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也准备回朝了。
他知道吕布不会容许他继续占据半个幽州。
如今袁绍占领了漠南,而公孙度已经病死,儿子公孙康承袭了公孙度的地盘和爵位。
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在辽东和钩力收纳流民,辽东和钩力现在也是汉人的天下。
在广袤的帝国北疆,西有强盛的袁绍,东有根深蒂固的公孙度公孙康父子,什么匈奴,鲜卑,都没有尺寸的发展空间,如此一来,居于幽州的公孙瓒,失去了赖以让大汉朝廷容许他割据的土壤。
公孙瓒能够割据边疆,本来就是因为北方异族的原因,现在北方异族都成了乖宝宝,公孙瓒再不还朝,搞不好就要被吕布当乱臣贼子了。
他可没有袁绍曹操的实力,在袁绍的多年打击下,他只有十万军队,让他顶吕布大军,一天都顶不住。
于是公孙瓒给天子上书,主动请求回朝。
看到公孙瓒的奏表,天子刘协大喜,急招刘备,吕布商议。
现在的军政大事,虽然都是吕布处理,但是无论大小事,都会先报天子知道,绝对不会有什么事,先要报吕布知道,然后再报天子的。
这个流程很重要。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天子突然有了异心(陛下何故谋反?),来个密诏啥的,想要弄死吕布,说不定还真的能瞒住吕布。
听到公孙瓒要入朝,刘备和吕布也大喜过望。
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个主动放弃割据,愿意入朝的地方诸侯。
这可不是像袁术,刘表,刘璋等人一样,被打得穷途末路,不得不入朝的诸侯。
尤其是刘备。吕布跟公孙瓒没有啥交情,刘备跟公孙瓒,那可是比曹操袁绍还要过命的交情。
曹操和袁绍成为天下第一,第二的诸侯后,也曾刀兵相见,四十年交情,毁于一旦。
刘备并不想和公孙瓒也走到这一步,就在六年之前,刘备还在吕布的建议下,主动去幽州帮助公孙瓒抵御袁绍呢。
公孙瓒主动提出入朝,也免了兄弟二人反目成仇的悲剧。
刘备急忙写信给公孙瓒,虽然已经是大汉诸侯王,仍然客气的称公孙瓒为兄长,希望公孙瓒早日入朝,兄弟俩仍然像以前一样,走马逗狗击剑。
公孙瓒收到刘备的信,给刘备回信,让刘备早日让人来接收半个幽州,如果没人来接收半个幽州,只怕公孙瓒一走,幽州就落到袁绍或者公孙康手里了。
刘备问吕布,“何人可以去镇守幽州?”
吕布回答,“子龙本是公孙瓒手下白马义从出身,熟知幽州的地理人文,况且子龙骁勇无双,为人谨慎小心,由子龙去镇守幽州,再让陈登,鲁肃二人辅佐,可保万无一失。”
刘备欣然同意,二人共同上奏天子,天子随即封赵云为幽州牧,幽州军务大都督,陈登为幽州军务左都督,鲁肃为幽州军务右都督。
吕布划拨三万军马给赵云,让他全面接管幽州军务。
至于公孙瓒原有十万人马,由公孙瓒带到许都来,吕布打算从中择取精锐五万,亲自训练,补充自己的军事力量,等训练完成后,再送回幽州,作为未来征服公孙康的力量。
做事要符合客观规律,而征讨辽东和钩力的规律就是,最好用辽东本地人,实在不行,就只能用辽东以外的其他幽州人,调其他地方的军队征讨辽东和钩力,不是不能胜,而是代价太大。
剩余的五万军队,按照之前的方法,全部裁撤为民,为天下补充民力。
长安拿下后,又要开始重建长安了。长安,虽然已经不是都城,吕布也没有打算请天子迁都长安,现如今,天下的经济中心东移,长安为都,政治力量很难辐射到东南去,但天下如此之大,洛阳为都,西边也需要长安作为陪都来震慑广袤的雍凉和西域。
这样,南有江宁,西有长安,两处陪都,足够辐射大汉帝国的广袤区域了。
重建长安,也需要很多的民力。
如今天下的人口,比起上一世,不知道好了多少,虽然还未能恢复到黄巾起事之前的人口,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尤其是吕布早就占领的徐州,扬州,经过吕布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已经恢复甚至超过黄巾之前了。
乱世中,人口都会锐减,很多历史学家都喜欢将人口的减少归结于战争大屠杀,还有人说谁谁杀了几千万,谁谁又杀了几百万。
其实大屠杀当然是重要原因,但实际上,常年的战乱,导致生育率降至低无可低的地步,也是人口锐减的重要原因。
在人均寿命三四十岁的古代,生育率才是决定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
经历了大屠杀之后,人口本来就少,各大诸侯各大势力,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不停地拉壮丁,这些士兵,哪里来的时间睡老婆,不睡老婆,哪里来的人口增长。
别说普通人和普通士兵了,就连刘备,吕布这样的诸侯,在战乱的时候,也没有心情去大肆生育,不是人人都有曹操这种生育能力的。
所以,在吕布这十年不停地鼓励经济,又不停的裁撤兵士,不仅为民间提供了大量民力,也为民间提供了大量的生育力。
接下来的几年,可以想见,青州的人口超过黄巾起事前也就是未来几年的事,后归附的兖州,豫州,以及司隶,也会大量增加人口,在十年之后回到黄巾之前的水平。
当然,这些增加的人口,都还是小孩子,但只要有人,就有希望,有人,大汉帝国,华夏文明,就能够长盛不衰。
现在,朝廷的经济收入也不错,自从甄宓从冀州远道而来归附吕布,吕布就从来没缺过财政收入,甚至可以不断地降低百姓的税赋,新归附的豫州,兖州,和司隶,吕布上奏天子之后,也把盐铁的经营交给了甄宓。
天子对吕布的信任是出自内心的,完全不亚于上一世刘禅对孔明的信任,要不是吕布,他现在还是一个连小黄门都打赏不起的落难天子呢。
当然,甄路和甄陈已经被列为中兴阁十九功臣之一,现在正式成了汉室大臣,甄宓庞大的商业帝国,经历了十年之后,终于正式回归朝廷。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自从甄宓嫁给了吕布,她的心里,心心念念的就只有她的夫君,钱财之事,一概不放在心上。
甄家赚的钱,早在几年前就全部交给吕布,作为财政收入了。
有了那么多钱,又有那么多民力,吕布重建长安的事情,有条不紊的开始了。
十月,公孙瓒正式入朝。
他的十万大军,按照计划,吕布精心挑选了五万人,组成了一支新的军队,由吕布亲自训练。
其他的士兵,被吕布全部放回幽州。
公孙瓒也没有什么怨言,他的大军被裁撤,是刘备早就在信中通告过他的,并不是吕布过河拆桥。
公孙瓒被天子加封为县侯,骠骑大将军,太尉。
如今天下大乱,在官制上,天子和刘备,吕布采用了跟曹操当年一样的办法,就是一官多授,除了大将军,丞相以外,其他官职,都只代表地位,不代表权职。朝廷可以有一个或者几个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将来天下完全统一后,再来重新整理这些官职,将滥封的官职收回。
一个车骑将军的职位,可以同时封给朝廷的功臣,和在外的诸侯。
公孙瓒虽然得到了崇高的地位,享受极高的俸禄,但是却并没有很大的权职。这一点,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地位是为了奖励他主动归附的,至于权职,刘备和吕布肯定会给追随他们的功臣。
不管怎么说,公孙瓒比起刘表,刘璋,袁术,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袁术是享受着左将军待遇,而刘表和刘璋,都是享受着征东将军的待遇,但是这都是吕布的优待,他们并没有这些官职,更没有县侯的爵位。
而公孙瓒虽然没有权利,却是实实在在的拥有这些官职和爵位的。
所以公孙瓒,对目前的现状非常满意,如果真等吕布大军压境再投降,那就真与袁术,刘表,刘璋等人一样了。
这就是世祖光武帝时候窦融的待遇,虽然权利是没有啥了,但皇帝的恩宠,却是谁都比不上的,万里归汉,如此的爱国壮举,怎么能不表彰。
如今天下无大事,于是刘备整日里与袁术,公孙瓒饮酒作乐,袁术以前最不喜欢刘备,但跟刘备相处久了之后,慢慢的也觉得刘备是个妙人了。
有时候三人还会回想起,十几年前一起参加讨伐董卓的联盟,回想起当年各路诸侯,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的事,不免都觉得当年年少荒唐。
要是大家齐心协力,十六年前,就该在长安共聚一堂,共商国是,畅饮叙谈了,又何至于在洛阳一顿胡吃海喝之后各自散去。
如今十八路诸侯大部分都已经故去,刘备那时候还不算诸侯,也就曹操,袁绍,公孙瓒,袁术等寥寥数人还在世了。
而在世的这几位,除了公孙瓒,曹操,袁术已经过了五十,袁绍更是五十有七了,大家也都是风烛残年了,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
看到他们三个畅谈十八路诸侯的事情,吕布无语!
好吧,现在你们三个又成了一伙人了,我倒成了被孤立的那个人了,你们回忆十八路诸侯,我吕布只回忆我一个人杀得十八路诸侯哭爹喊娘,若没有刘关张三人,我一个人就杀败十八路诸侯了。
只有聊到年龄的时候,吕布才有了一点优越感。
吕布的年龄比刘备只略大,比公孙瓒,袁术小了几岁,但如今,谁能看出吕布是四十已经过半的人。
这两年吕布的外表,终于有了一些变化,但也不过是三十出头的样子,额头不见皱纹,鬓角漆黑如故。
喝酒的时候,袁术偶尔也会感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最为重要,像曹操,袁绍这样,心心念念在外割据,何必呢?又不可能打得过朝廷大军,早日投降,来许都喝酒不好吗?
早日投降,不但可以成为朝廷功臣,还可以少操很多闲心。
只能说,袁术是异想天开了,他说别人,自己又何尝不是最后一刻才投降,做惯了割据一方的诸侯,要曹操,袁绍放弃自己的地位,重新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不到最后一刻,谁能心甘情愿。他们又没有公孙瓒那么弱,并不是没有往外扩张的能力。
十一月,天气渐渐变冷。
宫中也开始烤起了火。
天子召见了刘备,吕布。
刘备和吕布给天子行过礼后,天子让他们坐下,三人围着暖炉,商讨着明年的大事。
明年一月,就要迁都洛阳了,这是大汉的又一次中兴,是天子一生中,最高兴,最隆重的时刻,甚至比当年登上皇位更加的值得庆祝。
如此大的事情,当然要换年号。
建安十一年,就是建安这个年号的最后一年了。
吕布手下,有很多饱学之士,孔融,陈琳等人也都已经投靠吕布,但王粲,孔融,陈琳等人拟定的年号,吕布都不满意。
最后吕布自己拟定了一个年号,建兴。
一来,这个年号比建安更加的吉利,国家安定之后,接下来,天下有志之士,心里该想的就是国家兴盛了。
二来,这个年号也有吕布纪念那个跟自己君臣相知十一年,尊自己为相父但这一世却无法再出生的孩子的意思在里面。
因为我的重生,让你无法再出生,可是这一世,也有一个青年天子,也跟你一样,从十五岁起,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将我视为拯救他的忠臣,现在,我也忠诚于他十一年了,现在的他,也跟你当年一样,也视我为父。
这一世我已经无法再见到你了,就让建兴这个年号,响彻整个大汉帝国,当做我对你的纪念吧。
吕布的这个提议,被天子毫不犹豫的采纳了。
建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