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笙儿随队伍骑马,一路上受了不少的苦。
子受将她的马鞍上垫了几层的“小棉袄”,才让她坚持到了王城。
即便是这样,路上也是走走停停,耗费了很多的时间。
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深夜,才抵达王城。
此时再去拜见父王,不太合适,只好等明日早朝了。
子受命随行将士在城外露营,只带了百名护卫进城。
城门口,守城将士喝止:“来者何人,止步,否则乱箭射杀!”
子受身边的护卫高声喊道:“我们是三王子殿下的队伍,奉王命出使东夷归来,请兄弟打开城门!”
城门之上火把攒动,好像有人去上面禀报。
子受也不着急,耐心的等待。
不一会儿,城门上一人向下喊话:“城下的人听着,此时已是深夜,你们还是等明日卯时,城门开了再进城吧!”
子受皱眉,身边的护卫也怒了:“瞎了你的狗眼!没看到是三王子殿下吗?”
“我等乃是守城将士,王城重地,即便是王子,也不敢深夜开城门!”冷冰冰的话语从上面传下来。
子受朗声道:“飞廉将军何在?”
子受心想,护卫王城的乃是飞廉的戍武卫,有他在,定会为自己打开城门。
“飞廉啊?调防了,他在城北大营,再说,他也不是将军了,早就贬为偏将了。”
子受再次皱眉,这王城的局势变化很大啊!
看来今夜是没法进城了,子受率众回到自己的部队扎营的地方。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寅时,子受再次率队来到城门。
城门已然大开。
但是门口把得挺严,进城的人要经过仔细的盘查。
一名将领拦住子受他们:“进王城要进行检查的,请三王子殿下配合!”
子受止住想要发作的护卫:“让他们查!”
首先被检查的是随行的女眷,除了呼笙儿,还有芷兰等潇湘馆的十四位才女。
守城士兵眼睛都直了,心里想,这三王子殿下可真是艳福不浅啊!
他们一一盘查,那个仔细,好像要问出别人的祖宗八代。
将领在一旁冷眼旁观,不住的撇嘴。
子受好像明白了什么,直接走到他的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昨晚是你在守城吗?”子受问。
将领一拱手:“末将段名桂,昨晚到现在,一直是末将负责的东城门!”
下一刻,子受抽出宝剑,不由分说,咔嚓一声,将段名桂的脑袋砍了下来。
守城士兵都傻了,眼睛瞪得老大,都忘了自己应该干什么。
子受一声暴喝,才让他们从梦中惊醒:“守城将士听令!”
一个个激灵灵的打着冷战,不知所措。
“这个段名桂,身担守城要职,罔顾国法,藐视王权,已被本王子斩杀,你们继续把守城门,不得有误!”
子受命守城士兵去向上级报告。
招呼一声,护卫及随行人员,浩浩荡荡的入城。
士兵谁敢拦阻?
这个三王子,可是一言不合就砍人的主。
手中有兵器是不假,谁敢向王子亮刀兵?
子受率众直奔三王子府邸,安顿好了众人,只身一人赶去早朝。
王宫大殿门口,一班文武大臣正在等候。
见到子受来到,一个个的都噤声不语,侧目看着子受。
子受心想,看来自己来之前,已经针对自己议论纷纷了。
子受一脸的无所谓,静静的等待早朝。
没一会儿,宫门大开,太监站在高阶之上呼喊:“早朝开始,请众位大臣入朝!”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分列两班坐好。
大商时期,百官都是在两边铺了坐席入座,跪坐上朝。
子受上朝,太监急忙搬来坐席,紧挨着二王子仲衍安置。
子受坐好,默声不语。
大王子子启阴阳怪气的说道:“三弟,好久不见啊!”
子受斥责:“早朝等候父王,不得随意说话!”
气得子启胸脯起伏,但又没法发作。
“大王到!”
随着太监的宣告,众臣都坐直了身子。
待到帝乙坐定,所有人匍匐身子:“参见大王,祝大王万寿无疆!”
帝乙:“众卿免礼!”
威严的扫视全场之后,帝乙慢条斯理的说:“今日有何事要奏?”
王叔比干率先离席出列:“老臣有本启奏,弹劾三王子!”
帝乙盯视比干:“哦?三王子?他又怎么了?”
见帝乙提到自己,子受赶忙起身出列,跪拜道:“儿臣见过父王!”
帝乙也是将近一年未见到小儿子,心下很是喜欢:“受儿回来了?平身吧。”
子受起身,站立一旁。
比干冷目扫了一眼子受,对帝乙一拜:“大王!三王子刚到王城,经过东城门,擅杀守城偏将段名桂!罔顾国法军规,请大王责罚三王子!”
大将军段婴悲愤欲泣:“大王,可怜我那侄儿,忠诚英勇,却被无端杀害,求大王做主。”
紧跟着,又有不少大臣表达出要严惩子受的主张。
“三王子于城门擅杀守城将领,已经让百姓议论纷纷,给大商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此时,一名士兵在殿外向内传报:“段名桂家属抬着他的尸体在王宫外喊冤。”
丞相商容急切沉声:“大王,应该抓紧平息事端,否则将一发不可收拾。”
帝乙环视众臣:“诸位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被帝乙看着,众臣无不低眉顺眼。
别看他们踊跃的弹劾子受,但是要他们说出惩罚的措施,他们却不敢随便冒头。
谁敢说,按律当斩?
就连贬为庶民,他们也不愿是自己提出来的。
最后,还是子启出列奏道:“父王,三弟年幼不懂事,做出点残暴的事来,也是一时失控,请父王从轻发落。”
子受内心冷笑,这明里是保,言语间给自己定性,更是恶毒无比!
子启幸灾乐祸的看了一眼子受,然后向帝乙一拜。
“父王,我认为,应该削去三弟爵位,禁足三王子府,没有王命,不得外出,不得见人。”
比干附和:“大王子仁义,如此即可彰显大商律法无情,堵住悠悠众口,也可以给三王子以惩戒。”
“臣等附议!”众朝臣有八成的人齐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