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牢房的门口先出现是几名小宦官,接着走来一位面无表情的老宦官。

“乌公公……”徐生化扑到牢门口,热切地呼唤乌总管。

乌总管用一双阴鸷的眼神,先一个一个看了徐府和古府众人。

那些人被他看得汗毛倒竖,像是见了无常来勾魂。

过了片刻,乌总管才尖着声音道:“几十年前,我家里有两位奴,他们夫妻卷走我家的一箱金银珠宝,还将我卖进了皇宫做太监。”

“这两个猪狗不如的卖主奴才,就是徐九和他的妻室小利。他俩人用卖主得来的财,东躲西藏,发家致富,他俩死了,你们来偿还。”

“不错,你们有今天,全是本公公在设局报仇。你们家唯一活着的一个男孩,也被阉了,让他去慢慢体会我受过的所有痛苦。”

“哈哈,父母欠债子孙来还,也算是报应。”乌总管冷笑了几声。

“啊,原来……”徐生化像是被一棒子敲在脑门上,眼前黑成一片,双手紧紧拉着牢房的木栅栏,才没有倒下。

他在临死前才知道,他爹娘以前的主人居然是扬州的大富商乌家。

乌公公这位富商家的小主人,还被他爹娘卖入了后宫做公公。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这样做。

因当年,他的爹娘胆小,不敢亲手杀小主人,他们听人说,后宫里的宫人九死一生。

他们想借他人之手,害死小主人,还能用小主人来换得一笔银子。

哪知乌总管的生命力如此的强,他在后宫里活了下来。

他自小长在富家,读书识字,聪慧机灵,还在宫中慢慢熬出了头。

现在,到了乌公公要报仇雪恨的时候。

徐生化和他的姐姐徐氏绝望地痛哭,嘴里还在喃喃道:“你们怎么将他卖进宫里,怎么不杀了他。”

徐家长子大骂,“两个害儿害女害孙子的老蠢货。”

徐氏被夫君一顿拳打脚踢,“打死你这个败家妇,就是你给我们古家带来的灭门大祸。”

“不是我的错,别打我。”徐氏躺在地上,双手护着头,苦苦祈求。

她的夫君还专打她头,打得她一张满脸是血。

古家的孩子们看着父亲打母亲,一动也不动,他们很恨外祖和外祖母背主,还将小主人卖进后宫做太监,给自己惹下杀身大祸。

这两府人,只除了徐生化的二儿媳得活了性命,连她的孩子们也没能带走一个。

一位守卫来带她走的时候,她苦苦哀求,“我想带走我的小女儿。”

“要走就你一人,这还是你父亲冒了一家杀头的风险来救的你。要不走,你就回去一同受死。”守卫不耐烦地道。

“我的女儿才五岁呀,呜呜……”她一边哭一边回头,一路往前走,她不想死。

守卫摇头,叹气,“你的女儿五岁,别人家的孩子被害死时才三岁。”

“呃……”她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乌公公当着徐家和古家人的面对小宦官吩咐,“给行刑的人一百两银子,千万别让他们死痛快了。”

“是,乌总管。”一位小公公行了一礼,转身去收买人传话。

“你这叫宦官干政。”徐生化大呼,“陛下,乌总管干政,杀了他。”

“哈哈哈,不妨告诉你,定在今天凌迟处死你们,也是由本总管所定。”乌总管慢慢地道,“因为今天是本总管父亲的生忌。”

“你你……”徐生化张口结舌,他不明白为什么皇上会允许乌总管这般行事。

外人根本不知道,乌总管在后宫有一个职位,是内库总管。

他能得这个职位,是因他每年将乌家所赚的一半净利入了内库。

他对皇上道:“陛下,老奴经历了家破人亡,入皇宫后,先皇和皇上都待老奴不薄,太后待老奴宽厚,容老奴派人做生意赚银子重新将家业做起来。所以老奴在外赚得的金银,一半归内库。”

“你执意如此,朕当然没有意见。”

朕上封了乌家为天下第一大皇商,赐了乌总管死去的爹娘一品爵位的追封。

至于乌公公报仇这事,完全是小事,皇上随便他去定行刑的时间。

上位者,对于忠心自己的人,会适当地放宽原则。

两府人被拉到了刑场上,乌泱泱的人头在他们眼前晃动。

以前,他们也来此地看过行刑,见那卢华道一家,被活活给凌迟而死。

当时,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今天轮到了他们被施刑。

观看的人经过了几天前的那一场人间炼狱一样的施刑后,今天再观就没再受太大的惊吓。

徐生化一身的皱皮,行刑的人割起来很费力,割一刀,嘴里骂一句,“坏事做多了,皮糙肉厚。”

“下辈子变成老树得了。”

两府的成年男子和女人,全被凌迟,半大的孩子被砍首。

行刑完毕暴尸三日。

后来有专人来收了尸,在乱石坟岗的背风处,点上柴火,洒上桐油,将尸体烧成了灰,有风吹来,柴木灰和骨灰四处飘散。

有些人知道了徐生化和古府得罪了乌公公,才死得这样惨。

他们在私下议论,“这样做是不是过了一点?虽是背主,也只是背了乌公公一人,却由两府几十口人还偿命。”

“感觉是太过了,应该杀徐生化和他姐就行。”

有人道,“庄子有言‘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若经他人苦,未必有他善。’”

有知内情的人说:“他们背主将乌家的嫡长孙送入了宫里为公公,害得乌家长房断子绝孙。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唉,也是报应。”

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各大酒楼,官员们只要一上桂香酒楼和梅香酒楼,就能听到人们在议论这事。

逍遥侯在酒楼里听了这些话后,直言道:“这两府人行的事,哪一桩不是杀头大罪?贪墨、通敌、贩卖兵器……”

“侯爷这才说到了点了,他们是几桩事犯在了一处。”潘大人道。

“应该这个下场。”胡家的前驸马爷道,“他们不这样死,后面还有人犯同样的事。”

“律法就是用来警示他人,不可再犯。”

百官们几乎都认可这两府人应该受到这样的处置。

经此事件,一些贪墨吃空饷的将军收敛了不少,他们怕被查出来,一府人受连累。

有一些府主人比较弱,生出了凶奴,后也老实多了。

他们会因这个案子想到,现在背主,未来会不会也被这样遭人的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