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武来磕头,刘贺自然也让他免了礼节。

人到齐,铁锅也已经埋设好,刘贺让厨师切菜切肉,让他们开始生火。

“陛下,这是?”

苏武也挺好奇的问,手指着铁锅。

刘贺道,“这叫炒锅,炒菜用的,朕想着你们肯定跟朕一样,每天那些煮的炖的烤的都吃腻了,很有必要换点口味,朕当皇帝以后呀,政务上的事有岳父帮忙,有你们这些贤臣辅佐,朕就清闲得很。

这人一闲下来呀,每天就想着今天要吃什么,怎么吃!要玩什么,怎么玩!诶,朕就在琢磨这菜啊肉啊的,可以煮着吃,可以烤着吃,如果用一个铁锅炒着吃,是不是会更有味道,这么一想,就想出来这么一个方法来,请你们来,就是来一起尝尝,看朕这想法有没有效果。”

苏武笑着道,“陛下是真能想出点与众不同的方法出来,既然如此等会臣一定先试吃,看看这锅做出来的菜到底怎么样。”

霍光却似乎听出了刘贺的弦外之音,这小子说他太闲,岂不就是暗示自己该让他亲政?

这话不好随便接,干脆就不接,也不坐了,站起来笑吟吟的去看御厨干活。

他倒是好奇,刘贺想法真是一个比一个奇妙,先是造出了纸笔,现在又搞什么炒菜,这人异想天开的想法,怎么做出来都是成功有用的?

一切准备就绪,木头燃烧熊熊火焰舔着锅底,很快锅内温度就已经升高,刘贺指挥着御厨先用一块肥肉把锅油一遍,洗干净后,开始炒菜。

论炒菜,第一道菜当然是回锅肉,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带回来了蒜苗这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百姓们都有耕种,因此蒜苗回锅,必须安排上。

肉是刘贺挑选出来的五花肉,蒜苗是才采摘回来的鲜苗。

有御厨干活,刘贺只需要在锅边指挥就行,五花肉下锅没一会儿,肉香味就已经飘了出来,霍成君闻一口,“好香啊!”

她身为皇后,也是刘贺妻子,能够感觉到刘贺似乎对她有点不亲近,心中也知道问题出在哪,解释,还没找到机会,那就多往陛下身边凑凑,总会找到机会说清楚一切误会的,而且,多往陛下身边凑,迟早会引来刘贺对她的关心,因此刘贺指挥,她就站在刘贺身边看着,陪着。

“香吧,等这个菜炒出来,更香!保准你喜欢吃!”刘贺笑道,指挥着御厨干活。

随着蒜苗入锅翻炒,香味顿时飘散出来,此时的蒜苗可不是后世农药催生出来的,香味自然比后世的更浓。

“天哪,这香味!”霍光坐不住了,只感觉闻到这种前所未闻的香味,让人忍不住吞口水,这香味,太诱人了。

不光是霍光,其他人也同样的感受,眼中似乎冒着光,这菜闻着就如此香,吃在口中,那岂不是连舌头都想吞进去?

桌子早就摆在场地上,第一道菜出锅,用了四个盘,分两张桌子摆放。

第二道菜是炒木耳,此时莴笋还没有传入大汉,仅用木耳炒肉,香气没那么大,但也绝对好吃。

接下来又接连炒了四个菜,其中有个小炒牛肉,配菜也是蒜苗。

这时代好多菜都没有传入中国,因此配菜上。刘贺用蒜苗做主打,毕竟这个怎么炒都特别香。

等菜炒好,又让御厨烧汤。

看着不大一会儿功夫就有六个菜,霍光等人又惊呆了,这速度,太快了吧,要知道无论煮肉,蒸肉,时间都比较久,一道菜花的时间就比这六道的时间长,重点是这六道菜的香味,那可真的就太香了。

炒菜除了来得快之外,还有个重要特点就是色香味俱全,此时调料和菜品都不齐,但炒菜依旧香味四溢,那诱人的颜色和香味,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

明德殿的那些个宫女宦官们,也是第一次闻到如此香味,又好奇又流口水的总往这边看。

“来来来,大家都别客气,一起吃饭,今天,朕与你们共饮共食,一起品尝这美味佳肴。大家不要顾忌,敞开了吃,吃饱,吃好!”

桌子分两桌,男的一桌,女的一桌,皇帝一开口,大家都落座。

霍光早就饿了,又闻了半天的香味,早就想吃这些美食了,落座后等皇帝一拿筷子,他就想赶紧开吃。

听得女席那边霍显咳嗽了一声,才猛然醒悟,这万一有毒?岂不是一家四口全交代在这了?

拿着筷子犹豫起来,要不,先等等看,等丞相和苏武都没事了,慢慢吃也可以。

一切还是小心为好。

结果他这一犹豫,下一秒就傻眼,早就想品尝的回锅肉,在他犹豫的空档,被丞相杨敞,关内侯苏武,还有自己的儿子三人眨眼间囫囵吞枣似的造完了,盘中仅盛几根蒜苗。

霍光心里暗骂几个人饭桶,没吃过饭吗都?要不要这么快?

心里既担心刘贺搞鬼下毒会把他们家一锅端,又担心再晚一点,桌子上的盘子全空,心里那个纠结。

刘贺对霍光这一犹豫的举动看一眼就没理会了,他也好长时间没吃过炒菜了,这炒菜有后世的味道,哪肯少吃?不顾形象就是一顿大快朵颐。

等霍光不再犹豫之时,整整六个菜已经少了一多半,再夹了点炒木耳放入口中,尝到那今生从来没有吃过的味道,后悔得不要不要的,早知道就不要犹豫了,如此好吃的菜,眼看就要没了。

“好香啊,我一向不吃肥肉的,今天吃了好几块,陛下,臣妾没吃够,怎么办呀!”

霍成君那一桌三个女人也是如此,她们早就吃腻了平时的饭菜,这突然来一个从来没吃过的美味,哪里还要什么形象?

霍显提醒丈夫谨慎一点,自己也暗自小心,结果她吃到了回锅肉后,哪里还顾忌什么,直接大口大口的吞。一桌菜风卷残云般,全进了三人肚子,闹得霍成君想吃却没吃够,如此说道。

霍光舔舔嘴唇,他是真恨呐,老婆就那么提醒一下,他就犹豫了那么一阵,好吃的没吃上不说,皇帝吃完又暗含深意的看他一眼,显然是觉得他对陛下不放心,在猜忌陛下。

这下好了,肚子没饱,皇帝也会有芥蒂,都怪霍显,自己大口大口吃,却让他吃不饱。

刘贺起身,到了霍成君身后,在霍成君的肩膀上轻轻拍着,“不妨事,只要朕的皇后想吃,那就让厨子们去做就行。这东西不难,御厨下去了后,朕让他们多研究研究,定要让他们研究出上百道美味来,让皇后天天吃得心满意足为止。”

霍成君见刘贺什么都依着她,有点被宠上了天的感觉,脸上洋溢着的全是幸福。

上官太后在一旁,脸上在笑,心中羡慕不已,她与刘弗陵之间,没什么好回忆的,因为她当时还小,哪懂情爱之事?刘弗陵也不过是拿她如妹妹般看待。

可不像刘贺和霍成君之间,幸福全在眉眼之间。

这顿饭,准备了酒,都没怎么喝,全被菜给吸引了,其实炒两个小菜,在甄一杯美酒,边喝边聊边吃才最有意思。

用过饭之后,刘贺让霍成君带着霍显在宫中转转,留下了太后,霍光,杨敞,霍禹,苏武,让他们到宣室殿议事。

太后其实不过是朝议听政而已,这种事情用不着太后在此,只是刘贺看出她有点神思不属,心中大概明白她想什么,故意让她留下。

到了宣室殿,刘贺拿出解忧公主的求援信给霍光看。

霍光看罢,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杨敞,杨敞早就把目光移开,没与霍光接触。

他把求援信递给苏武看,苏武看得直皱眉,等看过之后,交还给皇帝,说道,“陛下,解忧公主的意思。是让赶紧发兵救援,臣的意思,是事不宜迟,应早日发兵,解匈奴之围。”

刘贺说道,“之前朕与丞相初步讨论过,确实应当发兵,朕找你们来是要推一推细节。”

霍光听刘贺此言,那意思分明是刘贺和杨敞两人撇开他单独商量过了,心中不快,轻哼一声,“发兵哪有一句话的事?这事事关重大,还需要仔细斟酌,求援信也得研究研究!”

杨敞道,“求援信确实是使臣带来的,使臣还在长安,大将军可召来询问,我的意思与苏武一样,早日发兵才是最佳选择。”

霍光也知道早日发兵最好,气不过的是杨敞撇开了他,这要是大家有样学样,什么事都撇开他,那他以后这辅政大臣还怎么当?

因此他唱反调,说道,“大军要动,先要调运粮草,征发民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才好发兵救援,这准备工作怎么也要几个月时间,如今已到秋天,等万事齐备,已经寒冬腊月了,北方天寒地冻,又不利于行军打仗,因此就算发兵,最快也要到明年,请问杨大人,还能比这更快吗?”

杨敞笑道,“往日或许不好说,不过今天吃了陛下一顿饭,我觉得应该还是有更快的办法。

往日行军,要么吃干粮,要么要有很大的后勤保障才能满足兵士吃饭问题,可如果大军之中带上这种大铁锅,埋锅造饭方便,炒菜做饭速度又都很快,之前一天行军五十里,有铁锅做饭,吃饭上耽误时间不多,一天行军八十里,问题不大。”

霍光嘿笑,“杨大人张口就来,解决得可真轻松,就算行军不成问题,寒冬怎么办?冬天打仗,我们南方人适应不了严寒天气,如何与匈奴作战?他们可是北方人,在苦寒之地成长,不惧寒冬。冬天利匈奴而不利我大汉。陛下,臣以为,先派使臣前往乌孙,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定夺也来得及,这边先做好准备,时机可以,再出兵不迟。”

刘贺点点头,“两位爱卿都言之有理,朕的意思,既要摸清乌孙那边的情况,又要做好战备的准备,如果现在不能即刻出发攻打匈奴,那么等到来年再出兵也可以,冬天作战就算了,我大汉不要在天气上吃亏,这段时间,用来做准备工作,到时候打稳妥一点,一战就给匈奴重创,最好不过。”

刘贺综合了两家之言,糅合了一下再说出来,霍光和杨敞纷纷点头,表示陛下的话言之有理。

刘贺把目光转向苏武,“苏卿家在西域多年,对西域的事情比较了解,你认为应该早日发兵,那么,朕让你领一路兵马,怎么样?”

苏武道,“臣愿往,臣这身体虽老迈,心却还有热血,臣身体是小,陛下军事是大,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以死报国也是应当!”

“有这态度就成,该怎么出兵,谁做将军,还需要大将军定夺,你到时候做个向导就成。”

霍光道,“关内侯年纪老迈,军旅奔波怕是不行,还是就在长安为好!”

刘贺心头对霍光搅局有点不爽,但他自己确实也不如霍光老道,初登大位,对将领们也不熟悉,不好坚持自己意思,压着心中不服,点头道,“既如此,我想大将军应该会有周密安排,有大将军安排一切,朕放心,当个甩手掌柜就好,苏武,您确实年纪有点大了,不方便奔波,带兵出征不合适,出使乌孙摸一摸情况也不合适,你对西域熟悉,可不可以推荐个人给朕,让他出使乌孙,查明情况!”

“臣当年出使匈奴的副手常惠,可担此重任!”

“常惠?”刘贺心中对此人没多少印象,他毕竟历史不熟,大汉朝历史又太悠久,哪记得这些人?

苏武道,“当年我们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十几年,汉庭多次来要求匈奴放了我们,一开始他们不许,一过十九年,匈奴发生变故,新单于狡辩说臣已死去,仍不肯放我们回去,是常惠辗转找到汉使,想出了一个鸿雁传书的方法让汉使告诉单于,单于没有办法,这才放我们回国,常惠这人,有勇有谋,定能胜任。”

鸿雁传书这个典故刘贺倒是听说过,原来主角就是这个常惠,能在匈奴十几年不屈服,并且想尽办法回国。这份气节和忠义就难能可贵。

刘贺要拍板定下此人,看了看霍光,“大将军意下如何?”

他还是得顾忌大将军的意思,万一自己先定下来,大将军又给他否了,大家都有芥蒂。

这就是没亲政的坏处,不能自己拍板。

霍光点了点头,“光禄大夫常惠,在西域呆了多年,了解匈奴习性,遣他去乌孙,可!”

霍光要的是皇帝听他的,如果刘贺先拍板,他有可能就否了,刘贺先征询他意思,他当然就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