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宋军进入平阳城,另一边逃离平阳城的拓拔谭等人已经越过了汾水,向着上党郡而去。

不过拓拔谭心情十分不好,毕竟放弃三万大军,他真的有些不甘心。

不过拓拔谭则有些后怕,如果他留在城内,恐怕也很难逃离,尤其那些士卒,一旦失去希望,恐怕他们会被裹挟着投靠宋国。

别人投靠,哪怕王宝兴都可以投靠宋国,只有他,他要是投靠宋国,身为魏国宗室,恐怕也很难得到重用。

就在他们抵达杨县附近的时候,他们收到了消息,平阳的三万大军已经开城投降了,并派人劝降他们。

拓拔谭在杨县待了一夜,就离开了。

拓拔谭很快就在河东和上党的边界和古弼的大军汇合。

古弼皱眉道:“殿下,怎么就剩这点兵马了?”

拓拔谭无奈道:“本王没等到圣旨,结果宋军围城,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大军撤出来。”

古弼有些不可思议,道:“殿下,三万大军就这样放弃了?”

拓拔谭面色不悦,王宝兴道:“将军,精锐在临汾全部损失,大部分是从各县调集和新招募,以及临汾和安邑的溃兵,已经没有了战心。”

古弼听完也是叹了口气,“圣旨应当早就到了,应当被宋军拦截了。”

随后几人又说了一会,最终确定朝廷确实派人送圣旨,而且还没有收到拓拔谭的第二份奏章。

这一下,几人对于宋军更加忌惮了,于是古弼即刻调集兵马,以防宋军趁势攻入上党郡。

几日后,汾水以东的三县也向宋国投降,宋军正式接管三县,整个河东也正式全部落入宋军手中。

随后一份奏章传到了安邑,刘义隆的大军已经从平阳撤至临汾。

然而这份奏章却在途中被世家的私兵拦截。

河东除了卫家和崔家投靠了宋国,其余世家都是迫不得已的。

拦截奏章的就是安邑城中不算小的一个世家,周家。

这不是一个太大的世家,当初也是跟随卫家一同投靠宋国,他们以为就算和魏国不同,但是世家也应当有一些特权,结果宋国的制度彻底将他们的最后的侥幸击碎。

周家集合了几个小世家,他们想要反抗,不过碍于宋军实力强悍,不过他们没想到,宋军一路高歌猛进,将魏军逼得不断北去,不仅丢了临汾,如今平阳都丢了。

如今魏军已经撤出了河东,而且宋军已经彻底稳定了河东,再不动手他们就没机会了。

至于动什么手,他们想要在安邑对刘义隆动手。

因为他们认为,就算不能杀死刘义隆,他们不过是身死而已,然而一旦成功,宋国必然会有动乱,到时候不论自立还是魏国反攻,他们这些世家都有好处。

卫家和崔家大部分人都已经迁往长安定居,他们不仅在长安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还可以经商,家族年轻子弟还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相对于那些底层百姓和寒门,世家子弟的优势更加明显。

如今的卫家大部分人都前往长安,卫铸如今是兵部侍郎,可以说卫家再次进入了权力核心。

卫铸和卫家都很开心,而且对刘义隆十分感激,卫家曾经辉煌一时,也成为大汉的一流世家,随着改朝换代,卫家逐渐衰落,如今卫家有了再次崛起的希望。

不过随着卫家的离开,安邑那些小世家对此十分不满,当初共同投靠宋国,但是卫家如今一步登天,他们却被遗忘。

这不是刘义隆不想,而是不能,这些世家和卫家不一样,当初要不是卫家,他们可能根本不会想着投靠宋国,结果可能就是他们会随着魏军的战败而烟消云散。

如今他们家族依然存续,但是,由于低于预期,他们心中不满,这就没办法了,这就是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就这样,这些世家想要铤而走险,想要恢复以往的生活。

周家。

“诸位,朝廷急报,粮草不足,宋军恐怕不会再继续进攻,所以皇帝刘义隆很快就会返回安邑,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周家主,刘义隆不仁,就别怪我们无义。”

“要不是我们,当初宋军岂能轻松进入这安邑城,如今却卸磨杀驴,欺人太甚。”

“要不是卫家跑的快,连他们一起收拾。”

众人义愤填膺,可是没人提起当初要不是卫家,他们如今早就已经家破人亡了。

也可能不是没人提,而是不想提,或者不愿意提。

原因也很简单,卫家的崛起让他们嫉妒不已,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周家主轻咳一声道:“宋国压榨世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我们要反抗,要夺回我们失去的东西,让那些贱民重新匍匐在我们的脚下。”

众人十分激动,不论如何,世家实在不想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

周家主继续道:“只要刘义隆一死,我们曾经的一切都会回来。”

所有人都很激动,他们实在是不适应如今的生活。

世家们商议完毕,只等刘义隆来到安邑。

同时,他们还想将河东所有宋国官员全部杀死,到时候收编军队,哪怕自立或者迎接魏军都可以。

世家这几日十分配合河东太守府,不仅捐钱捐粮,为即将到来的大军提供方便。

三日后,刘义隆率领大军即将抵达安邑城。

河东太守府官员和那些世家都在城外等候。

一刻钟后,刘铄率先带领十余骑到来。

刘铄道:“诸位大人,父皇即将到达。”

河东太守立刻组织众人准备迎接。

果然,大约半个时辰后,宋军大军缓慢向着安邑而来。

刘义隆不像那些皇帝亲征一样,并没有准备车驾,而是和将领一样骑马而行。

“来了。”

有人说了一声,所有人立刻整理衣着,随后等待刘义隆到来。

“恭迎陛下。”

“平身。”

“谢陛下。”

“诸位辛苦了。”

河东太守道:“陛下,已经准备好为陛下接风。”

听到这句话,旁边的几个世家家主嘴脸不自然的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