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距离的接近,李世民和李承乾终于看清了底下的人影。
李恪骑在马上,昂首挺胸地向着宫门前进。后面跟着的人也是十分地骄傲。
来到宫门口,李恪看到了城头站着的李世民和李承乾。
于是李恪调转马头,双臂抬起,大喊道,“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不得不说,李恪的变脸速度确实挺快的,来之前要活捉李世民,来了之后直接变成了陛下万岁。
李世民笑呵呵地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没有说话。
反倒是李承乾一脸羡慕,“这样太帅了!”
李恪从马背上下来,跪在地上道,“父皇,儿臣回来了。”后面的人也跟着李恪一起下马。
那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恪去打仗去了。
李世民冲着下面喊道,“进来吧。”
李恪闻言,让薛仁贵带着人去原先的地方休整,自己先回宫去。
随后,李恪便进了宫。
“三弟,你这也太酷了,什么时候也给哥哥整一个。”李承乾一上来就毫不掩饰地说道。
李恪笑了笑,“没问题,到时候给你也搞一个,保证比这个还好。”
李世民看着李恪,感觉他黑了不少,也壮了不少,心里十分欣慰。
“黑了,也壮了。”李世民有些感慨道。
其实李恪这个完全就是胖的,毕竟他在那边又不用参加训练。
李恪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
“父皇,能否赏脸去看看我的军演?”李恪突然说道。
李世民闻言一愣,他也是有些好奇,李恪的士兵训练的如何。
于是便同意了。
还把李靖,尉迟恭等人也一起拉来了。
毕竟长脸的事情,李世民肯定要向他们炫耀一下。
于是乎,一群人便呼呼啦啦地来到了校场。
校场之内,薛仁贵早就知道了李世民要来检阅的命令,便提前整好了队伍。
李世民坐在台上,看着下面士气勃勃的士兵,心里也是很期待。
“检阅开始!”
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众人开始了演练。
首先是大唐常见的阵型战法,其次是李恪根据后世戚继光兵书演化而来的阵型。这一套就专门留着对付小鬼子。
不过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好像有些多余,毕竟大唐的他们,就跟打孙子一样的。
上面的众人看得是热血沸腾。
时不时发出惊叹。
只要是冷兵器时代,任何军事理论都是相通的,不存在前面的人看不懂后面的战法。只要是上过战场的,都能懂得这些军阵的奥妙。
“恪儿,这些阵法都是你创造的?”李世民忍不住问道。
同时也有炫耀的意思在里面。
大家都没有看过的,肯定是我儿子独创的啦。
“回父皇,正是儿臣,不过其中还有薛仁贵的帮助。”李恪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阵法虽然是他提出来的,但是细节都是人家薛仁贵来完成的。薛仁贵查漏补缺,给李恪完善了许多不足之处。
李世民听完,点点头,“药师这个弟子收得好啊。”
李靖也是连忙表示道,“这还得多亏了蜀王殿下,臣才能收下仁贵这孩子。”
得了,说来说去,功劳又是李恪的了。
李世民听完后,很是自豪地摆摆手。
一旁的程咬金酸溜溜地看着二人,心里十分不舒服,本来薛仁贵在他军中,结果被李恪给挖走了。
尉迟恭也是有些嫉妒地看着李靖,我咋就遇不到这样的弟子呢?
“殿下,啥时候再有薛礼这样的人,介绍给我认识认识,俺最喜欢人才了。”尉迟恭凑到李恪身边,偷偷地说道。
李恪当即就明白了尉迟恭的意思,拍拍胸脯,“放心吧。”
尉迟恭这才高兴地离开。
军阵演练完成之后,薛仁贵带着众人踢着正步走过李世民他们的前面。
随着薛仁贵的一声令下,所有人拔出刀。
动作干净利落,整齐划一,看起来十分的有气势。
“殿下,这是?”李靖不解。
李恪则是谦虚地说道,“这是军演的最后一环。”李恪把原本的出场式直接变成了最后一环,就是想要压轴表演,给众人一个全新的感受。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 ...
李世民听到声音,直接站起来,面向下面的军士,挥了挥手,“大唐万岁!”
检阅完之后,众人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留了下来,想要问问李恪的训练方法。
当然,主要还是想要问问李恪的那几种军阵。
李恪拿出自己的训练手册,递给李靖等人,“李将军,这都是本王的训练心得,你们要是看得上就拿走吧。”
李靖等人结果一看,啧啧称奇。里面有好几种他们没有见过的阵法,还有一些没有听说过的军事思想。
甚至于还有一些李靖自己的,这都是李恪从“李卫公兵法”里面“汲取”而来的。
李恪也不怕李靖发现,毕竟他李靖还没有开始写他的兵书,而且李恪已经改的差不多了。主要是思想相近罢了。就算怀疑,也怀疑不到李恪头上。
这本书一共两本,李恪一本,薛仁贵一本,再无其他。
“陛下,此书不亚于孙子兵法啊!”李靖一上来就直接说道。
这操作着实给李恪吓了一跳,自己就是随便嫖了的兵法,怎么还和孙子比肩了。
这不至于,自己虽然不要脸,但是还是要脸的。孙子是何等人物?
李世民也是有些惊讶,究竟是什么书,怎么让李靖有这么大的评价?
实话说,李靖也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不过准确来说,还是不错的。
李世民拿过书本一看,确实被里面的想法给震惊了。
李世民本人也是带兵多年,深谙兵法之道。
今天见了李恪的兵书,也是有些惊讶于李恪的才华。
见李世民的反应,李恪就知道自己嫖的太多了。毕竟自己手里的资源是古今中外的,内容广大的,一时之间李恪就抄得多了。就像你抄作业一样,看完别人的过程,总感觉自己也会,于是乎就把人家的过程也往上搬。
结果一不小心就抄多了,抄得有些不符合自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