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朝的珍贵宝物,讨慈禧欢心之时,这条对联的出现,是那么的突兀,那么的刺眼。
每一个字,甚至一撇一捺,仿佛都燃烧着熊熊烈火,仿佛一位位读书人,就站在慈禧面前,对其强烈质问,字字直指本心!
慈禧怒不可遏,过寿辰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何人所着,这是何人所着?简直胆大包天!”
“哈哈哈哈……”
东晋,一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之中。
陶渊明坐在一叶扁舟之上,一边油然饮酒,一边肆意大笑。
“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太湾,七十又失东三省……下次八十,是不是国不再是国,万里疆土一寸都不再属于大清?”
“万寿无疆,果然是万寿无疆!点睛之笔!哈哈哈……”
陶渊明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整个桃花源中,都回荡着他那极具批判意味的大笑,形成回音,久久不散。
这副对联真正精彩的地方在于它的下半联——慈禧每次过整十大寿时,都会失一片疆土,五十是琉球,六十是太湾,七十又是东三省,偏偏笔者还用‘万寿无疆’来总结,真正的万寿,无疆域!
简直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
陶渊明忍不住起了好奇心,想知道这般妙的对联,究竟是何人所着?
这时,天空上榜单开始浮现文字。
【白话文半报第一人林白水着此对联后,还在狱中的章炳麟也闻声写了一副对联,刊登在报纸上。】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余一人歌庆有!】
笑够了,葫芦里的酒也喝尽了,陶渊明就这么躺在扁舟上,任由溪流随波逐流。
他笑着:“林白水,他叫林白水……那时代的文人墨客,也同样独领风骚……”
“可是该笑呢,还是该哭?”
陶渊明累了,虽然他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但是没人知道,这眼泪,是笑出来的,还是同病相怜,有感而发流下。
南北晋朝,已经在司马氏的统治下混乱不堪,上梁不正下梁歪。
他正是看透了这个时代,才选择解甲归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满腔抱负,进归乡田之中。
“但你们还有希望啊,坚持到这个地步了,请务必要坚持下去……”
喃喃声中,陶渊明缓缓闭上了眼睛。
“该结束了……这个朝代。”
“我看到了一朝之末路……”
末陈,杨坚与独孤伽罗并肩而立,一齐仰望天上的金榜画面。
此时,他已代周,建隋,灭陈,那时看到的,也是这般的盛世。
“最后的辉煌,最后的挥霍……”
天空中,画面很快随之一变。
各朝看到了未太后庆生奢靡的朝廷,但也看到了令人唏嘘的民生疾苦。
国内混乱了。
为给慈禧庆生,清廷掏空了国库,增加了税收。
【暗杀团暗杀失败后,就此解散,可国内依旧得到不少民众支持。】
文字出现后,画面也随之出现。
破败的街头小巷内,一群年纪尚小的孩子们安静得站着,他们很瘦,大眼睛里带着迷茫。
“爹,娘,我们还有救吗?”
他们问的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国家’。
国家的未来,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只想活下去。
这些孩子的父母沉默。
杀死他们的,不是西方列强,而是大清这个国家。
孩子们身躯颤抖着,忽然转身跑回了家,不一会儿,就跑了出来。
他们的手里,拿着刀。
“朝廷的太后让我们没饭吃,把太后杀了,我们就有饭吃了吧?”
这个孩子的父母大惊失色,一把冲过去,抱住了他们的孩子,并夺过手里的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可正是这时,他们听到了一阵振奋人心的歌声。
“莫打鼓来莫打锣,听我唱个保国歌,中国汉人之中国,民族由来最众多……”
“仔细听我保国歌,天和地和人又和,取彼民贼驱异类,光复皇汉笑呵呵!”
“……”
越来越多人看到了,也听到了。
一个光复会的男人,四处游街唱着,将人聚在一起。
悠扬易懂的歌声,并不好听,有几个字甚至发音都不标准,可在此刻听来,却是最美妙的歌声。
“是保国歌!”
孩子们的眼神明亮起来。
这首歌,是去年兴起的民歌,由赵声所写,朗朗上口。
孩子跟着唱了起来,眼神越来越明亮。
他的父母将手紧紧攥在一起,激动得全身都在发抖。
“还有救,我们还有救……”
下雨了,可暴雨中,保国歌依旧响彻。
那唱歌之人,从容迈步于大雨之中,也不撑伞,一遍一遍,不知疲倦的唱着《保国歌》。
他是吴樾!
暗杀团解散了,可他没走,暗杀之道,早已刻入他的心中、骨子里。
天空中,盘点还在继续。
【彼此的中华,正经历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904年的终声响起,1905年来到,这一年,被誉为‘历史大变局的开端’。】
【这一年,倭俄战争结束,沙俄战败。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沙俄承认东瀛在高丽的政治军事利益,顺口、大连及附近领水租借权交于东瀛,宽城至顺旅口铁路,及一切权利,都交给东瀛。两异国在清朝领土交战,战败损失的依旧是清朝。】
【倭俄战争之后,国内改革求变潮流之声突增,为敷衍求变的潮流,慈禧宣布‘立宪保国’,派载泽、端方、绍英、戴鸿慈、徐世昌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吴樾决定‘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画面浮现。
“宁愿吾国民为懵懵不醒之国民,也不愿吾国民为半梦半醒之奴隶!”
这位唱着《保国歌》的革命暗杀者,此刻正站在朝廷告示前,眼底带着怒火。
因为懵懵不醒之人一旦猛醒,就会复救世之仇,而半梦半醒的奴隶,名义上为‘立宪保国’,实际上不过是满清鹰犬!
他想起了革命之人夹缝求生的艰辛。
他想起了每日遭受压迫,吃不上饭,冻死在路边的奴国百姓。
“当牺牲一己之肉体,杀一儆百、杀十儆千!”
这一刻,吴樾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愿余死后,化一我为千万我,前者仆而后者继,不杀不休,不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