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很快就看出他的忧虑:“若是大将军担心派去的使者有危险,我以为这倒是无须担心,我军强势,曹操手下之人欲结交我们的使者,以便来日能自保,就算他惹怒了曹操,仍会有人暗中护着他。”
“另外,大将军仍可派人去朝中一些人或曹操的手下的家乡,去慰问一番,以结好他们,如此就算他们不会投靠我们,也不敢为难我们派去的人?”
“例如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乃兖州泰山人,程昱是东郡人……”
贾诩却连忙出言:“这不妥,恐怕会弄巧成拙,于禁跟随曹操已久,断无投靠我军的可能,结好他的家人,反而会让其为自保而杀了使者。不过,大将军请放心,只要我们的使者不过分,曹操是不会动我们的人的。”
荀攸一愣,随后又说:“看来是我思虑不周了,文和说得对。”
“公达和文和所言有理,那派何人合适?”
荀攸想了一下,也想不出好的人选。过了一会儿,沮授倒是有个合适的人:“大将军,太原温恢可担此重任。”
“温恢?”这名字有点生疏,刘鑫似乎没听到过此人。
沮授进一步解释:“温恢,字曼其,太原人,年仅二十,是涿郡太守温恕之子。此人虽年轻,却办事干练,为人精明,又有辩才,是此事的不二人选。”
沮授这么一说,刘鑫就想起来了,他还把温恕召到右北平处理政务,原来是温恕的儿子。
“那温恢在哪?我想先见一见他?”
“就在陈留,此前他曾在后方督运粮草,常往来于冀州和兖州之间。”
“好,待会儿我见一下他再做决定。”
这事就算是这么定了下来。刘鑫又谈起另外一件事来。
“我大军即将南下攻打许县,若是得手,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我该如何对待陛下?”
“大将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占了好处,实则反倒畏首畏尾,我军若攻破雒阳,大将军实力强盛,已无须顾及陛下,不如就先将其供奉起来,不能让其插手我军大事即可。”
如今刘鑫的实力如日中天,众人也早就不将皇帝当回事了。
“诸位有所不知,我其实也是大汉宗室之人。”刘鑫冷不防说了一句,倒把在场之人都吓了一跳。
沮授惊呼:“大将军是汉室宗亲?”
荀攸也很惊呼:“怎么以前从未听说过?莫不是大将军……”他本来想说刘鑫是不是自己编的,但这话又不能说出口。
刘鑫追查身世之事,在场唯有贾诩和太史慈知道一些情况,但也没有知道结果。
刘鑫知道自己必须把这事解释清楚:“早就几年前,我曾回过一趟北海,查访家中之事,才得知我与北海王有一定的关系。”
“后来,我找了北海王,查阅其族,另外还于半年前找了北海郑玄,都证实了我的身份,我确实为北海王一脉,以辈分来算,还应该是当今陛下的叔叔。”
随后刘鑫把这事前前后后的具体过程都讲了一遍,在场之人都暗暗称奇。荀攸本以为是刘鑫编的,是为了收拢民心。如今才知道,这事千真万确。
“大将军,此乃好事,我军权势在此,大将军又有汉室之名,岂不是如虎添翼?只是大将军过于谨慎了,此事早就应该公开于世,何必扭扭捏捏,隐藏了起来呢?”
“公达,并非我有意隐藏!”刘鑫又解释一番:“此事过于突然,我必须证实才行,我亦是几个月前,与郑大家谈过之后,才证实是真的,且我若突然公开此事,反而会引起别人的猜忌,以为我为收拢人心,不惜捏造汉室之身份。”
沮授也觉得刘鑫不应该藏着掖着,不过他也理解刘鑫的想法:“大将军并不在意汉室之身份,亦不想借此身份谋取便利,如今我军大势已成,若公开此事,影响也有限,但宗庙大事,大将军应当重视。”
沮授的意思很明白了,如今公开此事,不是为了笼络人心,而是为了自己宗庙祭祀方便。
“不若此次派人去许县,就趁此机会公开此事吧!朝中之人,有人怀疑自然也有人相信,至于陛下,若我军攻下许县,待其如故便是。该忧虑此事的,并非大将军,而是陛下!”贾诩也发表了他的看法。
贾诩的话倒是点醒了刘鑫,真正担心这些事的人不应该是自己,而是许县里面的那些人。这下刘鑫心安了下来。
会议结束,随后刘鑫把众人打发回去。他又派人把温恢召来,和温恢聊了一个时辰,温恢也答应前往许县。刘鑫给他配备了三百精锐军队,护送他前去。
温恢稍作准备,押送着一大堆礼物,从陈留出发,往许县而去。
陈留到许县不过三百多里路,走了七八天时间,才来到了许县。此次来许县,看着有风险,实则有惊无险,温恢也是这么认为。但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这里毕竟是敌人的地盘。
曹操听到刘鑫派人而来,心中又惊又气,他不知来人想干什么,于是就自己先见一见这个温恢。
温恢出身太原,温氏在太原也是大族。只是,曹操对温氏不怎么了解。他明白,刘鑫派人的人都是些名声不显之人,是防止他扣押来人。
“冀州从事温恢温曼基,拜见司空!”
“你就是温恢?”
“正是,今奉我主之后,前来许都,拜见司空,并奉上厚礼,以表我主之心意。另外,我主派我来处,替其拜见陛下,还请司空引荐一番。”温恢连忙递上礼单,礼单上有分别送给曹操和刘协的。
曹操过目了一下,上面果然有很多书籍,此前郭嘉劝过他,不要收藏书籍。他收藏是没收藏了,但看到礼单中有些新书,仍是想阅读一番,礼单上确实有些是刚出版的。
除此以后,礼单上还有一些其他东西,例如珍贵的珠宝、书画,还有实用性比较强的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