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香宫鸠彦王认为,尽管经营不善,但小日子在华北经营了三年,即便一时占据不利,也可以轻松拖垮独一团的后勤。
所以这次打李云龙,朝香宫鸠彦王志在必得。
这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胜利的可能,更是出于宣传方面的需要。
李云龙这个帝国的不败装甲飞龙,已经成为了悬在小日子头上的利剑,如果不早点将之摧毁,朝香宫鸠彦王寝食难安。
老畜生朝香宫鸠彦王觉得自己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坚持要对李云龙出兵。
但实际上,李云龙这边也早就盯上了这个老畜生。
丁伟放下电话,刚刚他跟孔捷、李云龙等人进行了一次简短的电话碰头会(这算不算最早的电话会议?),由李云龙大概讲了一下自己的作战思路。
“李云龙这小子,胆子不小啊,这是打算以自身为饵,把北平城的两个鬼子师团给钓出来啊。”
不得不说,论作战胆略,李云龙是他们铁三角里头最大胆的一个。
独二团政委鲁任强担忧道:“李云龙的策略好是好,但是会不会太冒险了?他为什么不用他以前那套快来快去的打法?”
丁伟哼了一声:“他李云龙不冒险,还能是他李云龙吗?”
“至于说他那套快来快去的打法,你我也都清楚,听说德国人也用的类似的战术,打得整个欧洲都在颤抖,但那跟我们毕竟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哦?”
“在欧洲,德国人是进攻方,所以讲究快速进攻敌人的重要据点,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以此达到快速占领,减少本方伤亡的目的。”
鲁任强点了点头,这些东西,八路军这边早就有过讨论。
当得知三德子用闪击战的方式,迅速占领波兰的时候,八路军这边其实就已经意识到了,三德子使用的是跟李云龙以前在晋省南部纵横时相似的战法。
后来三德子又迅速击溃高卢鸡,狠狠给欧洲带来了一次闪电震撼。
不过关注着欧洲局势的八路军这边,反而觉得有点理所当然。
随后八路军上上下下,都对三德子的战术战法进行过讨论和研究,最后推测出了三德子采用闪电战的原因和目的。
也正是因此,李云龙原来那套快来快去的打法,也在八路军这边狠狠露了一手。
不过后来,八路军这边还是分析出了其中利弊。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八路军和三德子的所处的立场不一样。
三德子是进攻方,而八路军从本质上来说是防守方。
“我们的抗战,是以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为主,不能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否则就会让我们陷入被动。李云龙的快来快去的打法,用来攻城略地其实很不错,但用来大量消灭鬼子,还是差了点意思。”
鲁任强点头道:“我明白了,李云龙这是想把鬼子钓出来,然后集中咱们三个团的兵力狠狠收拾鬼子。”
“没错,李云龙的战略就是这个目的。”
“可他李云龙就只有一个团,即便加上我们,也才只有三个团,鬼子虽然兵力经过两次大败之后,兵力已经更加紧张,可华北还有十几万伪军啊。”
丁伟不屑地道:“伪军?那能算是军队吗?”
“至于鬼子的那点兵力,你信不信,要是咱们独二团速度慢点,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你知道他李云龙现在手底下有多少兵力吗?至少也是八千!就这,还是上级多次要求精简兵员,不能一味盲目扩大兵力,不然就以李云龙那德性,现在手底下不说八万兵马,少了两万信不信我敢拿脑袋跟你打赌?”
要说了解,还是身为老战友的丁伟对李云龙更加了解。
“他李云龙手下兵强马壮,咱们独二团也差不到哪里去,全团现在有两个坦克营,一个步炮营,另外还有一千五百人的机械化步兵部队,你认为凭咱们独二团,能干鬼子多少人马?”
鲁任强说了个比较保守的估计:“一个旅团?”
“呵呵!政委,大胆一点,把眼光放开一点,别说是一个旅团,就是一个师团,我独二团也敢跟鬼子正面碰一碰!”
鲁任强想了想道:“这倒也是,根据我们之前收集到的情报,鬼子的119师团和第120师团,其实战斗力都不怎么样,跟鬼子排名靠前的几个甲种师团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丁伟笑道:“那不过就是一群被强行拉上战场的娃娃兵,能有什么战斗力?这也说明了鬼子在经过两次惨败之后,又对南洋进行大规模进攻,兵力已经非常不足,只能让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仓促走上战场,这也正说明了咱们以优先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为主的策略是正确的。”
“那我们这一次?”
“不用跟上级请示了,上级已经说过,这次我们三个团攻略华北中北部地区,战斗过程怎么打,完全不干涉。既然李云龙已经做出了战略部署,那我就配合他李云龙一次,算他李云龙欠我一个人情!咱们就先暂时按兵不动,等鬼子那边先出招!”
于是,在李云龙的倡议下,独一团、独二团以及新二团,都暂时按下了狂攻的脚步。
独一团作为全国瞩目的焦点,甚至干脆直接停下了脚步。
在小胡庄公审了一群试图反抗八路军的地主之后,李云龙甚至亲自配合赵刚,在小胡庄搞起了分田。
小胡庄的大地主胡汉三和他的小儿子因为作恶多端,被李云龙宣布枪毙。
驻扎在二十几里外望都县的胡家大少爷胡镇,竟然对此没有丝毫反应,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爹和弟弟被八路军枪决,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进行支援。
独一团在望都县附近停下脚步,可是让金陵的媒体高兴不已。
立刻就有受鬼子控制的媒体写了一篇《李云龙受困望都,不败飞龙即将迎来自己人生首败》的新闻。
与此同时,一名独臂的小日子商人,率领着一支规模不大的商队,走到了北平城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