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嘿嘿一笑,然后说道,“自然是带兵抓人了!”
“抓人?你想怎么抓?”李世民眉头皱起,总感觉李恪憋着坏。
“这个父皇就不用操心了,交给我就好了。”
“好吧!”既然没有办法,那就用李恪的也行。
李承乾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二人谈话,没有说什么。
。。。
“禀报大总管,前方发现突厥大军!”斥候走进帐内说道。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当突厥的大军到来,还是有些担忧。
柴绍看了一眼斥候,问道,“突厥有多少人?”
斥候思考了一会,回答道,“回大总管,约有五万众。”
“五万!”柴绍点头。
随后看向众人,“诸位怎么看!”
“回大总管,突厥率兵五万,看来是来营救梁师都的。”
柴绍看了他一眼,这还用你说?我不知道吗?
“依末将看,只有先消灭了突厥才能灭梁师都了。大军难以兼顾。”
柴绍闻言,心中飞速的思考着对策。
就在柴绍和众人思考之时,一名士兵走了进来,“大总管,突厥派人来了。”
众人闻言,全都看向士兵。
“在哪?”
“外面。”
“先下去吧。”柴绍说道。
突厥这个时候派人做什么?难不成是让自己退兵?
柴绍有些不解。
不仅是柴绍,其他人也很疑惑。
“把人叫进来!”想了一会,还是没有想明白的柴绍让人把突厥使者带进来。
纳哈一进帐,很有礼貌地向柴绍行礼,“见过大总管!”
“使者所来何事?”柴绍见突厥使者还算有礼貌,所以比较客气。
纳哈闻言一凛,随后道,“我受突利可汗所派,请求归附大唐!”
“归附大唐!”柴绍惊讶出声。
“是的!”纳哈再次说道。
其他人都纷纷惊呆了,同时也有些疑惑,突利此时归附大唐,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啊。
“为什么?”柴绍明显不信。
“回大总管的话,颉利处处打压我部,我部民众已经快活不下去了,因此前来,请求归附大唐。”那哈实话实说。
这也是他来之前,突利告诫过他的。
柴绍闻言,微微颔首,突利和颉利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也不至于要归附大唐吧。
柴绍不敢赌,万一这是突厥的诡计呢。
“你回去告诉突利可汗,想要归附的话,把武器都放下。我会上书陛下陈明此事。”柴绍想了一会,如是说道。
纳哈,点点头,就要离开大帐。
就在这时,斥候突然跑进来道,“禀报大总管,打起来了!”
“打起来了?”柴绍猛地站起来。
其他人也是盯着纳哈。
果然,突厥人不能信,使者都还没有离开呢,这就坐不住了。
纳哈也是一头雾水,怎么打起来了?这和计划的不一样啊?
难道大汗改主意了?
“大总管,突厥人果然狡猾,末将这就率兵击退他们!”
“末将愿往!”
一时间,大帐内的人纷纷请战。
柴绍一时有些犹豫,于是问道,“你详细说,情况如何?”
“回大总管,突厥部似乎遭到了突厥的袭击!”斥候战战兢兢地开口。
“突厥打突厥?”
这是什么情况?
一时间所有人又懵了。
纳哈突然说道,“大总管,我知道了,是颉利的人来了。”
“我们杀了颉利的人,想要带着部众归附大唐,想必颉利发现并派人追过来了。”
“请求大总管派兵协助!”
纳哈很是着急。
柴绍闻言,也是犹豫,很难抉择。
最后,柴绍拍板决定,“速速出兵,抵御颉利!”
。。。
“突利,你竟敢背叛大汗!”两军阵前,颉利的将领指着突利破口大骂。
突利闻言,笑了笑,丝毫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颉利残暴,突厥在他的带领下将会走向灭亡。”
见突利“不知悔改”,那名将领大怒。
“继续杀,活捉突利!”
突利丝毫不慌,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军抵御对方。
战斗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柴绍带着唐军从对方的侧翼杀入阵中,对方将领见唐军来了,也不敢恋战,急忙收兵。
见对方撤去,柴绍也不追击。吩咐士兵打扫战场。
同时骑马来到突利面前。
“见过可汗。”柴绍拱手道。
突利也是回了一礼,“多谢将军。”
“听使者言,可汗意欲归附大唐?”柴绍看着突利说道。
突利点点头,“本汗正有此意,不知将军是何看法。”
柴绍闻言笑了笑,“此事还得呈报陛下才能做决定。”
“本汗明白了。”
“可汗,如有意归唐,我可派人将可汗送往长安,至于可汗的部众,可原地休整,等陛下旨意,如何?”
突利闻言,仔细思考了一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道,“可以。”
柴绍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
从两仪殿内出来后,李恪看到门外守着的凤娘,心情不由放松许多。
“走吧。”李恪对着凤娘淡淡地说道。
凤娘也不说话,就这么跟着李恪。
回到寝宫,李恪见到等在院子里面的阿福,问道,“查到了吗?”
“查到了!”阿福很是认真地说道。
“谁干的?”
“荥阳郑氏!”
“郑氏?”李恪闻言,嘴角微笑。
李恪就知道他们这些人坐不住,因此这一个月一直派阿福盯着书店,就在昨天,他们终于动手了。
李恪很是高兴,等了这么久终于有结果了。
“那些人还在?”李恪突然看了阿福问道。
“我派人盯着呢,现在应该还在。”
“这就好!”
“走,抓人!”李恪说道。
“你就不用去了,太危险了,我舍不得!”李恪说完,就带着阿福走了,留下凤娘一个人在院子里。
听到李恪的话,凤娘心中有些感动,同时有种别样的感觉渐渐诞生。
不多时,李恪就带人来到了军营,调集了自己的卫队。
浩浩荡荡地杀向了贼人的藏身之地。
不多时,李恪来到郊外的一处庄子。
李恪留下一百人在外面守着,另外的人冲进门内。
一时间,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