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件事只要处理好了,对人民群众是极好的!
三件事情没有先后,要干就一起干!
这次去首都,他拜访了很多人,除了银保监会的领导,那就是省纪委的领导。
不过去省纪委不是自己要去的,而是被喊去了解情况。
......
就在两会开完的一周之后,汪文华接到通知要去首都开会,落实两会精神。
他想都没想,就去了!
在抵达首都机场的时候,走来了一行人,汪文华以为是来接自己去最高检的,但结果不是。
“汪文华同志,我们是中纪委的,需要你跟我们走一趟!”
本来是他们去商都,然后直接将汪文华带走,这样的震撼效果大,但是中纪委也清楚,省检察院是汪文华的地盘,要是他们的人过去,可能会打草惊蛇,所以还是决定在首都进行采取强制措施。
汪文华双腿瘫软,但是为了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两个工作人员上前扶住。
然后快速的到了停车场,人往车上一送,启动离开!
到了中纪委的一间房间内,汪文华此时似乎恢复了一些镇静。
“汪文华同志,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决定对你采取留置措施,你也是今年两会之后,第一个享受留置措施的官员,也是第一个享受此类措施的副部级干部!希望你老实交待个人问题,争取组织的宽大处理!”
此时,参与审讯的是一位处长,他也是第一次通过留置的措施留置了一位副部级干部!
也算开创了中纪委的第一!
之前这类措施叫做双规,而留置措施是双规措施的法制化,因为之前对官员采取双规措施并没有坚定的法律基础,今年两会,通过了留置法,弥补了这一个缺点!
汪文华看着几个年轻的干部,心里的优势建立起来了,因为这几个是处级及其以下的干部,他又是老检察官老刑警,对于审讯这一套很是熟悉,他不认为纪委工作人员的审讯技巧能强过刑警。
“我不知道你的意思,我是人民警察出身,现在又是省高院检察长,我这一生行得正坐得直,没有什么可以交待的!”
汪文华如此说道。
“呵呵,廖舒斌案你知道吧,那个坐了十几年冤牢的那个!”
纪委工作人员的廖舒斌案汪文华自然知道,因为这个案子折磨了他十多年,当时特殊时期,为了尽快破案,就抓了一个倒霉鬼。
当然,这个倒霉鬼平时也确实是手脚不干净,不然也不会随便抓一个人来顶罪。
本来以为可以判死刑的,因为只要判了死刑,这件事就死无对证了。
廖舒斌也确实判了死刑,而且不是缓刑。
但是问题在于,对方在死刑执行之前有重大的立功表现,随后死刑变死缓,随即就去了监狱服刑,两年之后变成了无期徒刑,两年又过去了,转成了二十年有期徒刑。
接下来,又经过几次减刑,不到二十年就出狱了。
到去年他都不知道对方减刑出狱了,是对方上访之后,他才知道。
原因就在于,死刑犯人一开始确实在看守所,因为死刑犯判刑之后大概就要执行,一般是不去监狱的。
看守所一般属于公安,而监狱是司法厅的。
但是看守所也不是他这个刑警的部门,而是一个平级部门,当年他级别不高,还不知道看守所发生的事情,不然就不会让廖舒斌减刑了。
后来到了司法厅下辖的监狱,那就更加的无能为力了。
他本以为高枕无忧,但是没想到出现了这个问题。
他甚至不止一次想弄死廖舒斌,但他也知道,现在是网络社会,他不敢这么做,要是2012年以前,他都敢这么干。
所以,他才更迫切的想成为省检察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起码省高院以及省公安厅要给自己面子的!
而且, 当年参与此案涉及到公检法多个部门,几十号人,虽然不少人退休了,但大家都不希望翻案,所以压制的难度也不高。
但是现在中纪委注意到了!
“廖舒斌是谁我不知道,涉及他的案子我更不清楚!”
汪文华如此说道,他知道对方肯定是会拿出证据,但还得这么说。
“这是什么?上面还有你的签字,以及当时的检察官以及法官的签字!”
面对近二十年前的铁证,他只是淡淡的瞅了一眼,说道:“名字确实是我的!”
“那说明这个案子是你经办的!”
“姑且就算是吧,毕竟那么久的事情,谁记得呢?而且当时程序不规范,说不定是别人冒充我签字的也不一定!”
看到汪文华如此狡猾,工作人员继续问道:“你签字就是起了法律效率,另外这个案子的调查结果显示你们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给廖舒斌移送检察院起诉,当年你可是经办人啊,你就这么漠视法律?”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证据不足是不是用今天的刑侦手段去看的,要知道,案子是90年代发生的,限于当年的法治不规范,以及认识不足,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但是我们的程序是完全合法正规的,最多算我渎职,也不能就此将我留置吧?”
汪文华的狡辩手段并没有让纪委工作人员后退。
“你刚才还说当时程序不规范,现在又说你们的程序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你哪一句话是真的?”
纪委工作人员如此说,汪文华明显慌乱了, 因为被发现了逻辑漏洞!
但是他又很快镇静下来,因为纪委的审讯手段还是他常用的。
“我所说的程序合法合规指的是在当时环境下的合法合规,当然你用现在的标准看肯定是不合规的,比如这个留置手段,在三月份之前也是不合法不合规的,只是刚通过两会才变成了合法的法律,不是吗?”
汪文华的狡辩口才,让纪委工作人员感觉到了棘手,他们只能放弃这个角度,而是从其它的角度考虑。
“好,既然你说历史局限性,那就聊聊你和这个商人的关系吧,这个商人四千多万的经济纠纷案件,你拿了多少好处,能说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