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寻常官员,自然很乐意去出面劝说萧恪接受龙暄的禅位,从而获得拥立从龙之功,自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可他们四人不一样,他们不仅仅是大宁的相国,也是天下最头等的世家大族的家主,可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身后的家族。

虽然他们都希望有一个拥立之功可以提升自己和整个家族在萧恪心目中的地位,但他们很清楚,若是他们四人出面,难免会有联手逼迫孤儿寡母退位之嫌,只怕会引起世人对他们人品的非议,也让他们背后的家族蒙羞。

为了不让家族留下什么胁迫幼主的历史污点,他们宁可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拥立之功。

反正对于他们这种身处相位的人而言,又有背后的家族做倚仗,即使没有这拥立之功,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和家族在新王朝的地位。

董悦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得这四个老狐狸心中的那些弯弯绕绕,见四人都一直沉默不语,便忍不住追问道:“怎么?莫非四位相国不愿意出这个面?”

中书令王淳沉吟片刻,随即躬身道:“太后,非我等不愿意出这个面,只是如今这天下还是皇上的天下,我等身为皇上的臣子,妄言禅位之事,实在是于理不合呀。”

董悦闻言心中不由一阵恼怒,没想到他们母子二人都拉下脸要主动退位让贤了,可这几个老狐狸还是各种推脱。

不过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安危,她还是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冷声说道:“那依王中书令之见,皇上该当如何?”

王淳对此心中早有主意,当即沉声道:“皇上不妨命人写下退位诏书,加盖玺印,派人送去大将军府,看看大将军如何回应再做定夺。”

董悦低头看了儿子一眼,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点点头道:“就依王中书令的意思吧。”

……

此时在大将军府的大门外,苏璘和申屠延几乎是同时赶来。

等候在门口的亲兵并没有进府去通报,而是直接领着他们二人去了书房。

他们自然清楚萧恪找他们来的用意,毕竟他们两个人都是聋子和瞎子,百姓们跪在朱雀门外呼吁萧恪登基的事闹得满城风云,他们怎么可能会一点不知道。

不过他们都知道此事绝不会是萧恪暗中授意,而是百姓们自发所为,毕竟以他们对自家主公的了解,知道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急功近利之人,绝不会这么迫切想要登基称帝的。

再者说,他们是萧恪最为信任的谋士,若是萧恪真想称帝,也会跟他们来商议过,绝不可能背着他们暗中操纵民意,从而裹挟朝廷。

不多时,两人便被亲兵领到萧恪的书房,见过礼后,萧恪便苦笑道:“外面的事,两位先生都听说了吧。”

苏璘见萧恪面上并没有什么喜色,便知道他此时也有些摇摆不定,便不动声色笑问道:“莫非这些百姓误会了大将军?大将军并不愿做这个天子?”

萧恪闻言面上不由再次露出一丝苦笑,随即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并非不想做这个皇帝,只是他还没有做好登基称帝的准备。

当初他在兖州大败凉州军,一举夺取了兖豫二州,又得到了传国玉玺,声望一时达到了顶点,当时朝野上下就有不少呼声要他取大宁而代之,薛家更是派他的岳父薛淳上门劝他。

只是他考虑到自己当时虽然实力已经傲视各路群雄,但终究偏安一隅,而且徐青兖豫四州皆是四战之地,强敌环饲,若是自己过早称帝,只怕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便以时机未到为由拒绝了岳父薛淳。

眼见自己无意称帝,这股呼声便很快消停了下来。

只是没想到在自己夺取司雍凉并四州,大力在京畿内外推行均田之后,这股呼吁自己登基为帝的声音又再度兴起,声势更胜从前。

而且上一次劝说自己登基的声音都来自各大世家大族和徐州大小官员,可这一次呼吁自己取大宁而代之的声音却几乎都是来自民间,来自那些最底层的百姓。

因为他这几日已经派锦衣卫暗中调查过了,这些百姓背后并没有任何人指使,他们全都是自发起来拥戴自己登基为帝的。

可在他原本的计划中,他是打算完全一统天下后,再考虑取大宁而代之的事,而此时这些百姓的呼吁,无疑是打断了他之前的计划,让他有些左右为难。

若是此时顺应民意登基为帝,他就失去了挟天子以讨不臣的大义,也会失去一部分人心,也会让那些心向大宁的大臣心寒,从而背离他而去,也会给其他势力联合起来对抗他的口实。

可若是再次拒绝登基为帝,不仅会让这些一心拥戴他的百姓心寒,也会让那些一直追随他的官员和将领失望,甚至就此萌生去意。

他之前一直拖着不改朝换代,就是想将这件事留到一统天下后再处置,从而将坏影响降到最低。

可现在这些百姓自发拥戴他登基的举动,虽然是出自一片赤诚之心,却无疑是在逼他做抉择了。

此时萧恪将目光看向申屠延,沉声问道:“申屠先生怎么看?”

申屠延看着萧恪,淡淡一笑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我想大将军心中已有答案,又何必再问属下和苏长史呢。”

萧恪心中了然,又将目光看向苏璘,沉声问道:“苏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吗?”

苏璘轻轻点了点头:“圣贤有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如今天意和人心皆在大将军,若是大将军再推脱,反而不美。”

连自己最信任的两个谋士都劝说自己顺应民意登基为帝,萧恪便不再优柔寡断,眼神也不再动摇,最终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萧恪就顺应天命,代宁自立。”

苏璘和申屠延闻言不由相视一笑。

与此同时,一名亲兵匆匆走进书房,高声向萧恪禀报道:

“禀大将军,宫里派人来传旨了。”

(弱弱问一句,你们要看完整的禅位仪式和登基大典吗?你们眼看我就去查资料,不看的话我就一笔带过,还有你们觉得那些开国功臣封国公好还是封异姓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