了出来,引人称奇。
“就是老子爱读书读出来的,书中自有那啥嘛,就那啥,能掐会算”高杰一脸得意,心中实在发虚的很,毕竟这事是他义弟也就是常宇告诉他的,当然也让他疑惑不已,他咋知道这淤泥之下有铁牛的呢?
正和几个随从吹牛打屁,一骑飞驰而来:“总兵大人京里飞鸽急报!”
呃……高杰一听就知道是急事,而且是非常是十万火急的事,而且一定是东厂发来的,因为这个航空件站点就是东厂设置的。
结果密信打开匆匆一扫,高杰顿时松了口气,还好这些字都认识,待仔细一看,眉头皱了起来,啥玩意?这也行?疯了吧!
随后见纸团塞进嘴里嚼了嚼,眼睛眯成一条线看向对岸,半响蹦出俩字:“这他妈的不扯蛋么”
高杰是上午收到的密信。
晚上的时候他派的人已经抵达西安城外。
秦王府内的李自成近日有些心生不宁,先前和刘宗敏掰手腕耗费了他太多精力,虽说老刘一走他的威胁也随之消失,但分了家开了个不好头,下边其他山头各怀心思,军心不稳又让他焦虑不已。
更何况眼下局势也一日三波,令人眼花缭乱。
作为大明当世有数的大势力之一,他的情报网也是遍布天下,任何一处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送达。
这个时候他也知道朝鲜那边和清廷撕破脸,他也知道李过跟着常宇去了关外,他甚至也知道祖大寿竟要和多尔衮在过年的时候不顾严寒要大战一场。
简直瞎胡闹,简直是疯了!
当然,也有他不知道的事,比如他不知道李过孤军深入到了沈阳城外,更不知道马上就要陷入绝地。
这些是他的情报网没有捕捉到的信息。
但很快就有人将这些信息送给他。
这人不是旁人,是他前任的现任,也是他以前的好兄弟,好到给他送了绿帽的高杰!
一听到这个人的名字,李自成不是气恼,而是羞辱,即便是这事都过了好多年了,他内心依然有深深的羞辱感,但毕竟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他对高杰已经没有多大的怒气,只是简简单单的杀死他罢了。
当然,他知道现在想杀高杰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已经不是打得过打不过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杀的问题!
毕竟现在名义上是同殿为臣了。
一动手又是一顶造反大帽子压下来!
放在往年他不怕,现在他不敢。
收起那份杀心,他想看看高杰这厮派人要说个啥。
高杰派来的人并没有说啥,只说稍待来一封密信,信内容是高杰按照东厂督主口谕照写的,这立刻引起李自成十万分的好奇心,一把躲过那封密信看了。
李过深入敌后陈兵沈阳城下,救还是不救?
然后下边写着,粮十万石,银子二十万两!
你们没看错,李自成也没看错,就这简简单单的二三十个字。
可是此时李自成手抖的厉害,像是捧着二三百斤的石锁!
这封信当然没有二三百斤重了,因为有十万石粮食二十万银子这么重!
李自成手抖是因为愤怒么?
当然是,可又不仅仅是!
大枭雄的心思岂能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初时震惊,李过怎么如此涉险,难不成被逼去送死的?
而后开始分析,不对,大太监想杀他没必要这么大费周折还用数千兵马给他陪葬!这其中必有内情。
于是立刻召集心腹幕僚开始商议。
小纸条几人传来传去看了无数遍,不足三十字里边包含的东西太多了,但也被这几个人精分析的七七八八。
当然仅凭这不足三十字是分析不了多少的,要结合当下局势来分析才行。
不足半个时辰,几人心中已了然,大太监在下一盘大棋!
先以退为进,后先下手为强,迂回敌后围魏救赵……而最佳人选当时是李过,因为那边没人会比李过更擅长游击战,更擅长穿插敌后。
而且极大可能还是李过毛遂自荐主动请战。
至于主动请战的动机,没人比李自成更了解了!
为了李家前程,为了巩固李家势力,或者说为了多保李家一些时日,多为李家续会命!
所以李过拿自个的命去拼了!
李自成懂,大太监也懂。
大太监也没拦着,于是给他爹开个价。
救不救?
给不给?
救是一定要救的!砸锅卖铁都要救!
李自成绝不允许李过就这么死了!因为他知道李过一旦死了,与公,哪怕他在那边立了再大的功最终都会成为泡沫,都会被其他人分的干干净净!就等于白死了!于私,李过既是他儿又是他侄子是他将来的传人,更是跟着他一路建功立业左膀右臂啊!
但假若李过在那边立了大功且还活着……
那好处简直难以想象了!于他自己来说从质子变成功臣,于李家势力来说也是雪中送炭。
随意价格虽高,也出!
但就这么出了又太心疼,所以必须要砍价!
可现在又不是砍价的时候,所以李自成决定分期支付,后续慢慢砍!
一整夜,秦王府内李自成寝宫里灯火未熄。
一整夜,蒲州城内高杰辗转反侧。
直至翌日傍晚,一匹快马从西安抵达蒲州,送来两封信,确切说一封是李自成给崇祯帝的奏折公文,一封是给高杰的字条。
奏折高杰是不敢拆看的,只是立刻差人送往京城。
至于纸条么,打开扫了一眼。
寥寥数字:五日后有粮银过境。
卧槽!真给了!
高杰使劲拽着自己的头发又给了自个两拳头,这他么的不扯淡么!
两日后,李自成折子递到了崇祯帝案前。
闻边关战事紧急,臣忧朝廷之忧,献银二万两,粮万石,以解边关之急。余下需时日筹备。
崇祯帝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身边的心腹王承恩则皱了眉“皇爷,这李闯子是要耍心眼吧”。
}耍心眼他耍的过常宇么“崇祯帝面带不屑嘿了一声:“他要缓缓咋就让他缓缓,只要给了,晚些时日又如何”。
说着一脸得意的走到床边轻轻打开窗户,看着外边天空中弥漫的毛毛雪,嘴角难掩笑意:“常宇这小子,真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