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 > 第132章 臣,愿为陛下效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臣,愿为陛下效死!

对于流求岛设立港口,也只是赵灵笙随手布置的一粒闲棋。

以后祭庙的时候,赵灵笙也可以骄傲对老赵家祖宗说起,咱这个女帝虽然刚继位没几年,已经为大宋开疆拓土平方里!

冬至之后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临安早在上个月的月底,就迎来了1223年的第一场雪。

每一船蜂窝炭运回临安,旋即就被抢购一空,不少大户人家也对这种蜂窝炭喜爱有加,在炭场外高价收购蜂窝炭。

有些老百姓见有利可图,就把自己抢来的蜂窝炭卖出去,自己家依然还是用石炭。

赵灵笙对此也感到很无奈,长兴县及周边的煤矿,想要满足临安百万人口的需求,估计没个十年、八年的扩张是做不到的。

随着年关将至,朝廷也开始了文官三年一度的磨勘了。

这一次的磨勘,是赵灵笙与几位师傅早就商量好了的,借着这次磨勘将史弥远残党、尸位素餐之辈清理出去。

宋代的磨勘制度始于唐朝,完善于宋代,在北宋中期形成了文官三年、武将五年磨勘的惯例。

也就是文官的任期为三年,三年之后吏部就会审核你这三年做出的成绩,如果成绩上佳可以升迁,成绩中等一般是平调,成绩不及格者撸掉官职甚至还要问罪。

如果皇帝对某位官员特别的赏识,就会减少他磨勘的时间,比如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快速提拔。

苏轼就曾经说过:“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

文官根据官职大小,被分为【选人】和【京朝官】两大类。

选人是文官里面最低的一个阶层,分为四等七阶。

京朝官又被分为【京官】和【升朝官】,有资格上朝议政的叫做升朝官,秘书郎以下的小官员叫做京官。

升朝官是由吏部审官司亲自来审定磨勘,其他的官员都是由上一级的官员审定,吏部也会派出人巡查,如果发现上级官员有滥用磨勘权力,轻则被贬官,重则丢官罢职。

磨勘完成之后,吏部审官院将根据各个官员做出来的成绩,拟定一份任命、调动方案,交由中书省的宰相和枢密院审定,没有问题就可以按照方案升迁贬黜。

重要部门的任免,还是得皇帝自己来拟定。

在赵灵笙登基之前的历年磨勘里,因为老爹不理事,史弥远等人将磨勘制度视若无物,造成了磨勘名存实亡的窘境。

这一次的磨勘,赵灵笙让副相洪咨夔兼任吏部审官司监丞,御史大夫魏了翁监督。

除了京城之外,吏部侍郎将亲自带人下地方巡查。

这次的磨勘从今年腊月开始筹备,明年年初开始实行,大约半年的时间磨勘完成。

……

这一天早朝之后,赵灵笙见到了陈煜。

“见过官家。”

陈煜对着赵灵笙躬身行礼。

“陈煜,查出来了?”

赵灵笙这段时间虽然经常见到陈煜,那也只是与宋冈排班轮值,这次主动求见,想必是让他查的事情出结果了。

陈煜略显苍白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意,从怀里取出一份薄薄的册子双手呈递:“官家,查出来了,所有的结果都在这份册子里。”

宋冈从陈煜手中取过册子,转呈到赵灵笙手里。

赵灵笙迫不及待的翻阅了起来,越看她越是皱眉,看到最后双眉都皱成了一个川字了。

根据夜幕的调查结果,御前军器所、器甲所、制造军器所和都作院,这四个制作武器装备的地方,主官与佐贰官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贪墨情况。

这其中御前军器所因为是直属皇帝,他们制作的军器都要严格查验,所以无论是主官沈迁和佐贰官都贪墨得不多。

器甲所、制造军器所和都作院这三家就不同了,本来因为材料的匮乏,武器装备全都是粗制滥造,主官、佐贰官、主事都存在贪腐成风的情况。

器甲所、制造军器所和都作院在临安的工坊还略微好些,至少还会做一些过得去的东西撑场面。

远离临安的工坊那完全就是横行无忌了,撑场面的活儿都懒得做了。

赵灵笙气得肝疼。

本来南宋面对蒙古就处于弱势,武器装备还净弄些破烂来充数,这还打个毛线啊!

估计也只有等到宋、蒙全面开战以后,因为开始肉疼了,这样的情况才会略微好一些。

赵灵笙暗自盘算着,这些工坊的提点官、佐贰官们,基本上已经不属于文官体系了,正好拿他们来杀百儆万,想必文官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临安的刑场上,前不久送走了夏氏一族和史弥远本人,这次起码得送走一百人以上。

希望能用这些人的血,让那些贪腐的人清醒一些。

“宋冈,你去请魏师傅来一趟。”

赵灵笙定下了策略,马上就开始安排了。

不久之后,魏了翁来到了垂拱殿的书房,对赵灵笙行礼道:“见过官家,不知召臣过来有什么事?”

赵灵笙把陈煜给她的册子递给魏了翁:“魏师傅,你先看看这个就明白了。”

过了一炷香后,魏了翁已经看完了这份册子,他即使养性功夫了得,看到这触目惊心的数据,也不由得心惊肉跳。

更让魏了翁感到细思极恐的是,这本册子并非是某个大臣上书的札子,那么这个册子里的内容官家从哪里来的?

御史台的御史与谏官,可是有风闻奏事的特权,照理说现在应该就是消息最灵通的机构了。

现在的皇城司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也没见官家重新启用啊,她从哪里弄到的情报?

除非是……官家另起炉灶。

这一切才说得通了。

魏了翁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看向赵灵笙道:“官家这是打算对军器所下手了?”

赵灵笙面色严肃的道:“军器乃我大宋士卒之命脉,如若他们手中全都是粗制滥造的家伙,还怎么与金人与蒙鞑作战?谁还愿意上前线去送死?还怎么能保卫我大宋的安全?”

“魏师傅,我大宋再也经不起一场靖康之乱了。”

魏了翁深深的看了一眼赵灵笙,躬身行礼道:“臣,愿为陛下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