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大明完美暴君 > 第五百六十六章 瑞王监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常浩虽然与朱由校是血亲不假,但他自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感情,还没有达到这么深厚的地步。

因此对于皇帝的话语,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客套氏的回复了几句。

朱由校见他如此,也是一笑而过。

随即又说道:

朕此番被行刺,想必是朝中一些不满朕的官员们的手段。

这宫中,想必也还有些墙头草耳目,否则不会对朕的行踪,掌握的如此准确。

朕虽然已经下令高度保密,但今日京师突然军管戒严,想必也是瞒不了多久的。

他们那些人,恐怕是巴不得朕现在驾崩。

既然如此,那朕倒是想和他们好好玩一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见皇帝似乎在自言自语,朱常浩也是很识趣的没有出声,皇帝想干什么,要干什么,不是他能过问的。

瑞王,这次恐怕还得需要你走上台面,配合朕唱好这一场戏才行。

听见提到了自己,朱常浩立刻表忠心的说道:

不知陛下是作何打算,既然有用到臣的地方,臣定然不会推脱,会竭尽全力的。

朱常浩可是罕见的大龄剩男,三十几岁还没能去就藩,纵观历史恐怕也没几个了。

皇帝虽然中了毒,但显然已经没有大碍,好好调养些日子,估计就能恢复。

他还指望着皇帝能给他封个好地方,早日离京就藩呢。

朱由校也知道瑞王心中所求,不由得笑道:

好,有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等完事之后,朕自会给瑞王封个富庶之地,安稳富贵的过完下半生。

见皇帝开了金口,瑞王也是颇为激动,连忙跪呼道:

臣谢陛下恩典。

在朱由校的示意下,一直侍立在旁的曹变蛟当即将他扶起。

随后又说道:

朕等会就会昭告百官,朕遭遇刺杀,身中剧毒,性命及及可危,而后就宣内阁六部主官入宫。

到时朕会当着他们的面,正式敕你为监国,代朕治国理政。

刚坐下的瑞王,听见皇帝竟然要敕他为监国理政,哪里还坐的住,刚刚的喜悦也是荡然无存。

又赶忙起身道:

臣惶恐,望陛下能收回圣命,臣乃愚钝之人,万万受不起监国之位,况且这也不合高皇帝所定之礼法。

你不必紧张,虽然是正式敕你为监国,但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不会真的让你参与进国政之事的。

至于所谓的礼法,又有什么不合的?

广王如今已经就藩,距离京师千里之遥,根本就来不及。

瑞王是皇考的亲弟弟,亦是朕的亲叔叔,如今朕奄奄一息,你出面监国,百官也说不了什么。

说是这么说,但朱常浩可不是个认不清自己的人。

自己一心向佛,只想求块封地早日就藩,逍遥自在的过完这辈子。

这朝堂之事,他哪里懂啊,也玩不过来啊。

他还想推辞,但朱由校一句话就让得他的那些话语又憋了回去。

瑞王刚才不还说绝不推脱,会竭尽全力嘛。

此时的瑞王,只恨自己刚才的忠心表早了,可惜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吃。

此时的他,即使百般不愿,也只能打碎了牙,把自己种下的苦果咽下去。

希望到时火别把自己给烤死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臣不敢忤逆陛下,既然陛下圣意已决,臣定当会扮演好这个

角色,配合陛下的。

见他总算是应承了下来,朱由校也是准备给他吃颗定心丸,只听他说道:

瑞王放心即可,你乃是朕的血亲,只要你能恪守本分,朕都一定会保全你的。

朕之所以出此下策,也实在是被逼无奈啊。

朕自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不知道有多少朝臣官员,多少士绅豪强,日盼夜盼,焚香祷告,希望朕能早点随皇考而去。

他们在暗,朕在明,朕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时时刻刻的防备着,防着他们出来捣乱,坏事,甚至于联合起来公然反对于朕。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朕只要还活着,他们就不会冒头,会蛰伏在暗处,时不时的就给放个冷箭,就像今天一样。

朕这一招引蛇出洞之计,就是要他们放松警惕,从而露出马脚,到时就将他们一网打尽,从而一劳永逸。

朱常浩虽然是不问国政之事的藩王,他也不善于这些。

但是他活到三十多岁,也不是傻子,皇帝和文官的一些猫腻,和一些利益冲突之事,他自然是了解的。

但他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如此大胆,想要以瞒天过海之计,从而达到引蛇出洞的效果。

只是这一次,苦了自己了,陛下应该不会忽悠自己的吧?

陛下英明,臣定然会全心全意的配合。

二人商量好了之后,朱由校就叫来王朝辅,拟写令旨,并让魏忠贤前去召来内阁三位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和一些其他较为重要的官员。

此时已经临近子时,整个皇宫都已经是白绒绒的一片,温度更是急冷。

而在文渊阁中的三位大学士,以及其他的官员,却是没有感受到这种冰凉刺骨的寒意。

虽然被软禁于此,但是皇宫的太监们,都不敢冻着这些位极人臣的大臣。

可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是时不时的朝着窗外看去,有时还会打开殿门。

见那些披甲持刀侍卫,依然在原处守着,也只能怒叹一口气,悻悻而归。

究竟发生了何事,竟然连我们也被关在此处,寸步不能离。

三人中,属王在晋最为年轻,也属他的脾气最为暴躁,因此他也是时不时的就抱怨几声,以表达自己心中的强烈不满。

而正在他来回踱步时,披着厚厚一件棉服,裹得严严实实的魏忠贤,终于到来。

几位,陛下召见,随咱家来吧。

魏忠贤的一句话,让静坐在一旁的王象乾和徐光启也不能澹定了,当即披上棉服,就跟着魏忠贤疾步朝乾清宫而去。

与此同时,六部的尚书,以及都察院和六科的官员,也都在司礼监小太监和锦衣卫的引领下,向着乾清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