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第241章 正旦宴会上的插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古北口出了长城后,使团继续向东北行进。

走出燕山后,山势渐平,沿途开始出现田舍和放牧的草地,也看得到人烟了。

张耒和接送的辽国官员相谈甚欢,苏过则骑着马慢慢地打量着这一切。

出塞之后,汉人开始变少,契丹人和奚人慢慢多了起来,几者之间的衣着发型相去甚远,一眼便可分辨。

听着张耒与辽使开始吟诗,苏过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大宋的官员,难得有出塞的,但出来一趟,诗却不少写,不过很多都是些思乡或者鄙夷契丹人的诗句,能带点对失去土地或者缴纳岁币的屈辱之情,那都值得高看一眼了。

对比大唐的边塞诗,简直高下立判。

出个使都想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苏武在世呢。

使团到达中京大定府,已经是岁末的最后几日了。

契丹人的中京城内并无多少建筑,所以也没有多少居民,孤零零的几座宫殿外,剩下的仍是契丹人习惯居住的毡庐。

辽主一般不住在宫殿里,而是四时捺钵,就是延续游牧民族的传统,一年四季居无定所。

一般来说,正月里钓鱼,二三月放海东青打雁,四五月打麋鹿,六七月找地方避暑,八九月打虎豹,然后直至岁终,一应公务通常都在捺钵地处理。

使团接下来的安排就是参加各种宴会活动了,官员们组织的,读书人组织的,觐见辽主是在正月初一那天,还得等上数日。

其他时间,苏过都老老实实地呆在驿馆里,只是让李直方和几个属下出去转了下,买了点特产什么的,出门也都有契丹人陪着。

据李直方回来汇报的情况,确实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对于契丹人来说,都城的象征意义更大,根本不是政治中心或者经济中心之类的地方。

苏过也不怎么在意,从沿途的情况和大辽官员的态度,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那就是契丹人并不想与大宋开战。

近一百年的太平日子,堕落的当然不只是大宋,契丹人要还是太祖那会的战力值,早就南下了。

当然,这话也可以反着说,大宋要还是太祖时的战力值,也早就北上了。

一次宴会上,苏过还看到了未来的大敌完颜阿骨打。

他父亲完颜劾里钵去世后,现在是叔叔完颜盈哥任部落联盟长。

此次正旦,完颜阿骨打和他哥完颜乌雅束作为女真部的代表,也在出席人员之列。

女真族源自肃慎,传自隋唐被称为黑水靺鞨,辽朝称其女真,后因避辽兴宗耶律宗真的讳,才改称女直。

完颜部属于女真部落里面的生女真,就是说未入辽朝编籍,仍保持本族的习俗和制度。

苏过得空上前聊了几句,令完颜兄弟大感意外,他们眼下还只是契丹人的奴仆,或者说好听一点,算是契丹人的打手吧,这样的身份,南朝使臣能主动搭话,有点不可思议。

苏过自然找了个好理由,他打着对北珠(东珠)和俊鹰(海东青)感兴趣的旗号,这两样也是女真部向辽朝进献的贡品。

大哥完颜乌雅束看起来比较沉稳,简单地介绍了下,表示这两样都十分珍贵难求,不然一定送一份给大宋使臣。

苏过连声道谢,笑道:“就算有,也不能白拿,女真部需要什么,我可以交易。”

完颜阿骨打叹道:“可惜这两样我族每年进献尚有缺口,实在是无法与贵使进行交易了。”

苏过道了几句可惜,便揭过此事,没有继续深聊。

这是辽国的中京城,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到了正月初一这日,各国使臣终于可以见到辽主耶律洪基了。

契丹人看着粗犷,礼节方面还挺讲究,不厌其烦。

天刚刚亮,百官和各国使臣便进入大殿等候,契丹官员和汉族官员还是分门而入的,继而辽主升殿正坐,大家一起合班朝拜。

接着是亲王上前行拜礼,分四次,每次五拜。

这部分完成后,才轮到各国使节上前,大宋好歹占了头一个。

苏过跟在张耒侧后方,全程跟着他的动作来,像个僵硬的木头人一般。

大宋使臣结束后,还有西夏、高丽等国的使者一一上前行礼。

别的暂且不说,至少在这个稍显简陋的大殿里,辽国还是尽显大国气象的。

等所有人参拜完成后,已是午后了,饥肠辘辘的众人终于等到了宴会开始。

耶律洪基坐在上方,离他不远处,坐着的是辽国的储君,燕国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尚书令耶律延禧。

张耒和苏过的位置也比较靠前,与西夏的使臣李至忠相对。

相对于礼仪的繁琐,吃食就比较粗糙了,虽然有各式野味,但在苏过看来,简直是暴殄天物了。

耶律洪基简单地说了几句场面话,大家便开始进餐了。

几杯酒下肚,李至忠开始挑事了,对着苏过说道:“苏副使没有去参加我国国主的大婚仪式,实在可惜。”

苏过不想搭理他,便顺着说道:“朝廷另有安排,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去领略兴庆府的风光了。”

李至忠笑道:“苏副使一张巧嘴,我至今记忆深刻。”

说着向耶律洪基说道:“这位苏副使可是大苏学士之子,前几年的几次和谈,南朝都是指派他出面的。”

耶律洪基看了眼苏过,并不在意,随口道:“果然是家学渊源,一表人才。”

李至忠又道:“陛下可不要被他的外表骗了,前番和谈,外臣与郡王在他那都落了下风。”

耶律淳时为北平郡王,所以如此称呼。

见耶律洪基又看过来,苏过心中暗骂一句,拱手说道:“夏使这话从何而来,分明是和谈不顺,我才出来缓和局面的,况且既是和谈,又何来高下之分。”

佛系的耶律洪基又不想说话了,他觉得李至忠就是在挑拨。

果然李至忠接着说道:“郡王和我提出的条件,可是被苏副使给否决的。”

“真是无稽之谈,”苏过干脆拱手对耶律洪基说道:“陛下明鉴,外臣在第一次和谈时,就劝夏国让国主亲政,是他们不听,输了战事,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全指望大辽为他们的愚蠢善后,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