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马迁一族据说自古便世代为天官,即史料记载人员。

当然,这可能只是个传说,但司马迁的父亲是这么告诉司马迁的,因此小司马迁自小便觉得修史是他这一生的使命。

司马迁自小一直在家乡耕读,直到二十岁的时候才离开家外出游历天下。

年轻的司马迁是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他所去的基本上都是些历史名人的故居或是发源地,比如尧舜禹的传说发源地,比如孔子孟子的家乡……

司马迁走遍四方,一边记录他的所见所闻,一边寻访当地老者打听有关古人的传说故事,然后再结合他看过的一些史书,重新完善一些资料与记载。

直到中年,司马迁这才入朝为官,侍奉汉武帝刘彻。

刘彻起初是很欣赏司马迁的,因为司马迁作为史官,他所整理的历史资料确实十分详细和严谨,唯一让他不太满意的是司马迁居然给项羽单独列了传。

要知道,作为大汉的皇帝,受汉高祖刘邦的影响,刘家子孙对项羽这个人都没什么好印象。

可司马迁却在他写的史书里把项羽夸的如同战神一样,虽然他也写了项羽的勇而无谋,狂妄自大等缺点,但刘彻就是感觉哪里不太舒服。

只可惜彼时的司马迁还是有些单纯,并未发现这点嫌隙,而是一直尽职尽责的履行着自己史官的职责,既整理过去的历史,也记录当下的王朝发展。

甚至后来刘彻封禅泰山,恰逢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病重,司马迁都没能回去照顾父亲,而是硬着头皮跟着一起去了泰山,记录下了这一王朝盛事,结果等他回来,司马谈已经病逝了。

此后经年,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愿,继续撰写史书,直到一件造化弄人的事情发生。

作为一名性情耿直的史官,司马迁的性格在朝廷里并不讨喜,故而他的朋友很少。

唯一跟他交情还算不错的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

司马迁后来甚至还专门为李家单独做了传记。

那一年,李陵奉命出征,和司马迁相约待他得胜归来再对酒高歌,却不想两人这一别却成了永别。

李陵在前线作战失败,最终被匈奴人俘虏,当时有消息传回朝廷,说是李陵已经投降匈奴了。

不少人趁机建议刘彻剥夺李家所有荣誉,将他们定义为叛国贼。

司马迁当庭据理力争,他认为李家从李广开始便一直忠于大汉,李陵也是如此,不可能投降。

刘彻起初也觉得此事还有待确认,于是就派了一个叫公输敖的人去查证此事,结果公输敖根本没去仔细查证,回来以后就造谣说李陵不仅投敌了,而且还帮着匈奴人练兵。

恰好此时有边关情报传回说最近匈奴人的作战风格大有模仿汉军的趋势,刘彻当即大怒,一时间所有为李陵说话的人都遭受了牵连,包括司马迁。

当时司马迁被下狱以后,刘彻其实并不想杀他,因为他知道司马迁是个人才,于是他给了司马迁三个选择。

一,上交五十万罚金,此事就算了了。

二,以死谢罪。

三,遭受腐刑,苟延残喘。】

明,燕王府,年幼的朱高煦不明白这个腐刑是什么意思,于是他询问大哥朱高炽,朱高炽闻言眼神一阵飘忽,然后指了指朱高煦的裤子,顺便做了个一刀切的手势。

朱高煦还是很聪明,瞬间明白了什么,被吓的当场捂住了嘴,险些惊叫出声。

一旁的朱棣看着这哥俩的互动,不由的感到一阵好笑,但随即他表情凝重的看向了视频画面中的司马迁。

他其实很敬佩司马迁,毕竟如果是他面临这个选择,他或许会以死抗争,士可杀不可辱。

【司马迁没有五十万那么多的钱,他想死,却又不甘心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于是他选择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选项,遭受腐刑,苟延残喘。

此举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古人都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遭受腐刑便成了废人,不仅会被人嘲笑,而且还辱没先人,对不起家族。

想要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司马迁……做到了。

因为这一次的事情,司马迁悟了,周文王被拘禁之时推演出了《周易》;孔子在窘困之时编着《春秋》;屈原被放逐,赋《离骚》;左丘双目失明,作《国语》;孙膑被陷害,挖去髌骨,却写出了兵法……

凡此种种,让司马迁觉得大难即是大悟的时候,于是哪怕遭受了酷刑,哪怕被人嘲笑,司马迁依旧咬牙坚持在狱中继续编写史书。

直到后来他完成了《太史公书》,得到了刘彻的大力赞赏。

刘彻当众夸赞司马迁的功绩,给予了他许多赏赐,世人只看到司马迁风光的一面,却不知他在背地里究竟遭受了怎样的痛苦。

万幸的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随着司马迁结束了回忆,又到了让古人观今日的时候。

依旧没有主持人的带领,但司马迁却看到了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他看到自己的着作《太史公书》流传后世。

他看到了无数后人阅读他的着作,看到了无数史官以他为榜样坚定自己的信念。

他看到华夏上下五千年,合计有二十四史,而他的《史记》竟位列二十四史之首。

更是有人评价他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看到这些,司马迁终于忍受不住,热泪盈眶。

他这一生都在为编写史书而奋斗,以至于他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没能以完整之身寿终正寝,他经历了很多痛苦,但至少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值得的。】

典籍里的英杰第三期到这里就结束了。

京都历史研究院,张正的表情突然有些怪异,“这小子居然知道二十四史?”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之前只发现了十二部史书,剩下的十二部都是这几年通过考古刚刚发现的,因此按理说只有他们这些研究院的老家伙才知道目前总计共有二十四史,这一点那些年轻的历史研究员可是也并不清楚的。

“他知道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徐山河叹了一口气,随即点燃了一支烟。

“而且还有一件事您不觉得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