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全家相逢在古代 > 第122章 学院招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大学院的招聘和招生简章早在泸城时就已让影卫传到大衍各地,毕竟信息不畅,交通不便,各地赶到滇城且有一段时日,所以第一批前来的夫子和学子基本都是滇城以及周边的。

招聘及招生办法之前就已定下,文学院、武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各不相同。有着夏侯震、江院判、云行之以及周立身的名气,夫子们和学子们趋之若鹜,原本他们这些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走出滇城,更遑论遇上这几位大拿,那真真都是泰斗级的人物啊,只一个死了又活过来的云行之,大家觉得哪怕只见上一面那也是值当的。

四大学院在城内设了接送点,所有人都安排在学院宿舍,一应食宿全免。别具一格的学院建筑、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有这洁净舒适的宿舍让大家纷纷眼前一亮,尤其这茅房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干净方便,学子们觉得就为这宿舍也要好好使把力。学院的厕所全部使用的蹲便器,不能说完全没有味,但相较于之前的原始茅房那是天壤之别。

正式考试开始之前,所有人都有幸聆听了几位大拿的招生宣讲,那场面不亚于现代的粉丝见面会,果然追星不分时代。

通过宣讲会大家了解到学院的管理制度和授课体系,而且所有被录取的夫子会有纹银百两及一套宅院的敬师礼,正式学员学费食宿全免,虽然之前简章上有所言明,但此时得到进一步证实,大家还是欢欣雀跃的,尤其对于家境贫寒者来说,每年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夫子们也可以将家人一并接过来。

给了大家两日的休息时间,招聘及招生考试正式拉开序幕。

要说热闹的当属武学院,之前杀手盟弃暗投明的那些人都赶到了滇城,一部分被安排在各个学院做了安保人员,一部分懂笔墨的有些文化基础的便跟着阎魁报名参与到了选拔比试之中。

武学院选拔分三场,一场笔试,一场武试,最后一场面试。

这第一场笔试便难倒了一些人, 有些人光是孔武有力,不通文墨。有的虽识些字,可这出的题实在是不大会作答,题型看着也实在新鲜的紧,什么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还有问答题,反正前面的题连蒙带猜总是能填满的,至于正确率那就说不准了,而问答题就是让大家有发挥余地的题,也是彰显个人水平的题,当然这里面不乏一些学识厉害的人,他们不见得有武艺在身,但是对军事知识多有涉猎,且还有一些独到的见解,问答题上就能有所分别。

这第二场武试,有一部分弃权,武学院的选拔也并非一定要会武艺,毕竟会有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自然不同。

杀手盟的十来个人显然身手不凡,毕竟是见过腥风血雨的,实践经验丰富啊,几个村子里也来了一些后生,这半年跟着四兄弟练武,又被影卫时不时地调教,这身手还过得去。

最后一场面试,面试官有夏侯老将军、夏侯震、黄宗清、燕如荆和云行之。之所以会有云行之,是因为他也是任课夫子,诸如经史要义、治国方略一类的文化课他最合适。

面试教室门口有面试官的资料介绍,以及在学院的任职职位。一众参加面试的夫子和学子有点懵,夏侯震和云行之宣讲的时候见过了,可夏侯老将军、黄宗清和燕如荆怎么也来了,一个是曾经的大衍战神,一个是威名远扬的剑圣,还有一个是名扬江湖的大侠,这滇城武学院真真是了不得啊。故而人还没进去,这腿就有些抖了。

最后三场下来,应聘的夫子几乎全军覆没,只余阎魁和几个前杀手,负责体能训练课,学子倒是收了不少,还有几个好苗子。至于夫子就由云翊的几个师兄和去过军营的影卫担当,他们一来武力值爆表,二来影卫还有过战场经验,三来林子汐给的那些兵书他们也都看得透透的,总之无论是文还是武从综合素质看目前没有人能超越他们。

医学院的招生两位院长和毒医商议后决定降低门槛,此次求学的生源有一部分是在药铺医堂做过学徒的,多少有些基础,而另一部分则没有任何基础只凭一腔热情,薛郎中提议学院设预科,学费可免,食宿自理,以半年为限,期末考试合格者将成为学院正式学员,而不合格者自然会被淘汰,用半年时间去筛选一批苗子。

至于来应聘夫子的还真不少,都是冲着江院判的名头来的,夫子考核的门槛可不会降低,甚至还增加了难度。除了理论外,实操考核占了很大比重。

医学院旁边还有一座医馆,可能是大衍有史以来最大的医馆,涵盖了门诊部和住院部,自然是结合了现代医院的一些做法。薛郎中这段时间从林子汐的电子课程里学了不少西医的理论和知识,他也想做一些中西医结合的尝试,比如解剖学,最近带着江流云和莫子苓倒是嚯嚯了不少兔子,练过手的兔子全部交给食堂,最后都祭了大家的五脏庙。在大衍开膛破肚做手术还不可能为世人接受,但是薛郎中和江院判的想法就是,总归有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想通过这个医学院迈开第一步,好不好用事实说话。

而且这次报名的学子当中竟然有几个仵作学徒,薛郎中如获至宝,特批入学,由他亲自指导。这些学生不仅可以作为吸取西医经验的突破口,也是可以作为林子汐所说的法医一科的尝试。

话说这个医馆开业头几天,因为在城里的广告宣传声势浩大,且开业前几天车马免费接送不说,看诊也免费,拿药只需五折,还有前太医院院判坐阵,城里的人全都涌向了城郊医馆,有病瞧病,无病探个脉,赶不上免费马车的,有钱的便自己雇车,没钱的就靠两条腿或是板车,总之平时冷清的城郊路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这条路目前还是颠簸不平的土疙瘩路,不过已经被林子汐列入修造计划了,待学院和医馆生意步入正轨,这条路人流量必然会很大,修路和两边的商铺可以同时动起来,还有马车公交计划,都需要一步步地去实施。

这头几天营业遇上的疑难杂症,便成了学院夫子的实操考核,自然不是拿这些病人练手,他们给出的诊疗方案,仍需两位院长和毒医共同会诊商议。最后只录取了四位夫子,且这些人还需要参加学院的夫子培训班,参加进一步的深造。

有时候你想什么就会来什么,薛郎中是想着要推广西医的手术,这不开业第二天,一辆豪华的马车载着一个孕妇就来到了医馆,原来这是滇城富户吴家的少奶奶,这头胎是个是个双胎,肚子太大人偏又是个瘦小的,胎位还不正,这生了许久已经折腾得人事不省了,城里医馆的大夫让准备后事,不知道谁多了句嘴,然后这吴老爷就让人将这个儿媳妇拉过来,死马当活马医。

薛郎中见状立时让江流云上手,到她的主场了,江院判出面和家属沟通,那吴老爷好歹在生意场上混迹了很多年,面对江院判提出的剖腹取子,先是纠结了一会,随后问道:“请问江院长,这剖腹取子有几成把握,我儿媳的性命可能保住?”

“作为一个医者,我只能说尽最大努力去救人,你儿媳目前的状况,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否则便是一尸三命。”这毕竟是流云第一次做手术,之前绝大多数都是拿小兔子试手的,偶尔去义庄碰到无人认领的尸首解剖过几次,谁都不敢做出保证。

“那就拜托江院长,若是孩子保不住,就尽力保大人吧。”

旁边那儿媳的父母本不愿意剖腹取子,在他们眼里那是与杀了他们女儿无异,喊着要保大人。

江院判让他们签了手术同意书,即便如此他心里也是直打鼓,人都送来了不可能见死不救,可万一流云手术失败了,这即使签了字也是不抵事的,人命大于天。

他这头谈妥了,那头江流云和莫子苓带着几个助手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和孕妇家人仔细询问了身体情况之后,便将她推进了手术室,薛郎中也跟了进去,防止突发状况。

手术室一应器具都是林子汐囤下的,江流云平定了下心情,穿着手术服的她俨然一个现代医生,脑袋里一遍遍回想着之前的练习手法和过程,待麻醉药效时间开始了,她深呼吸了几口,对着莫子苓说道:“开始吧。”莫子苓点点头,她心里也是慌的,盘子里的手术工具她已经了然于心,练习过不知多少次,但正儿八经用在活人身上,她还是忍不住紧张。她集中精神,一样样递给江流云。薛郎中坐在一边表面镇定,心下也是突突的。

孕妇被局部麻醉,这时胳膊上打着吊针,根本不知道肚皮已被剖开,一刻钟之后,两个孩子被顺利取出,当微弱的哭声传出后,手术室里的人齐齐松了口气,薛郎中接过孩子,江流云还要接着缝合伤口,此时的她信心大增,手下动作不见丝毫滞碍,助手们配合默契,待最后一针缝合上,整个手术耗时半个多时辰,非常成功。

两个孩子因为体弱,被推进了监护室,吴老爷一家人在外面喜极而泣,两个大孙子啊。

产妇及两个孩子都要在医馆住上一段时日,吴老爷无有不应,接着吴家管家便被导诊人员安排去缴了费,家里丫鬟留两人陪护,住院部自然也有高级陪护病房,吴老爷当然不差钱,定了个套间,饭食都是最好一档。

这是江流云的第一个手术病人,也是大衍历史上第一个剖腹产的妇人,她做完手术后没来由地一阵后怕,手止不住发抖。

妇人在孩子出来后就悠悠转醒了,虽然江流云在缝合伤口,她局部麻醉却是没有感觉的。她只觉得这个屋子特别亮堂,只听到人声,却看不到人,眼前被撑起的布帘遮挡住了,再后来她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好了。”

被推入病房后,她才看到自己的两个宝宝,泪如雨下,自从知道怀了双胎,一开始是欣喜的,可是越往后身子越重,她又长得瘦小,便一直很忧心,本以为挺不过去了,在清醒地最后一刻还想让相公剖腹取子,她死了就算了,孩子到底可以保下,可她相公平时看着不着调,那时却怎么也不答应,婆婆虽有些意动,但是公公没松口,便也只好作罢。

江流云换了衣裳,影一陪她说了会话,稳定了心绪便来到病房,和产妇和陪护丫鬟仔仔细细叮嘱了注意事项,这几日她和莫子苓准备住在隔壁,毕竟是第一例手术,心中没底,怕有意外状况时好能第一时间在场医治。

产妇在精心照料下七日之后便可以出院了,可吴老爷和她相公怎么也不让,硬是让她在医馆里将月子做完再回家,钱不是问题,两个孙子由江小神医照料他们不知道多放心。不错,江流云在他心里已经是神医级别的了。

江流云因此回去和林子汐商议,这眼下住院的病人还不算多,往后这万一都想在医馆做月子可咋整?

林子汐表示这好办啊,医馆旁边再起一座专门的妇产科医馆,连带着月子会所。只不过这房子好办,但相关女子医务人员且有几年培养,月子会所嘛规模也不宜大了,毕竟一般人也不会在外面坐月子,有钱人家也不会总是有人生产。

吴老爷家的双生子难产平安落地的消息如暴风骤雨般迅速传遍滇城的角角落落,剖腹产这个之前禁忌般的话题,也被大家津津乐道,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尤其是那些因为难产死掉的妇人家属,可伤心难过了一阵,要是神医早来滇城,命不就保住了嘛。还有那些已经怀孕和即将生产的,心下更安定了些。

于是医馆目前最火爆的生意是接生,很多临产的家里条件尚可的都希望住进医馆,尤其是怀了双胎的,只为求得一个心安。江流云哭笑不得,现下大夫和护士还严重缺乏,她只能接收了一些情况特殊的,可能会做手术的,其他的全部慢慢安抚劝了回去。

再说这个农学院,可真真是大衍头一遭,大家怎么也想不到,这种地还要在学堂里学上一学。

来应聘做夫子的除了那几个农事官,其余一个都没有,来求学的可不老少,基本都是农家孩子,可能大家对于农学院还有些误解,而且以大衍目前的国情,其他人也是不愿来学农的。农户人家的孩子都是在地里滚着黄泥巴长大的,除了少数读书的,大多数自小都会干些农活,有一些是存着看热闹的心思,有些人大字不识一个,在家就干着种地的活,听说这学院包吃包住,且还有那冲水茅厕,便也想来看看。

林子汐意识到一个问题,目前报名的基本都是来自农家的孩子,这些半大小伙子在家里也算的一个劳动力,一旦来上学,这对家里生计而言必定会有影响,可能有些好的生源因为这个原因而不能来求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云翊给她出了主意,以半工半学的模式,学院周边的地都已经买下了,作为农学院的学生理论实践两手抓,平日里在试验田上忙活是免不了的,便算的他们做工,给予一定的工钱,以补贴家用,另外学院里所有的杂活都不会请人去做,而是由他们轮流值日完成,这又可以领到工钱,也就是说来上学不但不要钱,还会给钱,看似赔本的买卖,但对于大衍未来来说,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必要投入,且这些农田都是有产出的,农学院自给自足还是可以做到的。

农学院这种助学的模式一传开,那有些犹豫的或是半看热闹的立刻坚定了决心,立志要考上农学院。而其他几个学院根据生源的情况,也采取了一定的助学政策,除了厨师和安保人员需要外聘,其他的活都被学生包了。

农学院的课程设置由林子汐总策划,她虽不宜去教室讲课,但易容过后的她经常以助教的身份穿梭在各个教室,所有的夫子每日也要跟着她上培训课,故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