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丸喜拓人6 你的点滴
留美家的装潢没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多数人能脑补出的日本乡下差不多。
丸喜拓人和姜天蔚坐在会客厅里,隔着桌子,谁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丸喜拓人是低着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姜天蔚是四下打量,看着周围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如果是名侦探的话,大概能从房间里找到什么特别的细节吧?
然而,并没有。
留美的家里看不太出特别的东西,这不是什么好的表现形式。一般人的家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兴趣爱好”的痕迹。
有些人喜欢画作装饰,有些人喜欢字帖,有些人喜欢喝茶就会收集很多茶叶,如果是喜欢喝酒,那肯定会有一个自己的酒柜。如果是女士,往往更愿意在这些小细节上下功夫,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装饰品,却能让自己的幸福感翻倍提高。
但是留美的家里看不到这种东西,这说明她只是得过且过而已。
姜天蔚一直主张,活着和生活,是很接近但不一样的两个概念。就类似铁水和钢水的区别一样。
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有个人得了重病,变成植物人,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不能言语,没有神智,这种就叫做活着】。只有当一个人可以自由自在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才叫做生活】。
哪怕这个人选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跟个植物人似的过活,那也是他自己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
但是留美的家里,很难让姜天蔚感受到生活】的味道,留美只是活在这个家里而已。
记忆确实可以改变,但,习惯呢?
拿芳泽姐妹举例子,妹妹芳泽堇变成了姐姐芳泽霞,她开心吗?其实并不开心。
因为她做不到像是姐姐那样的技巧,所以她在自己擅长的艺术体操里,并没有拿出相应的亮眼成绩。
留美也是一样,虽然她的记忆里,自己从小失去了父母,也没有恋人,从小跟外婆相依为命,但却又有很多明显不符合乡村生活的小习惯。
比如典型的,城市打工人忽然回到老家,都会有一阵子不适应的感觉吧?尤其是身体记住了使用那些便利的电器之后,忽然回到乡下,总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留美的情况更加特殊,她明明没有恋人,但是却总会在生活之中,处处体现出奇怪的地方……比如做饭,会做两人份。虽然自己和外婆也是两个人吧?但明显做饭的量不像是两个女人能吃下去的量。
还有买东西,也总是下意识的就买两个成套的……
她怎么也想不起自己为什么会养成这种习惯,最后,只能用:搞不好,是上大学的时候住宿舍的时候习惯了跟人同居的生活吧?
留美现在虽然不会再被梦魇侵袭了,但同时,失去了一份巨大的幸福感,也让她的生活失去了色彩……
她总觉得心里空空的……
很快,留美就从厨房里端出了草莓大福,这种日式点心在大城市里显得不够起眼,有太多豪华的西洋点心可供选择了。但在这宁静的小乡村里到是正正好。
“茶的话,现在只有冰凉的麦茶。”
留美说着,从冰箱里拿出了冰凉的麦茶。
现在还是冬天,用中国的农历来说,就是“还没出九呢”,正是冷的时候。
姜天蔚好奇道:“留美小姐很喜欢喝凉的吗?”“不啊。”
留美一边给两人倒饮料一边随口否认。
“总觉得,有人很喜欢这种搭配呢。酒量很差,所以总是下班后用冰凉的麦茶来缓解压力。就像是喝啤酒一样。”
留美小姐笑着,拿起一个空杯子,很豪迈的一仰脖子,像极了酒馆里逞能的那些酒客的模样。只不过她杯子里没有东西罢了。
丸喜拓人看她这样,嘴角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但脸上却只有悲伤的神色——她说的这种喝法,就是自己的喝法啊……
就是自己啊……自己就喜欢下班之后,这样喝一大杯冰凉的麦茶,清理自己一天的疲惫,然后神清气爽的继续开始做研究。
“我……我去上个厕所。”
丸喜拓人想到这里,默默站起身来,往厕所走去——他来过留美的家里,自然是知道厕所的位置的。
留美正要提醒他,但姜天蔚忽然开口,打断了额她的思路:“留美小姐,现在有正在交往的男朋友吗?”
日本人说话比较含蓄,很少有他这样直来直去的发问的,留美忽然被问到这么私人的问题,也是脸上一红:“没,没有。”
她伸手玩弄着自己的发丝,住院时为了方便治疗而剪短的头发,现在也不知不觉的恢复到这样的长度了。
看她这羞涩的模样,姜天蔚松了口气:看起来,就算记忆会失去,人的性格也不会那么轻松的改变。
说起来,这样还挺浪漫的不是吗?
即便是记忆之中已经没有了那个人的分量,但重来一次,还是会爱上同一个人。
在留美心里,对丸喜拓人的感情么……
从她本能的叫对方拓人先生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在日本,能直接称呼对方名字,不敢说特别亲密吧,至少也的是熟悉的人才行。
而且,留美现在还没有交往的男朋友,这波啊,有戏!
姜红娘还是第一次做媒婆,哎,看起来这还挺顺利的嘛!
至于另一方,也就是丸喜拓人这边的情况么……他上完了厕所,从洗漱台边上捧起一束清水,用力泼在自己脸上。冰冷的水夺走脸庞皮肤的温度,让他浑身一机灵,也正让他感觉清醒了不少……
同样被浇灭的,还有丸喜拓人对留美死灰复燃的一点热忱。
自己,绝对不能让留美回想起来那段糟糕的过去……这是丸喜拓人的觉悟。即便为此要牺牲自己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他重新戴上眼镜,把感情再次封印在身体里,做一次深呼吸,镜子里的自己再次戴上了完美的假面。
这就是正经心理学范畴的“人格面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