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骗子世家 > 第83章 马小丽群养金龟(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马小丽群养金龟(1)

平日昌欢出差时,都是二大爷父女在公司里主事。好在公司业务单一,平时没有什么闲杂事,老赵做完一笔生意,回来和昌艳报一下账就行。

二大爷每天上班,泡杯茶,翻翻报纸,收拾一下走廊和办公室的卫生,一天时光就打发了。偶尔收到一封信函,随手拆开,看看没什么用场,就随手扔进垃圾篓里。寄到公司的信函,大多是推销产品的,二大爷根本不当回事儿。

昌欢回来后,二大爷极守规矩,凡事都向昌欢请示报告,收到了信函,也都送给昌欢过目,自己不再擅自处理。

一天上午,邮递员送来一封公函,二大爷转身送到昌欢手里。

这封公函是从北京寄来的,信笺上方,套印着“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几个字。昌欢记忆里,未曾和这个部门打过交道,拿过信函,心里有些蹊跷,仔细看了一遍,才知这是一封邀请函。

信中说,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隶属于全国工商联,是国家民政部注册的社团组织,本着为全国杰出企业家服务的衷旨,协会力求将自身,打造成一个为全国企业家,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论坛讲座、通讯联络等手段,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文化,在协会的企业家中 共享。

信函的结尾说,鉴于甄昌欢女士在市场上良好的影响力,特邀请甄昌欢女士加入协会。

昌欢闲着无事,觉得加入这种协会,至少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损失,而且加入协会的门槛也不高,读过这封信函,只要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写了随信寄来的各种入会必须填报的表格,再寄回去就行。

大约过了一周,昌欢收到了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寄来的回函。

回函中说,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甄昌欢女士,已被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接受为正式会员,望甄女士收到该函后,请按信函中指定的账户,汇入一千元会费,以便协会为您及时办理会员证书,使您尽快享有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为您提供的各项服务。

提到钱,就犯难。昌欢心里有些觉惊,怀疑这是不是个骗局?

按照信中留下的电话号码,昌欢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声音纯甜,开口声称愿为昌欢提供帮助。

昌欢心里有疑惑,便想通过旁敲侧击,试探一下对方的底细。

不料小姑娘在电话里字正腔圆,谈吐娓娓,把昌欢心里的疑惑,一一解释得清清楚楚,无懈可击。

最后,那小姑娘还告诉昌欢,按说呢,甄女士的美国环太平洋科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驻中国大陆代办处,规模还不算很大,社会影响力也欠缺,业务范畴也不广泛,远没达到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的入会门槛。

只是考虑到贵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我们国家,现在,正大张旗鼓地鼓励招商引资,你又是位女性中方代理,这在当今的中国企业界,具有旗帜性作用,协会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反复研究,才决定破格吸纳甄女士为会员。

听小姑娘说的在理儿,又句句说到昌欢的心坎里去,昌欢听过,已是感激涕零,哪里还会再怀疑?再说钱也不多,就痛快地汇给协会一千元会费。

果然,一周之后,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的会员证就寄来了。

一张十六开的蜡光纸上,清清楚楚填打印着昌欢的名字,表明她已成为中华全国企业家协会的正式会员。

随信一块儿寄来的的,还有一份约稿函,是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主办的月刊《新财经》杂志,向昌欢约稿。

约稿函上说,《新财经》月刊,很愿意为新入会的企业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非常渴望甄昌欢女士,能将个人在商业领域形成的独特经营理念,形成着述,惠赐给《新财经》杂志,以便能让所有的《新财经》读 者,分享到甄女士的经营理念。

这件事,多少叫昌欢有些为难。

昌欢心里清楚,自己只读到高中,上学时,又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基本上没正经学过什么知识,离开学校后,除了认真研究过父亲传给她的家书《诡道发凡》,还从没看过什么别的书,中学时学的几个字儿,早就还给孔夫子了,这冷不丁要她写一篇经营方面的论文,确实有点难为她了。

而自己的兄弟当中,大哥现在当官,根本不要指望了;二哥虽说也上了几年大学,却是工农兵学员,加上这些年在社会上混混,估计肚子里那点知识,早就和酒水一块儿,顺着尿 道排放干净了。

倒是弟弟昌庆,是科班出身的笔杆子,写这样的文章,易如反掌,可昌庆早就投笔从商了,现在正忙着自己的生意,哪好意思为了自己这点脸面上的破事儿打扰他呀?

寻思了一番,觉得真的不行,昌欢又抓起电话,打算把约稿的事给辞了。

电话那端,仍是一个小姑娘接电话,听完昌欢的诉苦,发出一阵小鸟鸣叫似的笑声。

笑过之后,开导昌欢说,“甄老板,您可真是个实在人,现在名人出书、发表文章,哪还有自己动笔的呀?您没听人说过吗?就连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文章,现在都是别人代笔的,或者是抄袭的。现今的领导或者老板,养着秘书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是专做这些往自己脸上擦粉的事吗?实在不行,还可以花钱雇枪手呀。”

“什么枪手呀?”昌欢听了,心里发毛,胆战心惊地问道。

“就是给您代笔的,”小姑娘说,“只要您肯出钱,什么样的文章,枪手们都能帮你搞定。”

昌欢放下心来,问道,“像写一篇约稿函上要求的文章,大致得花多少钱?”

“便宜,五百块就差不多了,”电话那端的小姑娘说,“这篇文章发表后,杂志社还会给您二百来块稿费,抛除稿费,您大概只需要格外花三百块钱就行了。”

“发表这样文章,有什么意义吗?”昌欢心里有意,嘴上却装硬,不屑地说了一句。

“嗯?甄老板可不能这么说呀,”小姑娘一本正经地说道,“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至少能提高您的社会地位,如果将来您的企业需要升级,这方面的条件,肯定是少不了的。

“就像现在很多行业评职称一样,哪种职称,能够说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呀?可你要是瞧不起它,拒绝参评,那就会给你的自身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你要参评,就必须按照它的要求,在国家级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有些大学里的教师,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就因为缺少公开发表文章这一项,硬是评不上教授;相反,一些平日上不了课的人,因为擅长搞关系,东抄西剽,弄几篇滥文章在刊物上发表,却能堂堂正正地评上教授,您说这世道公正吗?

“甄老板,我们的《新财经》,可是有国际图书统一刊号的世界级刊物,只要您在我们这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将来无论参评什么,都会为您加分的。”

听小姑娘的一番说辞,昌欢有些动心了,唯一觉着作难的,就是眼下找不到合适的枪手。

电话那端的小姑娘,显然猜出了昌欢的难处,告诉昌欢说,这事她可以代劳,只要五百块钱就行。

反正钱也不多,又是一件能替自己长脸的好事,昌欢也不犹豫,痛快地汇去了五百块钱。

过了一个月,昌欢收到了《新财经》杂志社寄来的二百元稿费,同时寄来的,还有一本当月发行的《新财经》杂志。

昌欢翻开杂志,果然看到目录上,一篇文章的后面,印有自己的名字。

昌欢只在上中学时,写过几篇作文,都是大字报一类的东西,是从报纸上摘抄的,从未想过,自己真的能在拥有国际图书统一出版编号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如今看见自己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印在杂志上,虽说文章并不是自己亲手写的,心里却觉得展样。

满怀敬畏的心情,昌欢恭恭敬敬地,看了一遍枪手替自己代笔的文章,看过之后,对文章的内容,还是不大明白,但内心的激动,却是实实在在的。

唯一让她不满意的,是身边缺少和她分享这份喜悦的人。

二大爷和昌艳,都是相互知根知底儿的,知道这篇文章的底细;大哥现在当官,和自己又有过节,昌欢不想和他分享快乐;二哥现在只对酒店和朋友感兴趣,近段时间,干脆连他的人影都看不见了。

在家里,父亲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估计看了这篇文章,即便什么也不说,昌欢也会自己感到脸红的;母亲现在只对电视连续剧着迷,白天看,晚上看,每天直看到播音员说声“再见”,才肯关掉电视。

昌欢内心激动、愉悦,却无法让别人感受得到。这时候,她才理解,一些外国人,为什么会在极度兴奋的时候,到大街上去裸跑,敢情是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别人一道共享快乐呀。

下周三,昌欢心里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又收到了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的一封征稿函。

信中说,甄女士近期在《新财经》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新华出版社和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近日拟向全国隆重推出一部《全国杰出企业家论文集》,甄女士在《新财经》上发表的文章,已经有幸被编委选中,准备付梓发行。

遗憾的是,出版社和中华全国杰出企业家协会,眼下经费严重短缺,无法完全支付文集的出版费用,现在只好向新书的作者征询:凡论文被选用的作者,自愿承担部分新书的营销任务,推销新书一百本,并按新书订价标准(五十元),在月底前,将预付款汇入出版社指定的账户,一当汇款收讫,论文集马上付梓。

正赶上昌欢的兴奋劲,还没完全过去,钱又不多,昌欢便不多想,轻松地把钱汇了出去。

果不其然,一个月后,一辆邮车开到公司门口,从车上卸下几大包邮件。

邮件是用牛皮纸密封的。二大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邮件搬进屋里,打开一看,是一摞摞新书。

新书挺厚,散发着油墨的气味。

昌欢打开一本,见书是用小号字印刷的,密密麻麻,眼神儿不好,还真看不清楚。查看一下目录,全书足足有三百篇文章。昌欢的名字,果真列在其中,心里不免又是一阵激动。昌欢随手抓起两本,送给二大爷和昌艳每人一本。

二大爷接过一本,看也不看,嘟囔着,“要这破玩艺干什么?也不当饭吃。”

昌艳接过书,随手翻了一下,竟然没看见昌欢的名字,也列在目录里,便随手把书合死,夹在腋下,回到自己屋里。

昌欢大觉扫兴,想想这样也好,省得二大爷父女,看见书里印有自己的文章,说不准还会讥笑自己呢。

又过了几天,昌欢的兴奋劲儿过去了,再看一大堆厚书堆放在屋里,就觉得有些碍眼。这东西毕竟是花钱买来的,不能让它们总放在这里,可眼下又真没什么办法处理掉。

昌欢想到了书店。

早上,昌欢带上一本论文集,到了新华书店,找到书店经理,说明自己的来意。

书店经理看了一眼昌欢放在桌子上的论文集,翻都不翻一下,笑了笑,说道,“这种东西,我们这里是从不经销的。”

“为什么呢?”昌欢有些泄气,“这可是正规出版社出的。”

“正规出版社出的书,太多了,”书店经理嘴上有些不屑,“现在只要你有钱,万八千的,就能买到个书号,随便找家印刷厂,就能印出书来。我们这么个小书店,书架上哪能摆得下呀?”

“要是您愿代卖这批书,我可以打折给你的。”昌欢一心想捞回些书的成本,几乎哀求着说道。

“那也不成啊,”书店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道,“现在我们书店,是自负盈亏,我这些员工,还要靠卖书赚钱吃饭呢,不卖畅销书,哪能赚到钱呀?现在一些大作家的书,有些都要打一折销售的,我们都不愿卖。

“再说啦,像你这种书,谁会买呀?你这书,都属于出了印刷厂,就进造纸厂的那类。”

书店经理一通说辞,听得昌欢满脸胀热,心里生气,却不好发作,硬着头皮,问了一句,“您看都不看一眼,怎么就知道,这是滥书了?”

“咳,还用看啊?”书店经理一脸不屑地说道,“那不明摆着,现在社会上,搞这类东西的人,太多了,多半是给那些评职称的人准备的,现在评各种职称,都需要出书,一些出版商,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花钱向出版社买来书号,再向那些要评职称的人征稿,只要你肯花钱,随便送去一篇稿子,他们就会给你印出书来。

“也有些部门领导,为了撑门面,抬高身价,也可以花公款,为自己出这类的书,书印出来了,他们再通过行政手段,向下面摊排,这样一来,书既能卖出去,又能赚一笔钱,真是名利双收呀;一般人,没什么用场,谁会出这类滥书呀?”

昌欢听了,心里冰凉,本想再哀求几句,见书店经理已经沉下脸来,只好拿起自己的论文集,淡咧咧出去了。

眼见一点销路没有,放在屋里又碍事,昌欢只好让二大爷上街,找来一个收废品的,把书卖了。好在现在纸价不低,一本论文集,差不多能卖一元钱,收废品的也挺高兴,把一堆崭新的论文集拉走了,昌欢心里才踏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