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骗子世家 > 第59章 甄昌欢情窦初开(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甄昌欢情窦初开(1)

以后的日子里,不止在教室里,在操场上,走廊里,上学路上,放学路上,昌欢随时都能感觉到,一种恐怖的眼神,在她身上来回滑 动着,而且,只要一回头,就能看见一双发出哀怨目光的绵羊眼。

慢慢的,昌欢发现,自己越是恐惧,越是恼怒,那种哀怨的眼神儿对她的逼迫就越强烈,越肆无忌惮,简直把昌欢逼到了悬崖边上,眼看就要崩溃了。

终于,四月第二个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后,昌欢打算把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写完,打开文具盒,发现了一张折叠得非常好看的信笺。

信是用红格信纸写成的,不知是什么人写的,也不知什么时候塞进了她的文具盒里,却着实吓得她心脏紧缩了好长一阵子。

多少天来,她似乎预感会有这一刻的到来,也似乎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昌欢急促地喘着气,两手哆 嗦着,把信笺打开,尽管屋里没有别人,却明显感觉脸上胀热得厉害,好像干了什么坏事,兀然被人捉了现行,心急火燎的,耐不住性子,一目十行地草草看了一遍,心里才安稳一些,仿佛很久以前预言的事情,现在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厨房做饭的母亲,恰巧这时推门进来,准备到壁橱里舀一瓢米。

昌欢敏捷地把信笺叠好,放进书包,而后装出正在构思作文的样子,缓缓平静了躁乱的情绪,幸好没被母亲发现。

昌欢心里有点乱。

其实这会儿,她真的想把自己的心事,跟母亲说说,可一想到母亲平日那些说教,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昌欢确信,给她写信的年轻人,并不叫她动心,这不光是因为他长有一双令她讨厌的绵羊眼,关键是他那呆板的性格。

他好像在班里没有朋友,平日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合群儿;家里的条件也不好,父亲是工人,母亲没有工作,是家庭妇女,家里孩子又多,常年穿带补丁的衣服。

那人唯一能引起别人关注的,是上课时,当老师提问一个问题,一连问了几个同学都答不出来,问到他时,他总能条理清晰地说出准确的答案,得到老师的赞许。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毕竟现在学校里,也不怎么正经上课,学好学坏都一样,中学一毕业,都得下乡插队,同学也并没因为这一点,高看他一眼。

这个年轻人叫怀沉石,是班里一个不起眼儿的学生,家住郊区棉纺厂的棚户区,父亲是棉纺厂的工人。

家境贫寒,使他从懂事时起,就有了沉重的自卑感,受惯了同学鄙视的冷眼,使他不敢对别的女生有非分的幻想。

可昌欢为人和善,见面时总是冲他颔首微笑,这便撩动了他心底的一潭死水,经过长时间朝思暮想的折磨,最终扼制不住心潮汹涌,大胆地给昌欢写了情书。

多年以后,躺在监狱的冷板床上,回首往事时,昌欢还确信,正是这封倒霉的情书,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昌欢一直不能原谅自己的是,当初没把情书马上退还给他。如果当时把情书退还回去,或许自己的命运,就不会这么惨。

那会儿,学校里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个男生给自己心仪的女生写了信,不料女生对他根本不感兴趣,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情书摔还回去,同时不忘冷言冷语地数落那男生几句,把那个男生羞辱一番。

这样一来,男生心里刚刚烧起的欲 火,被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时不时还要忍受老师和同学的冷嘲热讽。

也有些女生,没这么泼辣,而是选择了借刀杀人的办法,在收到情书后,她自己不肯出面解决,而是把情书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找到那男生,一通训斥,爱情的萌芽,就此被掐死了。

昌欢觉得这些方法都不好,缺少君子之风,不够仁义:人家只是喜欢你嘛,又没把你怎么样,干嘛非要像对待仇人似的损人呀?

昌欢选择了相对温和方法,背着家里人,偷偷给怀沉石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首先对他的来信,表示了感谢,而后,站在无产阶级爱情观的立场上,向对方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青年,共 产主 义事业的接班人,应当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无私地投身到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去,狠斗私字一闪念,将腐朽的、带有小资情调的资产阶级爱情观,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尽管这些鬼话,连她自己都不相信,却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问题不在于这封回信的内容,而是这种回信的方式,让正在饱受爱情煎熬的怀沉石产生了错觉,把它看成女孩子恋爱时,半推半就的一忸怩作态。

果然,第二天放学回家,昌欢打开书包时,文具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放进了一封情书。

这一封情书的用词,明显要比上一封热烈得多,甚至连称呼都改成“亲爱的”。

信里,年轻人毫无遮掩地表达了对昌欢的爱慕,说自从第 一次见到昌欢,她那灿烂的笑容,就像夏日的太阳,消融了他心里的千年坚冰。

吃饭的时候,他会想到她的笑脸;走路的时候,会想到她的笑脸;上课的时候,会想到她的笑脸;睡觉的时候,梦里会浮现她的笑脸。

现在,只要一天不看见这张笑脸,他就会焦躁得发疯;为了这张笑脸,他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说,他愿是一支铅笔,握在她手里,写出优美动人的诗句;他愿是一块橡皮,拿在她手里,为她擦去烦恼忧愁;他愿是一双鞋垫,踩在她的玉足下,伴她走遍万水千山;他愿是一只脖子上拴着绳子的小狗,绳子的一端,攥在她手里,永远和她不离不弃。

他发誓,无论昌欢怎么对他,他都会在心底,一辈子爱她。

昌欢一直生活在无忧无虑、充满温情的家庭,虽说为人谦和,很会处事,却从来未经受过别人如此肉麻的恭维,这些平日里,人们歌颂伟大领袖都不曾用过的词句,如今一股脑儿地用在了她身上,昌欢有些飘飘然了,乐不可支,甚至对那个平日总穿着打补丁衣服、不起眼儿的怀沉石,刮目相看了。

昌欢不能理解的只有一点,就是那双绵羊眼后面的大脑里,怎么会蕴藏那么绚烂的文彩,写出如此令人如痴如醉的诗句?而且,这种优美的词句,又绝对不是灵光闪耀的昙花一现,而是像夏季山间的小溪,源源不断。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看似冷漠孤僻的年轻人,总能变戏法似的,神不知,鬼不觉,每天准时将一封文情俱佳的情书,放进昌欢的文具盒里。

大约一个月过后,昌欢就成了这个年轻人的忠实读 者了,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等着放学后回家,趁着家人不注意,快乐地躲进屋里,装成写作业的样子,读着年轻人写给她的情书。

看过后,赶快把信笺叠好,工工整整地放进自己的衣箱左下角。不长一段时间,那里已经积攒了一沓情书。

随着情书的增多,那个年轻人的形象,在昌欢心里,也开始慢慢地改变:平日总穿让同学瞧不起的带补丁衣服,这会儿在昌欢眼里,也变成艰苦朴素的美德;略显单薄的身材,在昌欢眼里,也显得那么魁梧伟岸,值得信赖;甚至鼻梁两侧几颗雀斑,在昌欢眼里,也变成张显男子汉气魄的标志。

昌欢终于忍耐不住,也开始给怀沉石写情书了。

此后,二人虽近在咫尺,却如远隔天涯,每天通过暗传情书,互倾衷肠,沉浸在初恋的幸福里。

家里最先发现昌欢正在恋爱的,是早就开始耳背的世德。

因为耳背,和家里人交谈时,常常打岔,引得家里人笑话,世德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主动减少了和家里人的交流,变得沉默寡言了。

可周围世界,对他极具诱 惑,他想随时掌握周围发生的一切,就改变了以往通过询问来了解情况的习惯,练就了通过察言观色去了解外部世界的本领。

昌欢的恋情,虽说家里人谁也没有提到过,但昌欢脸上那种初恋少女无法掩饰的喜悦,世德凭着老江湖的眼力,一眼就能辨识出。

担心自己看走了眼,世德又很巧妙地从昌欢身上找到了佐证:这段时间,昌欢几乎每天在天黑之前才回家,回家后,还直嚷嚷在学校帮班里干这干那,显出一副极不情愿样子。

而同在一所学校,仅比昌欢低一年级的昌庆,通常半下午就放学回来了,甚至,连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的父亲,也是在太阳落山前就下班回来了。

而且,昌欢往往抱怨完在学校帮班里做事之后,马上就心情愉快地在饭桌上又说又笑,谈笑些白天在学校遇上的趣事,这就暴露了她刚才的抱怨,并非自己的真实心情。

显而易见,之前她之所以要这么假惺惺、装成极不情愿的样子,无非是想堵塞别人的嘴巴,免得人家会问她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根据这一点,世德判断,昌欢每天迟迟才回家的背后,必有隐情。

结合这段时间她脸上的笑意推断,世德准确地得出结论,昌欢正在恋爱。

为了进一步寻找出决定性的证据,世德开始暗中监视昌欢,像一个狡猾的侦探。

很快,证据出现了:昌欢这阵子,突然对写信产生了兴趣。

根据经验推断,一个人,如果不是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为了练笔,天天写点什么,正常的人,如果不是遇上什么特别纠结的事情,是不会通过写信来纾缓心中郁闷的。

只有恋爱中的年轻人除外,他们觉得,要是不用情书的方式来表达爱慕,光凭见面时的谈情说爱,是空口无凭的,不牢靠的,恋爱中的年轻人,是最愿意用写信的方式交流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每当昌欢借口写作业,一个人躲在屋里奋笔疾书时,世德就会蹑手蹑脚,踱到孙女的屋外,故意轻轻咳嗽一声,而后目光敏锐地观察昌欢的反应。

果然,每回在世德轻咳一声后,昌欢都会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浑身悸栗一下,赶紧拿胳膊捂住胸前的信笺,转过头,冲着站在门边的爷爷做个怪脸,再向爷爷努努嘴,表示她现在正忙着呢,没空儿搭理他。

每当这会儿,世德就会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转身回到自己房间,心里却对昌欢恋爱的事,开始有些隐隐的担忧。

昌欢上学的时间,也比从前提早了许多。

昌庆一般是在日上房檐,才离家上学。

父亲走得更晚,常常是日起两竿之后,才骑上自行车出门。

昌欢却不然,她差不多和起身做早饭的母亲同时起身,洗漱之后,草草吃口东西,晨光初显时,就匆匆出门上学去了。

“你比校长还忙。”母亲有时这样揶揄她。

昌欢也不介意,诡秘地做个怪脸,总能说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早走理由。

“昌欢和谁好上了?”早晨上班前,恒安到二大爷屋里喝茶时,二大爷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

恒安端茶杯的手,轻抖了一下,茶水差点洒了出来。

恒安媳妇每天做好早饭,都要给二大爷泡壶茶,恒安上班前,总要到二大爷屋里倒杯茶喝。

恒安知道,二大爷是从不跟他说闲话的,特别是耳背后以后,话更少了。

恒安愣了一会儿,望着二大爷说,“没有啊。”

看着恒安说话的口型,世德不屑地苦笑了一下,不得不替恒安妇夫对孩子们情感世界关心得不够而惋惜了。

恒安想跟二大爷打听仔细,可二大爷耳背,又不会手语,要交谈,必须对着他的耳根,大声喊叫才行,而这类事情,又是忌讳大声交谈的。

思忖片刻,恒安放下茶杯,起身上班去了,临出门,听二大爷从背后后叮嘱一句,“姑娘大了,爹妈得多操点心。”

恒安心里有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