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王廷等人就坐着马车赶到了崔进义的面前。
王廷下了马车,率先说道,“崔兄何故如此,就算官没了,也不必回家吧。”
崔进义笑了笑回道,“这么多年我也累了,长安的人和事我已经没有能力再应对了,这次正好回家。”
他没有直接告诉王廷,自己是害怕李世民清算。而是找了个理由回乡养老。
王廷听完,微微一叹,“既然崔兄执意如此,我等也不好相劝。”
这时,卢景走上来说道,“是我等连累崔兄了。”
他虽然平日里看不惯崔进义,但是此时也有些许愧疚,毕竟是他们连累崔进义被罢了官。即便是崔进义在朝堂上把责任推给了他们,他也觉得合情合理,要是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做的。
听到卢景的话,崔进义则是有些惊讶,随后释然地笑了笑,“卢兄言重了,或许这就是我的命吧。”
他们原以为崔进义问责他们,没有想到崔进义这么豁达。
一时之间众人皆是沉默不语。
这时候,崔进义主动开口道,“今日多谢诸君前来相送,诸位有所不知,今日我从皇宫离开时,蜀王殿下送了在下一句诗,现在我也把它送于诸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诸君,再会!”
崔进义说完,转身就离开了。显得十分豁达洒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众人无不被这句诗给震惊了。
以至于刚才的忧郁之意,一扫而空。
“真是好诗啊,崔进义这次还赚了。”王廷有些羡慕地说道。
“是啊,不知道哪里可以见到蜀王,我也想让他送我一句诗。”卢景也是感慨。
“就你?还是洗洗睡吧。”王廷嘲讽道。
听到王廷的嘲讽,卢景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回去吧。”见崔进义上了马车,王廷淡淡地说道。
说实话,王廷是有些羡慕崔进义的,虽然被罢官了,但是可以回到和妻儿回家。
今日来送崔进义让他感慨颇多。
随后,众人上了马车,朝着长安城驶去。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背道而驰的马车向着主人的向往的方向驶去。
第二天,一大早。
王廷等人就接到家丁来报。
说是长安城中出现了大量的食盐售卖,品质比他们的还好。这让王廷他们大为震惊,随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崔进义的话,皇帝忍不住了。
他们让家丁去买盐,发现品质确实比他们售卖的食盐还要好,而且没有杂质和异味。
于是在长安的五姓七望连忙召开会议,聚集在一起。
王廷拿着盐,扫视了下面其他人一眼,“诸位想必都知道了,说说吧,怎么办?”
这时,郑氏的负责人开口道,“要不咱们把崔进义叫回来,毕竟他之前就说过。”
此言一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卢景则是鄙夷地看了他一眼,随后道,“崔兄已经被我等连累,罢了官,咱们还有脸去请他吗?”
王廷也是出来附和道,“既然崔兄已经离开了长安,那么长安的事已经和他没有关系了。难道咱们五姓七望就没人了吗?”
王廷和卢景其实心里清楚,这个事情到时候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得罪皇帝,此时把崔进义叫回来,无疑是害了人家。况且崔进义也不一定愿意回来。
他们自认平日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作为世家子弟的骄傲和胸襟还是有的。
郑氏的负责人和一些支持者此时有些尴尬。
王廷也不管他们继续道,“如此品质的食盐,我不信皇帝有很多。”
王廷根据食盐的品质来判断李世民的手里不会有很多盐,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如此品质的盐,生产工序肯定很繁琐,生产成本肯定很高。
卢景也是点点头,“我估计皇帝放出这批盐,是想逼我等降价。等到我等降价之后,他自然不会再售卖了。”
其他人听完他们的话,皆是不由自主地点头。
如此庞大的支出,皇帝也支撑不了多久,等到那时候,他们再涨回来即可。
“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就先降价看看吧。”王廷一锤定音,把降价的事情给定了下来。
“那依王兄的意见,我们降多少为好?”有人问道。
“皇帝的新盐卖三十文,那我们就卖二十文。”王廷咬了咬牙说道。
“二十文?这是不是有点低了,我们的成本都不止二十文了。”
“是啊,这实在是太低了?”
卢景听到王廷的话,也是一惊,不过他仔细想想之后,王廷说的有道理。
新盐的品质不是他们的盐能比的,不卖的低一点,没有人会买他们的盐。
“此事,我赞同王兄的意见,咱们的盐品质比不上皇帝的,不这样做,完全卖不出去。”
听完卢景的话,众人也是反应过来。就算再不满,也只能如此了。
“诸位莫慌,我认为皇帝手里没有多少盐,等这段时间一过,咱们再把价格涨回来就是,也不会亏本的。”王廷安抚众人。
“好,既然如此,我等就听王兄的。降价。”
“我等不仅可以降价,还可以派人去买盐嘛,给他直接买空。”卢景再次发话。
“卢兄此言也有道理。”
“诸位,此事是我等与皇帝的一战,只许胜,不许败,让皇帝看看我五姓七望的实力。”
“我等明白!”
东宫。
“三弟,我的诗呢?”李承乾一见李恪就问道。
昨天他们回去之后,李恪就信誓旦旦的保证今天一定会给他,他现在还没有见到。
“大哥,先别急,今天不是还没过嘛。”李恪有些无奈地说道。
昨天不知道是那个王八犊子把他送崔进义的诗宣传出去的。
现在他一出门就有人向他讨诗。
刚刚过来的时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上来就问道,“蜀王殿下俺老程今天就要告老还乡了,希望您能给我写首诗。”
李恪很是无奈,现在谁都要找他讨诗。
“好了大哥,我保证,今天就写,先谈谈食盐的事情吧。”李恪赶紧转移话题。
李承乾还是觉得正事要紧,也没有再揪着李恪不放。