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 第334章 《荣归故里,寻根问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4章 《荣归故里,寻根问祖》

无论你官再大,无论你在外面多么富有,每个人都会思念自己的故乡。正所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杨家故事述说不完,杨家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喜有悲,有盛有衰,在岁月里尽显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为了缅怀杨家祖上的亲人,为了留住父辈们的英容相貌,以及为杨家作出贡献的列祖列宗啊,在这小故事里,得以再次展现人间烟火的那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杨景、杨浩、杨柳三兄妹皆已成家生子,事业有成,在福州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杨景把在船上两次遇难时巧遇杨虎头和杨太公相救的事告诉了李可娥,李可娥听得非常吃惊,心想:“儿女们逃离火灾16来年了,故乡的杨家长辈从来不闻不问,这次儿子在江河遇难,怎么会来相救?是否路过偶然遇上?还是特意跟踪保护儿子的平安?”当然这些问题李可娥无法理解,最终是个谜。

她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我们离开杨家坊挂头挂尾16年了,在这16年里,无论杨家族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感恩生你养你的地方,虽然说,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但无论路途是怎样的艰难险阻,我们就是徒步也要去一趟,让你们的子女知道父辈的故乡!”

李可娥接着说:“是时候该回老家一趟了,去你们的故乡认祖归宗,到杨家祠堂拜一下列祖列宗。当初是他们保佑我们母子四人趁夜启航漂泊他乡,飘泊这么多年在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生活。如今杨家子孙满堂,平凡日子里膝下欢,更是受到祖上的庇护。明天去买船票,乘着八月花好月圆回故里!”

“妈妈,这次回去,我好想看到父亲!”杨浩突然说出这样一件事。16年了,这些孩子们都没有提起过。不是不想提,不是不想父亲,而是总感觉不可能有父亲存在的事了,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去面对。

此时的李可娥,想起那年打擂台的前一夜,梦见丈夫杨森基说了一句:“多谢你了,杨家儿子的母亲!”想起这句话,她那颗操碎的心就无法平静!在这16年里,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人为的安排,也许只有这样的弱女子李可娥带领着儿女颠沛流离16年,才练就了我杨家这一支血脉的子女们,健康茁壮成长的毅力以及繁荣昌盛的今天。当然,李可娥不想知道这些命运中的谜底,只是一心庆幸今天子孙满堂,菩萨保佑杨家大小平安,有健康快乐的时光。

第二天的台江码头热闹非凡:

李可娥、杨景、刘曼、杨佳宁、杨佳岗、金玉梅、杨佳富、杨佳平,杨佳安、许桃开、杨佳好、杨佳美、杨浩、傅诗梅、杨佳传、杨佳诺、杨佳晨、林珺珺、杨佳彬、杨佳画、杨柳、许阿宝,许佳来、许佳连、杨日、连开阳、连佳杨,连佳红。

一行28口,李可娥走在最前面,像领头羊一样,背后有子孙满堂。

昔日的樵夫杨景,今天的身份是杨掌柜。

昔日的杨浩是挑夫,八年以后摇身一变,身财万贯。

昔日的牧童杨柳,八个春秋过后富贵花开。

半个多月的行程,遇水坐船,旱地坐马车奔驰。不辞千里辛苦,终于到了故乡——泰宁府杨家坊。

今日的杨景一家虽然不能用“衣锦还乡”来形容,但也是荣归故里,许你一世欢喜。

杨家坊老幼都出来村口大槐树下迎接,锣鼓齐鸣,鞭炮震荡山谷。这就是杨氏家族的亲和力,弘农堂杨氏家族的团结和谐。

站在最前面的是杨太公,后面是杨明华、杨森基、杨虎头,杨伯……

爷爷杨明华出狱后告老还乡,对着孙子杨景、杨浩说了一句祖训:“男儿要有血性,要成为光宗耀祖的脊梁。”

李可娥说:“留给杨家后代的是智慧,而不是金山银山!”

杨森基16年前失踪,后皈依佛门,六根清净,从此对红尘了无牵挂了。这就是本故事中,为何扬森基迟迟没有露脸的原因。

李可娥并没有责怪丈夫,她领着子孙们走进了杨家祠堂。在列祖列宗面前跪拜完毕,然后把16个孙子写入了杨家家谱,传宗接代,香火不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