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星际超越 > 第260章 第一星系宇宙速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平选定了一片直径1万光年的星域,在这片星域的边缘位置制造了一个定向白洞。

这个白洞与草帽星系核心黑洞的引力产生了交锋,逐渐形成了一个空间通道。这个通道以它们自身的引力强度,还无法完全贯穿。

借助人类科技的力量,黑白虫洞终于贯穿并稳定了下来。

这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制造如此巨大的超级虫洞,幸好有深厚的虫洞技术积累,非常顺利的达成了目标。

接下来的空间切割就显得非常简单了,无非是空间变大了一百倍而已。更大的空间,熵增效应本身也会相应降低。

再加上有一个超级黑洞在外界,一刻不停的吸收暗物质对小宇宙进行充能,这个小宇宙的熵增想必会降低很多。

小宇宙稳定之后,经过计时器测量,内外的时间流速比稳定在1.5:1的程度,而且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产生变化。

这样的小宇宙,无论从宜居性、隐蔽性上来说,都比之前的那些虫洞提高了十倍不止。只要没人像陆平当年一样挨个炸黑洞,应该没人能想到,这里面隐藏着一个一万光年的小宇宙。

即便在四维空间去观察,除非观察者四维坐标的投影,就在草帽星系的核心黑洞附近,否则也很难发现其中的端倪。

毕竟这个小宇宙的主体全部是独立在三维本宇宙以外,只有一个通道会留下破绽。而这个通道只有不到一光年大小,还隐藏在黑洞内部。

一光年的通道虽然大,但是放在整个三维本宇宙的尺度来说,简直可以忽而略不计。

完成了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宇宙之后,陆平在考虑要不要将这个黑洞的位置迁移走。

经过慎重考虑,迁移黑洞的速度只能达到万倍光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迁不了多远,还不如留在原地保持低调。

陆平前后制造了不少小宇宙,本人只进入过恐人文明的小宇宙一次。这个小宇宙的意义更大,陆平打算亲自进去感受一番。

一艘飞船进入黑洞之内,穿过漆黑的虫洞来到小宇宙之内。

这个小宇宙刚刚建好,目视效果非常狭促,就像一个封闭的大圆球,除了中心有些星光以外,四周都是漆黑一片。

小宇宙是有边界的,他的边界称作空间壁。这些空间壁会反射小宇宙内的星光,这些星光反射回来就会在空间壁上出现镜像。

根据小宇宙内发光星体离壁障的远近,镜像出现的时间从几天到一万年不等。

也就是说假如从现在开始,站在小宇宙中观察小宇宙的星空,就会发现,它的星空每天都在向着周围扩张。但那些后出现的星空都只是镜像而已。

小宇宙就像是一个放大版的《楚门的世界》。

陆平驾驶着千幻战舰,看着小宇宙内不断增加的星空,内心感慨万千。如果这个小宇宙长时间存在下去,就会像恐人文明的小宇宙一样,看起来也会是璀璨无垠没有尽头。

那么三维主宇宙为什么没有镜像星空效应?

这是因为在主宇宙膨胀超过144亿光年的时候,它的膨胀速度就已经超越了光速。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宇宙内部的一切自然光永远都无法追赶上不断膨胀的空间壁,因此就无法形成镜像。

陆平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意识到另一个问题。

小宇宙与草帽星系的核心黑洞之间,如今算是一种物理连接,可以说是相互牵引的。小宇宙在没办法在四维空间中自行运动,而黑洞在三维本宇宙中时刻都是处于运动状态的。

详细来说,略去自转不提,黑洞时刻都在公转,而且还随着所在的空间时刻处于超光速膨胀中。

是不是意味着,小宇宙与黑洞连接以后,在四维层面也是在同步运动着。

只是这种运动是被动的,而且是处于四维空间层面,在小宇宙内部是无法发现的。这种情况就像是人在地球上,无法切身体会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样。

不然的话,恐人文明的小宇宙入口黑洞,在三维世界经过5500多万年的时间,其与最初的位置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而它还能和小宇宙保持正常的连接,只能有这一种解释。

如果能够搞明白,小宇宙的这种运动背后的原理,是不是就能实现小宇宙的自主移动?

这就像人类发现了地球的自转、公转的特性之后,才逐渐掌握了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等等。从此才有了星际航行的可能?

如果把每一个三维宇宙,都当做四维宇宙内的一个星体,他们构成繁杂的四维宇宙星系系统。

那么想要让这个星体在所处的星系主动移动,它就得突破这些星系之间的不同“宇宙速度”,不然就得按照星系既定的轨道被动运行。

小宇宙不管多小,被从三维主宇宙分离以后,应该也是被四维宇宙内的星系所捕获并束缚。

它与原本的三维宇宙应该是同处于一个四维星系单位之中,所以它们保持着一定的同步运动。加上它们之间还保持着连接通道,它们之间就很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运动,看起来还像一个整体一样。

小宇宙想要在四维星系中大范围的进行移动,就得突破所在星系的“宇宙速度”,不然即便移动也永远限定在该四维星系的范围之内。就比如四级文明战舰的短距离空间跃迁技术。

恐人文明的小宇宙现状,可以证明四维宇宙星系的真实存在。至于是不是陆平构想的星系构成方式,这个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论四维星系是如何构成的,三维本宇宙和小宇宙,肯定都处于某一个四维星系的约束范围内。那么这种宇宙速度就是必然存在的。

陆平将这个构想中,约束着三维本宇宙的四维星系,称之为四维空间第一星系,简称为第一星系。将突破这个星系的宇宙速度,命名为四维空间第一星系宇宙速度,简称为第一星系宇宙速度。

可想而知,在第一星系之上,肯定还有更为复杂的星系结构。到时候根据其具体的构成,对应也会有第二星系、第三星系等等。

想到这里,陆平不禁有些纳闷:恐人文明的小宇宙技术更加完善和成熟,几千万年以来,他们有没有发现这个规律?

正常来说,只要有点科学常识的人,在进入这种小宇宙之后,即便不能立即发现该规律,那么在千百万年之后,迟早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才对。

恐人文明为什么5500万年时间,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陆平凭什么认定对方没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