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驸马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一十四章 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老朱合上这份武学学员的名册,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些纨绔子弟都能在武学之中洗心革面,朕那些不成器的子孙也应该可以,只不过……”

老朱说到最后也再次露出犹豫的表情,因为他想到皇族子弟如果去了武学,又该怎么管束的问题,虽然武学制度严格,但毕竟是由人来管理的,而皇族的身份特殊,平时只归宗人府管辖,哪怕武学恐怕也很难管理他们。

李节和朱标也都看出老朱的顾虑,只见两人相视一笑,随后朱标上前一步道:“父皇,能管理皇族的,自然也只有皇族,儿臣觉得可以派一个身份重要的皇族去武学,专门监管他们!”

“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派谁合适呢?”老朱说到这里也看向朱标和李节,结果发现两人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这让他也醒悟过来道,“你们是想让允熥去办这件事?”

“启禀父皇,儿臣与李节的确是这么想的,允熥以前就经常去武学,对武学各个方面都十分熟悉,而且他又是我的儿子,现在也成年了,让他去监管武学中的皇族再合适不过了!”朱标立刻点头道。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详细的计划,另外允熥愿意吗,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啊?”老朱再次开口问道。

“允熥那边没问题,我刚才已经问过他的意见了,至于计划,我觉得不必让皇族在武学中搞特殊,可以在开始时给他们独立设一个班,尽量减少他们与其它学员的接触,免得发生矛盾。”李节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道。

老朱听后却是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反而沉默了片刻再次抬头道:“那你们想过没有,这些皇族从武学中毕业之后怎么办,难道也要安排他们进入军中吗?”

老朱说到最后的话时,也将目光转向了朱标身上,皇族掌握兵权一向都是大忌,当然老朱是个例外,他是开国皇帝,威望高能力强,所以敢把兵权交给儿子,不过这几年老朱也在犹豫,自己是不是要把亲王手中的兵权收回来,免得日后朱标登基后不好管束各地的亲王?

而现在李节建议让皇族去武学,不说都能成材吧,哪怕只是一小半成材,日后这些人进入军中任职,万一真的有一个不世出的将才,到时手握兵权之下,他会不会对皇位产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这可比亲王的威胁要大多了。

朱标也看懂了老朱的眼神,只见他自信的一笑道:“父皇放心吧,儿臣绝不会让事情走到最糟糕的那一步,而且父皇您不要忘了,还有二弟和四弟他们这些例子在!”

朱标的话一出口,老朱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朱樉与朱棣,甚至是包括之前的朱桢,他们同样都是战功赫赫,而现在全都去了境外,所以朱标也完全可以将那些优秀的皇族安排到境外,特别是美洲那边,完全任由他们折腾,说不定朱棣还会十分欢迎这些人的到来,这样他也能多一些帮手。

“也好,与其让他们一个个在封地上胡做非为,还不如关到武学里学点本事,有实力的就让他们跟着老四他们学,没实力就回封地混吃等死吧!”老朱最后终于点头道。

“父皇英明!”朱标听到这里也立刻向老朱行礼道,李节也同样十分兴奋的向老朱行礼。

将皇族送到武学这件事,可谓是一举数得,即可以防止这些皇族留在封地鱼肉百姓,又可以增加武学的生源,提高武学的声望和地位,最后若是皇族中有人在武学表现不错,日后完全可以学着朱棣、朱樉等人打到境外去,毕竟大明以外的领土实在太广阔了,他们有本事就自己去抢!

老朱当即又派人将朱允熥召到暖阁,然后询问了一下他的意见,之前李节已经和朱允熥通过气了,所以他也十分痛快的答应下来。

说起来朱允熥去武学监管这些皇族,表面上来看,的确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说不定还会得罪不少皇族内部的人。

但如果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朱允熥与这些皇族中的年轻一辈混在一起,时间一久,肯定会培养出一定的感情,要知道明初的皇族手握地方上的军政大权,对朝政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所以朱允熥如果与这些皇族打理好关系,日后对他争夺皇位将是一大助力。

朱允熥也正是看出上面这一点,所以之前才会答应的那么痛快,毕竟他知道这是李节为自己争取的一个机会,老朱和朱标当然也明白李节的心思,不过他们也并不在意,毕竟朱允熥的确比朱允炆更加适合去武学。

不过事情虽然定下来了,但老朱却下令消息暂时保密,因为他想要在寿宴之后再公布这个消息,对此朱标三人也都是十分赞同,毕竟这个消息如果公布出去,肯定会在皇族间引起巨大的轰动,甚至许多人都会反对,到时说不定老朱的大寿都过不好。

当下朱标与李节三人告退,不过出来之后,朱标却将两人带到自己的文华殿,然后和他们商量了一下皇族去武学的具体事宜,另外朱允熥也要把阶梯田税的事放一放,朱标这边也要安排别人接手。

不过阶梯田税的实施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也就是在江南一带实施下去了,至于要扩展到其它地方,则需要等待时机,毕竟阶梯田税光是在江南推行就遇到很大的阻力,这还是因为江南的田税太重,许多中下农户十分支持的情况,如果在其它地方推行,恐怕遇到的阻力只会更大。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老朱大寿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朱标与李节也开始放下手中的其它事务,专心为寿宴做准备,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难得遇到老朱有闲心给自己举行寿宴,而不是折腾他们这些官员,所以也都是十分支持,这也使得寿宴的准备十分顺利,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着老朱大寿的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