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隐患?老李,你可要与我好好说说,我大明到后期究竟有哪些隐患!”
朱元璋是个勤政的帝王,得知了大明后世的事情,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些许的改变。
“老朱啊,你要说把大明拖垮的最深,还是分封出去的那些藩王。”李长生摇头道。
朱元璋不解:“分封藩王加固新朝的统治,这也有错?”
朱元璋当然知道分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其认为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怎么可能有风险,那可是自己的亲儿子,所以不会出现唐末藩政割据的状况。
所以,他的儿子遍布天下,为其镇守着天南海北。
这个想法和汉高祖刘邦不谋而合。
“当代的确是没错的,可这却在后面拖垮了大明!”李长生道。
“此话何讲?”
“老朱啊,你所分封的藩王,他们在自己的辖区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很高的权力,有自己的直属军队和其他军事力量,而且占据着大量的土地资源,具有丰厚的经济实力,而且还能世代世袭。”
“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不然朱棣是怎么造反的?”
“之后虽然进行了削藩,但主要削的是行政权力和军事权力,逐渐的把权力抓握到中央的手中,这是好事,但却没有削弱藩王的经济实力。”
“甚至有时候这些藩王的经济实力还得到了加强,他们在无所事事之下,为了满足自己奢华的生活,大肆的占有土地,不断的掠夺资源,一个王占有了当时大部分的土地资源,导致了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贫困而生活潦倒。”
“而藩王却过着异常一场奢靡的生活,导致了明朝后期社会矛盾的尖锐。这个是其一。”
李长生喝了喝茶,润了一下口,继续道:“而且到了后期,老朱你的后代人人都有爵位,看起来挺不错的,但是这些人可都是有自己的俸禄的。”
“从一百石到一万石不定,到了后期的明朝,越来越多的藩王,光是这藩王的一笔俸禄支出,便是超乎你的想象!”
“这能有多少?”朱元璋还是想象不到,一个大明朝养自己的子孙能花多少钱?
“啧,老朱你可能不知道,据史料记载,嘉靖七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一共130万金,而支出竟然高达241万金!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宗室开支,全是为了养活老朱的子孙。”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吧,到了明末崇祯时期,没钱是正常的。崇祯有心也无力。”
朱元璋顿时心头大惊,从来没想到养几个儿子而已居然要花这么多钱?
“这个制度到后面越来越拖垮大明,后面因为这个分封制度的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个财政支出收入的不合理,在明朝的隆庆万历年间开始进行了改革,一系列的改革制度,限制了藩王限制了他们的俸禄。”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导致后面的一个说法,老朱你的子孙一半是被杀的,一半被饿死的。”
朱元璋有些不可置信,“他们为什么被饿死?好歹也是皇室宗亲,还能活活饿死的?”
李长生摇头:“这就是老朱你之前制定的另外一个错误了,你开创了户籍制度。”
“老朱你制定出了各种户籍,什么黄籍、官籍、儒籍、军籍、匠籍、民籍等等,非常的庞杂。不同的户籍,可以做对应的事情,但是不能互相逾越,想要跨越职业必须先改籍。”
嬴政都有些讶异的看着朱元璋,好家伙,对权力的稳固比他这位始皇帝还要来的猛一些。
“这件事也有错误吗?”朱元璋有些讶然。
李长生大概能猜测到朱元璋在想什么。
在朱元璋看来,只要人民世世代代像牛马一样干同一份工作,就不会有人出来造反,自己的大明江山就能永远姓朱。
不得不说,他的眼界真的不长远。
李长生接着道:
“就像宗室的户籍就是黄籍,黄籍人员的工作就是养尊处优,没事娶老婆生孩子和玩,说白了就是除了生产人口以外,其他的任何工作都不能干。”
“他们这帮人就是靠着朝廷的赏赐爵位赐地发放俸禄为生,但是到了明朝的后期,礼部的官员就开始打起了宗室的主意。”
“想要爵位,想要封地,想要俸禄?可以,但前提是必须先给他们送钱,但是大明朝宗室传承了这么久,他们也不过是温饱而已,哪里还给得起礼部官员的钱?给不起?那就你就一直等吧。”
“不给钱就没有爵位,没有封地也没有俸禄,而且这些宗室也不能入民籍,进行自食其力的工作,朝廷不让干,当然他们可能也不会干。那结果只有一个了,就是被饿死。”
“所以就有了老朱你的子孙在后世,一半是被饿死的,一半才是被杀的这个说法。”
李长生喝着茶摇头道。
朱元璋听的勃然大怒,礼部的官员也能骑在宗室的头上了。
但是冷静下来,又开始感到汗毛矗立。
的确,如果分封制和户籍制度不改,哪怕后面的皇帝再贤明,大明朝终究会被拖垮。
李长生叹息了一声:“老朱,你看的短咯,百姓并不是毫无自由意志的傀儡,国家整体变得封闭的话,后世的动荡是无非避免的,就像大明的结局一样。”
“所以,倒不如取消这毫无所谓的户籍制度,至于藩王这件事情,我给你一个建议。”
“至于听或不听,就凭你了。”
朱元璋很讨厌有人插手他的权利,但是面对李长生所说,他却是恭敬的坐在原地洗耳恭听。
李长生见到如此,也满面微笑道:“这方面你可以学习大明之后的朝代,满清。”
“清?”朱元璋有些讶异,嬴政也翘起耳朵听着,没准对于自己的大秦也有用呢?
“说起来大明和满清对于藩王的态度有些有趣。”
“大明的藩王,是非有诏而不得入京,满清的藩王则是无圣命不得离京,不过二者的目的都是差不多的,为了防范天然具备顺位继承人权利的皇室宗亲对皇帝的皇位构成威胁罢了。”
“不过相比之下,显然是满清的手段更为高明一些。”
“清实行的是“封爵固京制”,可谓华夏封建王朝历史上的一种首创,即把皇子、王爷们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看管。”
“这些王爷虽然有府邸,有俸禄,但只要皇帝不加以信任,不给他们实权的话,他们也没什么用,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再加上除了那种世袭罔替身份尊贵的王爷以外,其他王爷再执行一个爵位递减制度,只要他们的后代没有立下什么大功,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业绩获封王爵的话,自然而然就会泯然众人,挂一个宗亲的头衔罢了。”
“名头、实权被压制得更狠,自然也就不怕他们翻起什么风浪。”
“王爷们没了封地,百姓就有可耕种的田地,百姓们求什么?不就求一个吃饱穿暖吗?能吃饱穿暖他们造什么反啊。明末那种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情况,自然而然也就少了吧,甚至可能就不会发生。”
“而且那么多宗室留着干嘛,压在京城降低席位俸禄,一点一点的压缩,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就学学满清,群满了就该踢人了。”
朱元璋听的陷入沉思,毕竟这和他的理念有所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