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 第328章 大汉第二个五年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8章 大汉第二个五年计划

公元前 117 年。

新春的暖阳轻柔地洒落在大汉广袤的疆土之上。

像是大自然馈赠的金色纱幔,为这片古老大地披上了希望的盛装。

每一寸土地都贪婪地吮吸着阳光的滋养,每一株草木都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整个大汉仿若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涌动着全新的活力与朝气。

就在这个洋溢着希望的美好时节。

第一期大汉周报如同轻盈的信鸽,扑腾着翅膀,

带着足以改写历史的重磅消息,飞入了大汉的千家万户。

这份周报的头版头条,以醒目的墨字赫然公布了大汉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消息一经传开,刹那间,整个大汉仿佛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百姓们的反响热烈如潮。

长安城中,热闹的集市是一幅鲜活的市井长卷。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共同奏响了一曲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乐章。

一位卖布的中年妇人,趁着生意的短暂闲暇,

伸手拿起搁在摊位一角的大汉周报。

她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渴望,

那是对新知识、新希望的热切探寻。

她缓缓展开周报,认真地阅读起上面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详细内容。

随着阅读的深入,她原本平淡的面容上渐渐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明媚而灿烂。

她忍不住放下手中的布料,侧身对身旁同样忙碌的摊主说道:

“你瞅瞅,这上面说往后要大力提升住房质量,

还会全面完善城里的基础设施呢。”

“咱这住了好些年的老房子,每逢下雨天就滴滴答答地漏个不停,

家里摆满了接雨水的盆盆罐罐,收拾起来可麻烦了。

要是真能像计划里说的那样改善,那可真是太好了!

说不定以后也能像那些大户人家一样,

住得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再也不用在下雨天担惊受怕了。”

旁边卖菜的大叔,原本正忙着给顾客称菜,

听到妇人的话,也忍不住放下手中的秤砣,

凑过来看了看周报。

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期待,接着说道:

“还有这医疗方面,计划里说要培养专科医生,

还要建立县、郡两级的医疗中心呢。”

“我这老寒腿,折磨我好些年了,寻了好几个大夫,

喝了无数的汤药,都不见好转。”

“每次一到阴天下雨,腿就疼得钻心,连走路都一瘸一拐的。

就盼着以后能有真正有本事的好医生,

把我的病治好,也能让我少受点罪,

能像正常人一样自在地行走。”

在长安城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里,茶香氤氲。

一群读书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第二个五年计划。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切。

其中一位年轻的书生,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声音洪亮地说:

“这教育方面的计划,可真是太让人期待了!

设立师范学校专门培养教师,还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往后咱们大汉的人才肯定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国家也必然会越来越强盛。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大汉就能在各个领域都培育出顶尖的人才,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另一位年长的书生,轻轻捋了捋胡须。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点头说道:

“是啊,学术研究也得到了大力支持,还专门设立了研究基金。

像我们这些平日里就痴迷于钻研学问的人,

以后就有更多的机会静下心来做学问、着书立说了。

这不仅能让我们个人的才华得以施展,

也能为大汉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元朔城,作为大汉新兴崛起的商业重镇,

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汉的辽阔版图上。

这里的百姓们对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经济发展部分尤为关注,

仿佛那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希望曙光。

在一家热闹非凡、宾客满座的酒楼里,

几位商人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热烈地谈论着这个计划。

一位绸缎商人,兴奋得满脸通红,手舞足蹈地说:

“你们看,这计划里明确说要继续鼓励商业发展,

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关卡收费。”

“这对我们做生意的来说,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往后货物运输肯定会更加便捷,成本一降低,利润肯定能大幅增加。

说不定我这生意还能越做越大,走出大汉,做到西域去呢!”

另一位茶叶商人也连忙附和道:

“没错,加强市场监管这一点也非常好啊。

那些卖假货、搞商业欺诈的人就没那么容易得逞了,

咱们这些一直诚信经营的商家就能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生意也能做得更安心、更长久。”

在元朔城的一家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暂时停歇.

工人们趁着休息时间,也在热烈地热议着第二个五年计划。

一位年轻的工人,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周报.

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大声道:

“太好了!计划里说要推动工业升级,鼓励创新,

以后我们在工厂里就能学到更多先进的新技术,

说不定还能做出更厉害、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到时候,咱们工厂的效益好了,

工资肯定也能跟着涨不少,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旁边一位老师傅,微笑着看着年轻工人,语重心长地说:

“是啊,不过咱也得自己努力,跟上这快速发展的步伐。

这新的五年计划,就是给咱老百姓带来好日子的,

咱们可不能辜负了这份期望。”

在偏远的乡村,消息的传播速度虽然相对迟缓一些。

但大汉周报的到来。

还是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

在村民们的心中种下了兴奋与期待。

一位朴实憨厚的老农,手里拿着周报。

虽然识字不多,许多字都需要费力辨认。

但在村里教书先生耐心细致的讲解下。

他也大致了解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略带颤抖地说:

“俺就盼着这农业能越来越好。

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好种子,俺们庄稼人的日子就真的有盼头了。”

“去年闹旱灾,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一家人辛苦了大半年,

却没什么收获,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要是有了好的灌溉技术,以后就算再遇到旱灾,也不用怕了。”

教书先生也在一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满怀期待地说道:

“这教育计划也关系到咱村里的孩子啊。

以后有了更多优秀的老师,孩子们就能学到更多丰富的知识,

说不定还能走出这偏僻的村子,

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大汉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不仅在民间引起了如此热烈的反响。

在朝堂之上,更是成为了大臣们讨论的核心焦点。

早朝上,刘彻身着绣满金龙的华丽龙袍,端坐在威严的龙椅上。

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宝剑,威严地扫视着下方整齐排列的群臣。

整个朝堂庄严肃穆,气氛凝重得仿佛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

刘彻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第二个五年计划已经由各部一同制定并正式公布,

下面就由各部负责人再为你们详细讲解一番。”

户部尚书桑弘羊,接着稳步出列。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精明与干练,说道:

“陛下,户部将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动商业和工业的发展。”

“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降低商业运营成本的政策,

对于手工业和轻工业的扶持方案也在进一步深入细化。

同时,我们会加强对市场的全方位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确保市场秩序稳定,为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育部的东方朔和董仲舒一同出列。

东方朔神色激动,声音洪亮地说道:

“陛下,教育部会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师范学校的建设工作,

精心选拔优秀的学子投身教育事业。

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划也已初步完成。”

“我们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确保教育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为大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兵部尚书卫青,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洪亮如洪钟般说道:

“陛下,兵部将全力推进军事建设。

我们已经与工匠们展开深入商讨,共同研发新型武器装备。

军事学院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我们会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

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精锐之师,

确保大汉的国防安全,让我大汉在世界上屹立不倒。”

最后刘大海也走出来道:

“老爹,民部定会全力以赴,落实民生保障与改善的各项计划。

在住房方面,我们已经迅速展开行动,积极筹备建筑材料的采购和工匠的调配工作。”

“我们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百姓们都能住上高质量、安全舒适的房子。”

“医疗体系的优化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我们会派遣华夏理工医学院的学有所成的学子前往大汉各处,

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听完所有人的汇报,刘彻满意地点点头。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欣慰与期待,说道:

“众爱卿务必齐心协力,将第二个五年计划落到实处,一丝一毫都不可懈怠。

让我大汉的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让大汉的国力更上一层楼,成为世界的强国。”

而在大汉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公布后。

大汉国的各个角落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城市里,新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高大的烟囱冒着袅袅青烟,工人们在里面忙碌地工作着。

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发展的激昂乐章。

乡村中,农民们采用华夏理工农学院学子教授的新的种植技术。

田间地头一片郁郁葱葱。

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学校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上空。

那清脆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而在长安和元朔城,建设的热潮更是如火如荼、高涨不已。

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为提升住房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而努力拼搏。

他们一砖一瓦地搭建着未来的家园。

而华夏理工医学中,最早的一批医学学子,也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

准备奔赴大汉国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