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 第71章 歌颂青春,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章 歌颂青春,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天幕中,陈仲甫敬告青春的文字落幕,众朝是一片沉默。

他们无不感到震撼的。

“一本书,一本杂志而已,能掀起怎样的波浪?”

秦朝,赵高本能的心头震撼,但是转念一想,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大事。

他的思想,还停留在用长枪短炮就能攻下一个朝代上面,并不理解用笔写出来的文章,能起什么作用。

但他从来没见过这种时代,无数人站出来,把所有的救国之路都走了个遍。

现在,轮到思想救国。

“能成功吗?”

这一刻,不止是赵高,李斯、秦始皇,都认真看着。

大宋。

宋太祖赵匡胤同样不理解。

他低下头,看向自己正在批阅的奏折,喃喃自语:“文字,真有这么强的力量吗?”

“不论是护国还是起义,军队和武装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

战国时期。

孟轲盯着这一幕。

这已经是孟母带着他第三次迁居了,他的眼睛逐渐明亮起来。

“我明白了,思想,真的很重要!”

“前面几次革命,思想还处于萌芽当中,武装力量占据绝对地位,可武装力量终归是个数字,而思想和文字,是无法估量的!”

这一刻,思想的萌芽也在孟轲心中埋下种子。

同时,他也期待着。

“假如思想成立,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的……”

天空上,新的画面出现。

陈仲甫背着手,站在窗户边,望着漆黑的夜空。

他看起来依旧落魄,但是眼里找到那条道路的光,是藏不住的。

正如他刚刚成立的《青年杂志》,还在发展期,前来撰写的人很少。

但是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这个战场。

“谭嗣同、刘光第等第一代人,打开了国民变革的意识,不墨守成规,逸仙、黄兴等第二代人,唤醒了人们革命反抗的心理,到了我们这第三代,该真正站起来了!”

今晚的夜色很暗,没有月亮,正如如今的民国一般。

他不知道‘思想’这条路是不是对的,但总要尝试。

时代的火炬一把把传承,如今来到了他的手里。

盘点还在继续。

【《青年杂志》虽然刚刚成立,但是它已经开始影响着这一代人了。】

京城,已经是高师的钱玄同偶然路过一家报刊亭,青年杂志四个大字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翻手便拿起阅读起来,只看了一眼,便眼前一亮。

“青年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而非腐朽、日薄西山,思想、文化、人格,从里到外焕然一新。青年担当中华兴衰的关键,取缔孔孟文化,做这个时代的‘新青年’……”

只看了一眼,钱玄同便深入其中,并决定以后每期都买。

“坐这个时代的……新青年吗?”

耳边顺势传来欢笑声,一群群青年,从身边走过。

钱玄同笑了,怀里抱着刚刚两岁的儿子。

彼时,他还叫钱炳穹,而不叫‘三强’。

魔都。

震旦之后的复旦公学。

几名学生正聚在一起,共读着《青年杂志》,他们神情激动,涨红了脸。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好!我们是这个时代的新青年,民主和科学,才是我们的路!”

魔都,一位略显囊中羞涩的青年就站在中华日报楼下。

他叫刘半农,在魔都摸爬滚打快四年了。

中华书局门面操之过大,内部空虚,刘半农不得不离开。

当年怎么卷着行李离开家门,四年后,还是照样卷着行礼回到了家门,他的眼里,带着迷茫。

正当他打算拿着三份稿件前去投稿之际,一声喊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陈先生!”

刘半农回头看去,原来是来了一位新客人。

日报的编辑十分热情,陈先生长,陈先生短的。

刘半农不禁有些纳闷,这是哪位‘陈先生’?

“陈老师,仲甫先生。”

刘半农瞬间眼前一亮,显得激动局促。

很显然,他认出眼前的这人,便是《敬告青年》的作者。

他也忙说出自己的名字:“刘半农。”

没想到陈仲甫也听过自己的名字。

“你翻译过几本英文方面的书?”

“是!”

直至这一刻,刘半农和陈仲甫才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文字浮现。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就这样,刘半农加入《青年杂志》做翻译和主笔。】

【于是,一群标志着时代的新青年出现了,他们于彷徨中呐喊,意图用一个个字,一篇篇文章,来唤醒思想沉睡的国民。】

【等待前方的是未知,但他们无惧,正如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一般,新中华的崛起与希望,在新青年身上。】

【我们若八九点钟的太阳,向阳而生。世道昏暗,我们就做那最耀眼的光,照亮新文化的路。】

不止是国内,东瀛,也有类似的声音出现。

曾短暂回国的李守长在回东瀛的时候,自己的名字已经被早稻田大学革除学籍了。

但是李守长一点也不伤心难过,因为他觉得时候了,原本就打算回国。

深邃的目光,望向遥远的东方方向,他看到了什么?

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那里有一个大头嚷嚷着称帝;

战争的硝烟已经蔓延到了那里;

革命胜利的果实已经基本被窃取完毕;

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各阀混乱的世道。

像大清,却比大清更乱。

可是李守长不苟言笑的脸上却浮起笑颜。

因为他看到了青春。

春天来了。

这一年,他二十七岁。

正是正值‘青春’的年纪。

他由季节上的春天想到了生命上的‘春天’,由生命上的‘春天’想到了革命上的‘春天’,由革命上的‘春天’想到了中华‘春天’。

他的眼里升起浓浓的渴望。

于是,他提笔,在离开早稻田的前一天,写下浓墨重彩的一文:《青春》!!

笔落!

他猛地迈步,走了出去,那张洋洋洒洒的《青春》也随之扬起,随风飘扬。

只见早稻田大学的外面,早已站满了人。

他们都看着李守长,看着留着浓密大胡子,性格寡言的留学生。

他并不是东瀛人,他的国家,远在中华。

如今被剔除学籍,离开这个国度了。

被这么多人注视,李守长并不生气,反而淡淡一笑,背负着手,开始歌颂青春。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这一刻,全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