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股市扫地僧 > 第109章 枪毙患得患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算算,如果要翻五倍或者十倍,要多少个涨停板?”老大又问。

“7个涨停板翻一倍,14个涨停板4倍,那21个涨停板8倍……”杨旭回答了个大概。

“嗯,那你去看看那些五倍十倍的股票,有几个,是一路涨停板上去的?”老大问。

“哈哈……”杨旭尴尬地笑了笑。

这个稍微有点常识都不用去看了。

五倍十倍的股票,长期来看,确实不少,但一路涨停板上去的,除了新股,几乎没有。

就算有,几千支股票,几十年,也就那么一两支,一两次。

“绝大部分股票,涨起来没那么快的。”

“几率太小了。”

“况且,股票真要涨个五倍十倍,几十个点,算什么?”

“你随时进去,都能挣得足够多了。”老大淡淡地说道。

“好像也是,哈哈……”

杨旭一听,瞬间觉得没那么焦躁了。

“一天到晚寄希望于小概率事件,患得患失,天天怕没买的股票忽然涨停,或者因为怕卖掉以后突然涨停而死死地捂住自己的股票。”

“这种心理,本来就不正常。”老大忽然正经地说道。

“还不如好好地去想想为什么不涨,好好地去找找,有没有更好的股票或者机会。”杨旭瞬间收回了焦躁的心,附和道。

“对。”

“之前不是讨论了耗散结构么?”

“耗散结构的核心,不应该是有效么?”老大继续提醒。

杨旭愣了愣。

随后回过神来。

是的,一天到晚地畏首畏尾,疑神疑鬼,处心积虑,就是在给自己不断地增加熵,增加烦恼。

更不用说,产生负熵了。

与其一天到晚这样,还不如不做,起码,不会平添烦恼。

或者,用那些等待,犹豫的时间,去找出更有效的方法,不香么……

“懂了老大。”良久,杨旭缓缓地说道。

“股市永远在,机会一直有。”

“钱,是挣不完的。”老大再次提醒。

“嗯,但是亏得完,哈哈……”杨旭自嘲地说。

“另外,还可以告诉你一些小诀窍。”老大似乎是为了安慰杨旭躁动的心,来了一句。

“哦,什么?”杨旭又来了精神。

“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就算是趋势反转,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反弹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每一条均线,都会逐个地突破,回踩。”

“盘子越大的票,越这样。”

“尤其是大盘。”

“现在,才刚刚突破20日线。”

“上面有缺口没有补,还有市场认为重要的50,60日线,都悬在头上了。”

“所以,大概率,5,10,20日线,都会再逐个地踩一遍的。”老大细心地解释道。

“好嘞,明白!”杨旭略微看了大盘几次大涨之前的走势,确实如此。

“嗯,还是老规矩……”老大习惯性的提醒又来了。

“经验,知识,不可作为依据。”杨旭学会抢答了。

“哈哈,行。”老大笑了。

“还有一个。”老大接着说。

“还有?”杨旭问。

“就是一般而言,在跌了很长时间以后,忽然频繁地出现上涨,或者下跌的跳空缺口。”

“很多时候,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意味着,可能正在转势的酝酿当中了。”老大又给了个经验。

“明白,经验值加100,等待上升为知识,或者科学。”

“哈哈……”杨旭默契地全部回答完了。

“哈哈……”老大也笑了起来。

晚上,针对师傅说的两个诀窍,杨旭又做了一番研究。

习惯性地,研究东西,从背后的原理和本质入手。

均线,主图上最常见的默认指标。

但仔细追究一番,均线,就是个简单的收盘价的平均值而已。

却并不包含成交量。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5日均量,就是5天的收盘价的平均值。

这……

这和杨旭一直以来的认知有点不一样。

在杨旭以往的感知里,类似于5日,20日,60日均线,具有支撑作用,是因为,对应天数的平均价格在这里,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内,大家交易的平均成本在这里。

因此,到了平均价格附近的时候,会趋于一个转势状态。

也就说经常听到的,支撑位和阻力位。

例如,从看多的一方来说,

在平均线上方已经卖掉的,会在一个共识的位置,买回来。

在平均线上方买了的,此刻处于亏损状态,继续看好的话,共识的位置自然是补仓点。

因此,回踩均线时,均线具有支撑作用。

反过来也成立。

上升到均线时,在均线位置下方买的,会在一个共识的位置卖掉。

在均线上方买的,继续看空的话,也会在一个共识的位置,作为反弹以后的卖出或者清仓点。

因此,下跌以后的反弹,均线就成了阻力位。

但这里面,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成交量。

也就是说,均线代表的所谓的平均价格,是收盘价的平均价格,而不是真正的成交平均价格。

“所以,这个均线的所谓的支撑,阻力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共识,或者说,心理上的感觉而已?”面对这个事实,杨旭感觉伤脑筋了。

至于跳空缺口,倒是更好理解一点。

正常的交易,就是一个买卖双方对于价格不断试探的过程。

跳空代表着买卖的某一方的力量突然因为某种原因增强。而跳空缺口的出现,大概率就是在前后交易的空缺时段里,部分人的观念产生了突然的变化。

这个变化,大概率又是信息而已。

因为,股票的本质,在短期内发生质的改变的概率,并不大。

而频繁地产生上升或者下降的跳空缺口,代表着信息变化的频率加快,或者说,对信息产生反应的交易者,或者力量,越来越多了。

因此,可以看做是转变初期的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现。

所以,对于非上蹿下跳,而是单边的频繁缺口而言,也可以成立。

这可能就是经常听到的,对于缺口的一些言论背后的原理吧。

例如典型的,当上涨过程中,频繁出现跳空缺口时,会有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

下跌过程当中,这种情况,就经常被形容为加速赶底,即将触底的标志。

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参与者越多的情况下,往往越准确。

因为参与者越多,反应越全面,越真实,被人为操控的可能性和幅度越小。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指标应用,在大盘上总比在个股上的准确度,要高的原因。

“老大,这个缺口的原理,似乎容易理解。”

“但是这个均线,还是有些疑惑。”迟迟未能得出结论,杨旭终于向老大求助。

“嗯,其实,均线就是一个平均价格而已,从实际意义来说,并不大。”老大答道。

“嗯,没有考虑成交量的变化,我感觉其实并不太准确。”杨旭说出自己的想法。

“嗯,方向对。”老大肯定。

“但其实,即使加上成交量,意义也不大。”老大又说。

“哦?这个怎么理解?”杨旭问道。

“加上成交量,你知道了真实的平均交易价格,又如何?”老大反问。

“那理论上来说,就应该有实际的支撑或者说阻力意义了。”

“因为涉及到接近成本的利益问题了。”杨旭解释。

“一样的,没有意义。”老大直接回答。

“啊……”杨旭又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